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绝对不是所谓的不偏不倚、折中处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是所谓的所谓的软弱、不作为的表现,那些不追根究底,不走极端,各打五十大板,明哲保身的表现更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认为,“中庸之道”是华夏文化糟粕,他们认为,华夏人很多弱点缺点,如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因循守旧,生怕枪打出头鸟,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都是受其影响。其实,诸如此类弱点缺点,很多是个人理解的问题,与儒家“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是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中庸之道,错误的去执行中庸之道,结果走入了歧途。其实,他们并不是践行的真正的中庸之道,而是利己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与天地参”意即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中庸之道”乃是至高的仁德或人生智慧,他代表的是一种理想境界。而很多人所践行的所谓中庸之道不过是厚黑学的一种自我美化而已,厚黑学绝对不是中庸之道。

(0)

相关推荐

  • 建构论和进化论:无知与文明

    西方文明本质上是线性进化论,即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传统的华夏文明则是非线性的建构论. 所以西人比较激进,焚天煮海,只要自己能活下来.因为他们的逻辑是,只要能活下来就可以进化.就像他们整天琢磨着用各种 ...

  • 微明易学笔记——人调动天地还是天地应人?

    古人提出天人合一,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也是一种神奇的思维,这种神奇不是靠想象,而是靠实践与发现,天人合一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们常讲的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十二生肖,现代人理解为一种神话,实际上这是远 ...

  • 诵读国学经典《中庸》全文,理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培养自我!

    诵读国学经典《中庸》全文,理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培养自我!

  • 如何正确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其本意究竟是什么,却极少有人能说清楚. 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有些解释稍有不同,但大致也差不多.例如百度上说,中庸是指"不 ...

  • 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中庸,中正持平,和谐永恒.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谐,恰当适度,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庸者,用也,常也,运用.实行,平常.常道,永恒不易之意."道&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附:理解与适用)

    ☞[招募律师站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2002年12月28日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 ...

  • 体谅与理解

    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体谅,懂得理解,懂得宽容,日子就会很温馨,也会很安宁. 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体谅,不能理解,没有谦让,日子就会很糟糕,越过越烦恼. 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源于我们不能够体谅,过分在 ...

  • 色盲患者看到的世界永远黑白的,他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真实色彩的

    哲学那点事(五)--我能认知什么?色盲患者看到的世界永远黑白的,他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真实色彩的色盲是由于视网膜视锥细胞中的光敏色素异常或不全所导致的色觉紊乱,从而缺乏辨别一种或多种颜色的能力.色盲又分 ...

  • 特级教师:初中阅读理解33个答题公式 60篇训练题,挑战1分不扣

    语文考试中,同学们普遍认为最难的不是作文,而是阅读理解.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篇幅大,内容深奥.要么不知道怎么作答,要么答了很多,却不在踩分点上,自我感觉良好,但得分却少得可怜. 而且在考试中,因为阅读理解 ...

  • 古人是这样藏锋的,大多数人理解错了!

    对于书法的初学者,想必在书店市场上应该看到许多关于书法笔法的论述,很多教材都在强调藏锋的重要性,起笔要逆锋藏锋,收笔也要回锋一下,特别是初学颜真卿楷书的人,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逆锋起笔,如下图所示: 这种 ...

  • 电路模拟器如何帮助您理解任何电路

    电路模拟器是一种"观察"电路功能的工具.电子设备不容易用肉眼检查,如果你打开一个音频放大器,如果你没有设计和建造电子电路的经验,就很难判断它是做什么的. 模拟理解电路 电路模拟器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