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记忆丨含有“浜”字的这些老城厢路名,背后有什么历史渊源?

上海许多道路的名称中,都包含“浜”字,老城厢地区亦是如此。你知道它的含义吗?背后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一起看下去吧。

上海老城厢地区濒临浦江,浜渠密布,桥梁纵横,号称“有舟无车的泽国”,主要河浜有肇嘉浜、方浜、薛家浜、陆家浜、侯家浜、中心河等。浜者,东西向之河流。宋代末年,老城厢地区有桥梁近30座,至清代已扩展至56座,河岸及桥附近发展成为居民点并形成商市。随着邑内人口增加,河岸民宅、店肆日益增多、扩大,沿河船埠林立、商店栉比,一派江南水乡风貌。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老上海水道图中肇嘉浜、方浜等河流的位置

展开剩余81%

老城厢街市,左为老宝华照相馆

肇 嘉 浜

肇嘉浜是上海旧城厢的中心河流,东出黄浦,流经大关桥、里关桥、龙德桥、外郎家桥、里郎家桥、坝基桥,从大东门水关进入城内,再经曼笠桥(又名抚安桥)、鱼行桥、县桥(又名阜民桥)、望云桥、登云桥、庄家桥、曹家桥,西出老西门水关,过今万生桥路、方斜路处的万胜桥西,至今制造局路、肇周路之间的周泾折南经斜桥,折西至徐家汇入蒲汇塘,全长约18里。

肇嘉浜入城后在登云桥分出2条支流:南折一支经中心河桥、西仓桥,迤东南过亭桥、凝河桥入乔家浜;北折一支过穿心河桥、红栏杆桥、西马桥入方浜。这2支是城厢南北流向的中心河(又名穿心河),与城内肇嘉浜、乔家浜、方浜组成水路交通网,通行舟楫。肇嘉浜是当时县城入松江府的运粮内河。其肇嘉浜城内一段于1914年填平,今为复兴东路;城东一段1915年填平,今为白渡路。

民国时期老西门地区

改造前的肇嘉浜

方 浜

方浜东引浦水经外十六铺桥、里十六铺桥、学士桥入小东门,入城后经益庆桥、长生桥、馆驿桥、陈士安桥、广福桥、东马桥、西马桥,西至城墙。方浜原通西城外周泾,后“因筑城断塞”。方浜与肇嘉浜南北并列,相互贯通,是旧城厢主要水路之一。

方浜原有三条支流:西马桥北折一支通九亩地,即原露香园池湖, 并通大境关帝庙左右至青莲庵东,1910~1913年先后填筑为大境关帝庙路西段、青莲街和东青莲街;露香园池在今青莲街、大境路东北, 原为清代营盘小演武场,后筑民房。西马桥东南一支经金家牌坊、红栏杆桥、穿心河桥入肇嘉浜,后填筑为金家坊、红栏杆街、松雪街南段至复兴东路等路段,拆西马桥改筑西马街。还有一支侯家浜从南香花桥往北,折东过北香花桥(今旧校场路福佑路处)、安仁桥、福佑桥(又名黑桥),称福佑浜(又名黑桥浜)。安仁桥西有水孔通豫园和荷花池,光绪三十二年(1906)填侯家浜筑侯家路,1906~1911年逐段填筑福佑路。至此,豫园的活湖水源被阻断。

方浜通潮汐,水量较稳定,便于运输。但因浑潮分灌,泥沙沉积,沿浜店铺林立,地狭人稠,逐渐侵占河道,河身日益浅窄。随着陆上交通发展,辛亥革命后拆城垣填壕河筑路时,填平小东门外的一端方浜,在浜身北半边建造店铺,南半边与浜边原集水街筑成今东门路;城内方浜填筑为方浜路(今方浜中路);西门外方浜填筑为方浜西路(曾名麋鹿路)。至此,方浜及其支流全部填筑为马路。

