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氏起源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姓氏词典》据《新纂氏族笺释》注云:“系改姓,源于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改为刁氏。”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东石坝《姬氏志》均记载:“刁姓,系出弘农郡,周文王姬昌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中华百家姓秘典》记载:“周文王姬昌时,有同姓国雕国,其国人多姓雕氏,后简改刁姓。”《姓苑》记载:“刁,弘农郡,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齐有竖貂,晋有刁协。”周文王时,有雕国,其国人多姓雕氏,后简称刁。
2、以技为氏。《汉书》记载:“雕姓,考工雕人之后。”考工,是西周至秦汉之际对所有技工的统称。在雕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雕人氏,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亦有取同音字简笔为刁姓者,世代相传至今。
3、以人名为氏。《风俗通》:齐大夫童刁之后。战国时有刁勃,汉有刁间,齐人,以富闻。子孙居渤海。春秋时齐国大夫竖刁之后。《韵会》:刁氏出渤海齐大夫竖刁之后。竖刁,春秋时齐桓公之宠臣。桓公死后,五公子皆求立,竖刁因立储而丧生。其子孙以其名为氏,称刁姓,并尊竖刁为刁姓始祖之一。
4、为貂姓所改。《风俗通》载,春秋时齐国有貂勃,后代姓貂。《日知录雜論》云:古書“刁”与“貂”通。古代雕、貂二姓,后皆改为刁姓。 另据《日知录》《复古篇》载, 古代刁、雕、貂三字声同宗异,后统为刁姓。
5、出自他族。明时云南刀氏有改姓刁者;清时云南建水州慢车乡土舍、镇沅土府、四川建昌道红卜苴土百户等均有刁姓;今土、满、蒙等民族均有此姓。
------------------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的诸侯国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刁,弘农郡,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齐有竖貂,晋有刁协。”
古雕国,故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道镇兰家川一带,在商王朝时期即为鬼方民族(通指早期的西羌民族,包括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支系民族)所居。
至商帝武丁执政时期(商高宗子昭,公元前1374~前1316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曾在延安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鬼方民族的战争,其在典籍《周易·既济》中有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周文王时期,亦大举攻伐周边地区,因上古时期延安地区盛有鹘雕(鹗鸟),故而称之为“雕”。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公元前1121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5年),将自己的兄弟之一封于雕地(今陕西甘泉),建有姬姓雕国,其称雕侯。至于雕侯有否曾去雕地赴任,史书中虽然没有任何记载,人们只知道其时雕地仍为鬼方民族所占据,说明雕侯并未至斯地。
周康王姬钊在位时期(公元前1071~前1053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20~前996年在位),周康王曾两次命上大夫姬盂率军征伐鬼方。据周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46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995年)铸造的“小盂鼎铭文”记述,姬盂攻鬼方大大地得胜,俘获一万三千余人,此后,鬼方民族销声匿迹,史记不再。鬼方的一部分族人即战俘皆被融合于华夏族,一部分则被迫继续北迁,还有一部分成了以后分布在陕北、晋北和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后世狄族人之祖先。而在周康王伐鬼方之后,周军回撤,延安一带逐渐成为猃狁(犬戎、西戎)的领地。
周夷王姬燮执政时期(公元前933~前879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885~前878年在位),周夷王曾命西虢国君主虢公率军讨伐太原之戎(今甘肃平凉)。当时虢公的季子叫姬白,他与猃狁在延安西南的洛水北岸展开大战,首战交锋即斩首五百余,周军再次获胜,使猃狁在半个世纪之久未再侵扰周王朝。周夷王因此大喜,赐西虢公的这位第三个儿子姬白为雕氏,领雕国。
但到了后世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元前782年在位),周王朝与猃狁之间虽然也多次发生战争,然而周王朝却总是一败再败。
在春秋早期和中期,延安地区被游牧至该地区的白狄民族所占据。白狄落居该地区以后,以畜牧、狩猎业为主,后与诸夏交往之后,逐渐开始有了农耕生产活动,但规模很小。当时其邻居晋国君主晋献公姬诡诸就曾娶白狄族首领狐氏之女,生公子姬重耳与姬夷吾。
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遣寺人披攻蒲城,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到延安地区,在白狄民族中生活长达十二年之久,当时公子重耳就居住在今陕西省的延安市子长县一带,至今该地尚有一川名叫重耳川,以纪念公子重耳的流亡历史。
周襄王姬郑八年(晋惠公姬夷吾七年,公元前644年),姬重耳离开白狄之地,出奔于卫国,之后又分别到了齐、曹、宋、郑、楚、秦等诸侯国。
周襄王姬郑十六年(秦穆公嬴任好二十四年,晋文公姬重耳元年,公元前636年),晋国爆发“争位之战”,秦穆公护送姬重耳返回晋国争位,立为晋国君主,是为第二位春秋霸主晋文公。
战国初期,延安地区以南属魏国之域,以北为赵国领土。周昱王(周显王)姬扁三十九年(秦惠文王嬴驷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国的大良造公孙衍率军大败魏军于雕地,斩魏军八万余,并俘魏军大将龙贾。因为雕之地在泰昌山以北,因此称作“雕阴”,史称这次著名的战役为“雕阴之战”。这一战役使强大一时的魏国开始走下坡路,其后,魏国被迫将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国,延安地区从此开始属于秦国。
在雕侯的后裔子孙、虢公季子姬白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雕氏,后简笔为同音字刁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姓古雕国在史籍上绝少有记载,首任雕侯是周武王的第几个弟弟?名字叫什么?是否实至封国?这些在历史上至今还是一个迷。因此,由雕氏以国为姓转向刁氏的演绎过程,还有待考古的结果再予以进一步考证。
而西虢公季子姬白受赐雕氏,后简更称刁氏,则在其家谱文献《四川江津刁氏时范公脉系》中有详细记载,若为实,则刁氏得姓至今已曼延三千一百多年了,属于相当古老的姓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