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武图鉴∣两大帝国的叙利亚争霸之路:埃及和赫梯究竟为卡迭石战役动员了多少人?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艾洋

字数:4741,阅读时间:约17分钟

编者按:公元前1274年,埃及和赫梯都正值鼎盛时期。近百年以来,为争夺叙利亚的霸权,两国之间一直摩擦不断。此次两位国王都“御驾亲征”倾国而来。使卡迭石之战成为三千年前两个超级大国间的摊牌之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有详细记录的战役。

战争起因 

在埃及与赫梯势力接壤的地区有一个叫阿穆鲁的小国,在约公元前1275年突然倒向埃及一方,赫梯国王决定收复阿穆鲁,而埃及要保护新附庸,另外双方想都通过一场决战,来彻底解决这一地区的归属问题,进而控制整个叙利亚。卡迭石城控制着通往叙利亚北部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双方曾经反复争夺的焦点,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曾经夺取过该城,但不久后就被赫梯夺回。约公元前1274年春,两国的军队开始向卡迭石进发。

在路上——埃及军队 

埃及方面,此时正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的第五年,这位年轻的法老野心勃勃,想要恢复埃及帝国在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荣光。约1274年4月间,拉美西斯二世率领大军,从他设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新都——“培尔·拉美西斯”启程,开始向卡迭石进发!这段约800公里的行程花去了近40天的时间,平均每天行军20到24公里,这是埃及大部队的正常行军速度。感觉很慢是吗?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从埃及军队的构成说起,此次跟随拉美西斯出征的埃及军队由四个军团组成,每个军团有5000人,配备500辆战车(每辆战车配两匹马)。也就是说这支军队至少有两万多人,四千多匹战马。这些人马所需要的食物、资材、武器、帐篷、战车备件、战马饲料的…等等物资至少需要几千头驴、骡子和牛来驮运,要知道队伍的行进速度,取决于走得最慢的那个——牛车,这货每小时也就走三公里多点,比人的步行速度还要慢一些……跟这些大家伙急也没有用,不过这些牲口除了驮运物资,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当做移动肉食(口水……)。

战车?让战车帮忙运点物资?拜托战车可金贵着呢,上战场要用它来拼命的,长途行军之后本来就不容易保持最佳状态,还要来运物资?简直是暴殄天物啊!另外埃及战车那一人就能扛走的轻盈小身板儿,哪是载货的材料啊。在众多的物资中,消耗品显然是占大部分的,比如粮食和饮水,据说每个士兵每天需要1500克的面包和5升左右的水。这对补给的压力很大,在穿越迦南的途中,行军沿线的附庸国可以提供补给。不过一旦离开了埃及所控制的区域,军队就需要依靠自带的储备粮食。而这部分食物也是优先军官的,底层士兵经常得不到足够的供给,忍饥挨饿,这一点很多现存的纸莎草纸记录中都有所提及。所以!埃及的军团不是在一起行进的,而是之间相隔一天的行程,并且不在同一条线路上行军。因为行军沿线上所有能找的食物基本都被前面的军团吃光了……

还有就是补充箭,这个东西是带的越多越好。以埃及军队的调性,更是如此。埃及军队的主要打击手段是弓箭。在20000名士兵当中,至少能有5000名弓箭手,这伙人仅随身箭筒中就有十五万支箭,如果给没人准备10个箭筒的备用箭,那就是一百五十万支箭。光运这些箭就得一百多辆牛车。在一支主要靠弓箭输出伤害的军队里,这是远征中最起码储备物资。总之这支庞大的队伍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终于来到卡迭石附近,据说此时由于伤病,已经减员了约17%,不管数据是否真实,足见行军的艰苦,他们急需休整,去面对接下来的战斗。

埃及军队的构成 

这次出征的埃及军队一共有四支军团和一支被称为“Ne'arin”的特遣队,(由海路出发进驻阿穆鲁的苏木尔港,从西北方向卡迭石进发。)这支特遣队据推测是迦南的佣兵部队,也有可能是埃及本土部队,甚至有人推测它其实就是普塔军团。不管怎样,这支部队在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之后再说,先来介绍下四支埃及军团:名字分别是:“阿蒙”、“拉”、“赛特”、“普塔”是以征召地区主神的名字命名。每个军团拥有5000人,其中步兵4000人,战车兵1000人,配备500辆战车。一支军团的4000名步兵被组织成20个连队,每个连队有200到250人不等。他们通过独特的军旗来建立彼此之间的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其中许多新王国时期连队的名字被保留了下来,大多数都早于拉美西斯二世时期,比如“努比亚的公牛”、“阿吞的闪光”、“徘徊的狮子”、“叙利亚的毁灭者”、“昭示正义”、“阿吞的光辉”等等……嗯,脑洞真是不小……有些比较具象,可以想象出军旗的样子,但有些也太抽象了……