民国时期东门路房屋街景

1994年方浜中路城隍庙正门口

薛 家 浜

薛家浜是老城厢南部的重要水道。浦水,流经薛家浜桥、里薛家浜桥、过求新桥、青龙金带桥、小普陀桥,折北向西过圣贤桥、外仓桥、里仓桥、小石桥,入小南门水关(今中华路乔家路处),入城后,过永兴桥、陈箍桶桥(又名广济桥),西至凝和浜(今凝和路)。从城墙至凝和浜,这一段称乔家浜。经渡鹤楼往南经薛家桥,迤西又称薛家浜,与也是园浜(环绕也是园)相通。以上为薛家浜干流。

城内薛家浜支流纵横,与中心河及其支流汇通,组成南半城厢水网。守备署西小桥下一支,北流汇于吾园(今龙门村);一支从乔家浜北化龙桥下过绣鞋桥,名郁婆浜。还有一支从渡鹤楼分流北折,过凝和桥至小桥(今凝和路蓬莱路口),转西至中心河,再北过亭桥、西仓桥、中心河桥入肇嘉浜。在凝和浜与中心河交汇处又有多条支流,自亭桥西,过杨家桥、新右营署、万寿宫至城根,名半段泾;西仓桥西,折经铎庵至新学宫、文庙,名外泮池,再西折北沿旧城根经冬青园(今梦花街西段),北过西昌桥入肇嘉浜;西昌桥东北处分一支称静室庵浜,东至庄家桥直街,又一支自亭桥直东折北,至西唐家弄,名运粮河。

自清末至民国初,薛家浜干支流全部填筑为道路,主要有油车码头街路、凝和路、文庙路、蓬莱路、尚文路、梦花街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石桥街

陆 家 浜

陆家浜是上海县城南的东西向水路交通干道,东引浦水(在今南浦大桥处),往西北流经外陆家浜桥、安平桥、里陆家浜桥、万宁桥、海潮寺桥,从西陆家浜桥(又名中道桥)处迤西,经普安桥,在今迎勋路处南折,经剪刀桥,与陈家港汇合。经放生桥、义庄桥、三官桥, 至斜桥处与肇嘉浜汇合。陆家浜从西陆家浜桥北折通榆木泾(今江阴街),并与护城河相接。

上海开埠后,西商从今迎勋路处开掘新河道,使陆家浜西延伸至斜桥,通肇嘉浜。原迎勋路南迤西的一段则改成徽宁浜。1926年,陆家浜干流填筑为陆家浜路。

20世纪30年代陆家浜路

“蜘蛛网”没了,老城厢天空更亮堂

有游客称在城隍庙吃小笼包,花了500多都没吃饱!吃过的来品品这账单

编辑丨元宝

图文丨黄浦区档案馆

转自丨“黄浦档案”微信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0)

相关推荐

  • 乔家栅和乔家路

    乔家栅.乔家路是老城厢里的小路,如今,这里一带已经被列入旧区改造的范围,许多老房子可能会被拆除,于是,关于乔家栅.乔家路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层出不穷,信之者以为真,不信者以为假.我从历史文献的角度讲讲 ...

  • 忆说:陆家浜路的那些年

    老上海人兴许还记得,在上海方言中,南北向的小河称为泾,譬如漕河泾.白莲泾,而东西向的则称为浜,譬如徐家汇的肇家浜路,也譬如今天要谈的位于半淞园路街道的陆家浜路. 在老上海南市还未兴旺以前,这儿本是沟渠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82,肇嘉浜之源头

    肇嘉浜是流经上海县城最大的河流,沿河有不少小的支流,在今宛平南路与东安路之间有一条叫"陈泾"的小河.<嘉庆上海县志>云:"陈泾,在蒲汇塘北,从刘泾桥进,东北通 ...

