它是专治湿热痢疾的特效药
来源:小洋人儿学医记
编辑:白鱼
审核:小也
一味椿根皮治湿热带下
老爷爷说,椿皮分为香椿跟臭椿,臭椿苦寒收涩之力更强,一般都是外用,很少内服。
有个白带黄臭,阴道瘙痒的妇人。
老爷爷说,这是湿热内盛,浊毒下注的结果,可以内服四妙散加椿根皮清热利湿,外用椿皮跟黄柏、苦参、百部,共同煎成汤液熏洗。果然药到病愈,湿热去,带下转清稀。老爷爷再叫她服食山药以健脾,脾健,白带遂止。
小洋人儿说,直接用四妙散能清热除湿,外加椿根皮又能收敛止带,乃湿热带下,标本兼治之法。
随后小洋人儿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福建民间草药》记载,治疗淋浊白带臭秽异常,用椿根皮煎水熏洗加内服。
《经验方》记载,治脏毒赤白痢,用椿根皮打粉,每服一钱。
小洋人儿按:赤白痢,便脓血,乃湿热为患,瘀腐成脓,椿根皮苦寒泄湿热,带涩收敛能止下痢。一味药乃专治湿热痢疾之特效药也。
“椿香樗(chū)臭白皮佳,苦涩寒根祛风芽”—椿皮
▋来源
“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Ailanthusa ltissima(Mill.)Swingle的根皮或树皮。 ”
▋别称
臭椿、椿根皮。
▋图片
▋地理分布
我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南、安徽等地。
▋采收炮制
全年可采,剥下根皮或干皮,刮去外层粗皮,晒干、切断或切丝。生用或麸炒用。
▋性味归经
“ 苦、涩,寒;归大肠、肝经。 ”
▋功效
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
▋主治
主要用于湿热带下、崩漏下血、经水不止、便血痔血、赤白痢下、久痢不止等。
西医诊为阴道炎、宫颈炎、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相关配伍
椿根皮配鸡冠花: 鸡冠花甘涩性凉,功专收涩止带,兼能清热除湿,涩肠止泻; 椿皮苦可燥湿,寒以清热,涩能收敛,故既可清热燥湿,收涩止泻,又能收敛止带。 两者均为止带止泻之常用药物,两药伍用,可增强收涩止带,燥湿止泻作用。 适用于带下、痢疾、便血等。
椿皮配诃子、母丁香:诃子能涩肠止痢、下气消胀;母丁香善温脾暖肾而止泻痢;樁皮则以清热燥湿,涩肠止痢为长。诸药相配,具有凊热燥湿,涩肠止痢,行气消胀,温肾暖脾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痢疾,失治误治,日久不愈,脾肾虚寒,余邪未尽所致的休息痢。
椿皮配滑石:椿皮功能清热燥湿、涩肠止痢、止血止带;滑石功善清利湿热。两者相配,清湿热之中兼以收涩,无留邪之弊。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泻痢、便血、带下过多等。
▋使用注意
椿皮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有关记载
《本草通玄》:椿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为相宜,若新病蚤服,强勉固涩,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注。
《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
《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主下血。
《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