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橋」之俗
傳統每逢正月十五或十六夜,民間就有「走橋」之俗,「走橋」亦稱「走三橋」「過橋」「度厄」「走百病」等,婦女結伴出門或男女相率出行,遊走街衢。由於此俗之稱謂與活動各地不同,有些地區過橋即為度厄,有的地方則要投擲磚石塊。江南一些地區,須取橋上之磚石塊扔出,俗謂如此方可度厄,祛病延年。廣東潮州地區此舉亦稱「投橋」「投塊」。其俗即將石塊跨橋投過,或過橋去投石塊。當地諺云:「投橋肚,將來母子善雅嬤;投橋墩,富貴萬千年。」筆者頗有疑惑,若橋上碎磚石塊甚多,如何方便來往之人……
清人顧祿《清嘉錄·走三橋》:「元夕,婦女相率宵行,以卻疾病,必歷三橋而止,謂之『走三橋』。案:《長元志》皆載『上元,婦女走歷三橋,謂可免百病。』」明人陸伸<走三橋詞>:「細娘分付後庭雞,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橋燈已落,卻嫌羅襪汙春泥。」江蘇《無錫縣志》:「上元夜……少長夜遊……其婦女亦結隊而出,名曰『走三橋』。」河南《郟縣志》:「元宵慶燈節,老幼有病者各詣石龜炙之。若本地有河橋,則相與過橋;無則共攢木板搭數丈高,名曰『天橋』,男女咸集過之,謂之『走百病』。」《北京歲華記》:「正月十六夜,婦女群出門走橋,不過橋者,云不得長壽。」
蘇州人走三橋
「走百病」亦稱「遊百病」「散百病」「除百病」「烤百病」等,有些地區出遊前攜一瓦罐,於途中丟棄,以消災禍祈健康,故又謂之「丟百病」。明人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正月)八日至十八日,燈市,婦女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諸疾,曰走橋。」又云:「婦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橋。」清人竇光鼐、朱筠《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正月十四日)其夜,婦女群遊,祈免災咎,前一人持香避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橋處,三五相率以過,謂之度厄。」明人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齊魯人多以正月十六夜遊寺觀,謂之走百病。」清人徐釚《詞苑叢談》卷七:「京師舊俗,婦女多以元宵夜出遊,摸正陽門釘以祓除不祥,名走百病。」明人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燈市由來盛,大家小家同節令。諸姨新婦及小姑,相約梳妝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盡歸塵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頭風。踏穿街頭雙繡履,勝飲醫方二鍾水。誰家老婦不出門,折足蹣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期明年天有緣。……」
北京等地走百病之同時,又有「摸釘」「摸鎖」之俗,又稱「抹金鋪」。《帝京景物略》卷二載,正月初八至十八日間,京師婦女相率出行走百病;又「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人祥,曰『摸釘兒』。」《日下舊聞考》引《陳檢討集》:「燕京風俗,元夜婦女競往前門摸釘為戲,相傳讖宜男也。」古城門門釘為九行九列計八十一枚,九為最大陽數;又,門釘形似陽具,俗或以為摸之宜生男。《日下舊聞考》又引《北京歲華記》云,正月十六日婦女出門走橋,並「手攜錢賄門軍摸門鎖,云即生男。」昔人求子心切可見一斑。明人代蔣一葵《長安客話》:「京都元夕,遊人火樹沿路競發,而婦女多集玄武門(前門)抹金鋪。俚俗以為抹則卻病產子。」
走橋摸鎖之俗曾盛極一時,但自前清咸豐庚申(西元1860年)之後,行之者已少;據張江載《北平歲時志》載,至庚子(即光緒廿六年,1900)正陽門被災之後,此風竟絕。
江蘇南京等地有「踏太平」之俗,即「走百病」。《金陵歲時記》:「正月十六日登城謂之『踏太平』,又稱『走百病』……此時石城、三山、聚寶、通濟四門之上,鑼鼓爆竹之聲相續,道旁有煮豆糰作紅色,焙蜀黍成花,綴棘刺上,以肖梅枝,或吹飴作榴,實柿子綴之,遊人必售一枝而歸。」
南京人「踏太平」
「走橋」之俗所及,少橋或無橋之地,人工製作者應運而生,稱「百子橋」「星橋」「天橋」等,用以代替,且又可求子。清嘉慶河南《洛陽縣志》:「元宵……衢首結綵橋,婦女行其上,曰『百子橋』。」又民國《洛寧縣志》:「元宵……街衢或結綵橋,謂之『百子橋』,婦女行其上,謂宜男。」清乾隆河南《新鄉縣志》:「(上元)於曠地疊木為星橋,曰『天橋』,結草成闉,方十丈許,曲折通徑,男女繞行,晝夜不疲,謂之『走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