  • 老城厢乔家路133弄勤慎坊

    勤慎坊位于老城厢乔家路133弄,建于1937年,新式里弄式样,砖木二层结构,共23幢,建筑面积2755平方米.西式假三层,机红砖清水墙,洋松花式门窗,全套大卫生,大门仍保持石库门式样. 乔家路133弄 ...

  • 上海一超豪华马路,臭水沟变林荫大道成传奇,双向八车道奇宽无比

    近百年来,上海的变化天翻地覆,其中包括一些老马路,也跟着旧貌换新颜.比如位于徐汇区的肇嘉浜路,如今看来绿意葱茏,宽敞平整,是徐汇区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一条上海人尽皆知的臭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80,肇嘉浜之徐家汇路

    在古代,出上海县城,过了斜桥向西,离城区便渐行渐远,肇嘉浜上的桥也稀疏了.<同治上海县志>简单记为:"经罗家湾.陈泾庙,西南出刘泾桥,入蒲汇塘." 进入近代,由于江南制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61,上海老城厢,河浜

    按照中国帝制时代的常规,每个县城一般都要修筑城墙,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年),设立上海县,却没有修筑城墙.主要原因是此地河汊纵横,不方便修筑城墙,当地人主要从事航运和渔业,真要修起一座城墙,出入很不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78,肇嘉浜之白渡路

    关于上海的老掌故,我主要参考薛理勇先生的文章. 我公司在徐家汇租的办公楼,站在我办公室窗口往下看,可以看到漕溪北路和肇嘉浜路,按照薛先生的说法,曾经都属于肇嘉浜,是老上海一条很重要的河浜,后来都被填平 ...

  • 2018年12月23号-上海徒步第68回 三山会馆老城厢老上海记忆主题徒步

    时值2018年岁末,我们又一次去走上海老城厢的徒步路线:三山会馆 – 民政博物馆 – 清心堂 – 文庙.这条线路上有着满满的上海老城厢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遗迹. 先上一张集体照,这是在三山会馆里的合影. ...

  • 北京记忆丨早年的老茶馆儿

    早年北京各城都有老茶馆儿,当时也叫"二荤铺",像东四牌楼的天宝轩,西城护国寺斜对过儿的天泰轩,鼓楼大街的天惠轩.朝阳门外的荣盛轩,前门外鲜鱼口的天泉轩,南豆腐巷的太极轩和珠宝市的万 ...

  • 地道好看 No.60丨不破不立,老长沙记忆的另一种安放方式

    - 风物君语 - 每天一幅影像 认识中国的好地方 今日立冬.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简单两个字, 勾画出万物生命周期的交替和轮续. 电视剧<老九门>家喻户晓 老九门之一的湘春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青州记忆丨一组老照片——1929年的青州

    山东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 万年桥.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10 ...

  • 老话说:家有“劫字门”,子散妻又离,啥意思?啥是“劫字门”?

    大门是一所房子最主要的位置,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人们对房子的大门是有很多讲究的.有句老话说:"家有劫字门,子散妻又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劫字门? 人类在与大自然抗争 ...

  • 老俞游记丨甘肃之旅(七)

    (本文写于2020年7月22日) 鸠摩罗什寺 除了去参拜白塔寺,向萨迦表达我的敬意,在武威我最想去的地方是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是为佛经翻译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到今天,我们诵读的<金刚经>等多 ...

  • 老俞游记丨甘肃之旅(四)

    (本文写于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玛曲-阿万仓湿地草原 因为有点高原反应,翻来覆去睡不着,大概到了3点左右,才迷迷糊糊睡过去了.睁眼一看接近7点了.拉开窗帘,金黄色的阳光破窗而入,心情登时大好. ...

  • 老俞游记丨甘肃之旅(二)

    (本文写于2020年7月17日) 祁山堡 早上6点起床,发现窗外层峦叠嶂,绿树浓阴.打开窗户,带着树香的新鲜空气扑鼻而来.穿好衣服,我到外面跑步了一圈.该宾馆在群山环抱中,环境极佳,山溪在园子里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