在每个连中,士兵被进一步分成50人的单位(排?)。在战斗中,连队组成方阵,有经验的士兵站在前排,新兵和后备役士兵在后方。在拉美西斯的军队中有许多外国士兵,他们保持着自己的身份,要么在陆军部队中服役,要么与埃及本土正规军一起作为附加部队服役。努比亚人、利比亚人、迦南人和施尔登人的连队与埃及人一起服役,尽管常被描述为“雇佣兵”,但这些人更像是囚犯,他们宁愿在法老的军队里充当士兵,也不愿去当奴隶。(对这部分感兴趣可以参考“埃及篇”中的相关章节)。

埃及军队的主力是步兵,而不是战车。因为埃及的本土人口总是比他的敌人多,充足的人力资源是埃及军事力量的支柱。尽管战车的出现,赋予了军队更具机动性、更高效的打击武器,但即使在埃及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军队仍然是围绕着各军团的步兵连建立的,而战车主要用于消灭敌方战车和引导步兵进攻。如果把埃及人用战车的方法比作二战初期的英国,那么这次在卡迭石,他们遇到的对手用战车的方式,就像是二战中的德国……

据说此次远征拉美西斯还带上了很多王室成员,其中包括他的四个儿子,考虑到此时法老大约只有29岁……动手真早……,但是心也真够大的,万一战败岂不是被连窝端了……或许拉美西斯想到了少年时随父亲一起夺取卡迭石的荣耀时刻,也想让王子们体验一下吧。

在路上——赫梯军队 

赫梯方面,此时是穆瓦塔利二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赫梯帝国正值鼎盛,势力范围向西已经延伸到爱琴海沿岸,向东早已深入叙利亚。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叙利亚,雄心勃勃的穆瓦塔利二世把首都迁到了南部的塔尔汉塔萨,这里交通更便利,距离叙利亚也更近。赫梯人集结的时间可能比埃及人要早,因为赫梯军队里有来自各个附庸国的部队,有的甚至远在安纳托利亚半岛西端的爱琴海沿岸,比如特洛伊附近的维鲁萨地区。安纳托利亚多山,地形崎岖,早晚温差大,赫梯人的行军可能会比埃及人更为艰苦,因此赫梯士兵普遍装备了长袍和皮靴。

拉美西斯的碑文上说,赫梯军队有47500人、3500辆战车,当然很可能是在吹牛,夸大被自己敌人的数量。这个规模是埃及军队的一倍还多,其中有众多附庸国的军队,有的还是离卡迭石很近的叙利亚城邦的军队,他们可能是分散行军,在约定地点集结,比如卡迭石以北200公里的阿勒颇。不管怎么说,这只军队的主力还是赫梯人,这支长长的行军队伍一定也是骡马成群,牛车排往天际,运载着无数的物资补给慢慢前行。

有一种观点称,赫梯人的战车在行军时是卸下来装在牛车上运输的,这是为了避免长途行军给战车造成的磨损。到了作战地域,再将战车投入使用,这样能使战车在战场上以最佳状态进行战斗。听着貌似很有道理耶……不过仔细想想操作起来不太现实。先不说赫梯战车这个重量,3500辆战车,这得多少辆牛车才能装的下呀。埃及那“一人抬”战车都没敢这么玩。这简直跟“抬驴”的故事有的一拼了……

赫梯军队的补给也是可以通过沿途附庸国进行补充,各地前来参战的部队也都会自带口粮,而且还有一个埃及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卡迭石城本身是赫梯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旅途的终点是有人“款待”的。为了避免白天的高温,赫梯军队还会进行夜间行军。在之前的“赫梯篇”有提到,赫梯战车部队的战马都有夜间训练科目。从后来的结果看,赫梯人为了更早到达卡迭石,一度昼夜兼程都是有可能的。

赫梯军队的构成

赫梯军队有没有军团的建制我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它是众多部队组成的联军。赫梯帝国的地处安纳托利亚中部,强邻环伺,(不像埃及能躲在角落只要守住东北方的亚洲入口就可以安心发展。)连年的征战使赫梯人经常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所以赫梯人每当有重大军事行动,都会召集附庸国家的军队前来助战,不管能不能派上用场,起码可以壮壮声势,这也许就是赫梯军队规模这么大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动机,这些附庸国军队以及统兵而来的王公贵族,实际上也是人质,在赫梯人倾国远征的时候,使其不敢在背后有什么小动作。

赫梯的部队来源

埃及人声称赫梯人纠集了19国盟军,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这里列举一些主要部队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