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谈谈京剧票友和票房
自从03年开始接触京剧以来,陆陆续续接触到了一些票友。也听和看过一些票友唱或演。唱京剧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明白,比如锻炼肺活量、有益身体健康了,能使人心情舒畅了,扩大人际交往了,等等不一而足。这里只想就票友唱戏之弊发表一些谬见,这些弊端不是京剧本身有问题,而是唱戏的人带来的。如果有朋友看了觉得不妥当,还请多多指正。
戏迷初学唱京剧之时,往往为之痴迷,成天曲不离口,随时随地都是哼着京剧的旋律。这种喜爱也大致不错,人各有志嘛。但是有的人痴迷得过分了,自己再不注意,就会引来一些麻烦。自己喜欢了,高兴了,在家也唱,在外也唱,也不管自己水平如何,统统大嗓门练习丹田之气,唱得邻居关窗闭户,唱得路人落荒而逃。但是本人对这些扰民之举丝毫不觉,惟独努力如故。更有甚者,男唱女或者女唱男,在路上猛地来上那么一句两句,须眉原来是女娇娥,巾帼竟是男儿汉,行人纷纷侧目,兴许还会被吓一大跳。
及至能哼出个三段五段、十段八段来了,到处找地方上琴练习。于是纠结一部分人或公园,或斗室,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咿咿呀呀好不痛快。可惜票房或者活动点琴师有限,地方狭窄,只能轮流演唱。此时竟有人不顾风度,你争我抢,更有甚者为了早唱、多唱大打出手,还有的仇怨暗结。唱京剧本为陶冶情操,谁知却培养出了匪类!
学是学了,琴也跟了,逐渐就以会唱京剧者自居。无论是KTV还是联欢会,不管是新朋还是旧友面前,都想显摆一下。于是在一切可能的场合,都要来它一段,不管别人是否喜欢。这样一来就麻烦了,喜欢京剧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多数场合下无异于对牛弹琴。曾经有一老师用极度惊诧的语气给我们讲过,在一次专业研讨会(非京剧专业)午餐期间,两位与会的京剧票友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唱两段京剧助兴!(注意他用了竟然这个词)问题是,京剧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跟了跟琴凑合能唱成个调调的能表演多么好?结果,在一帮京剧外行面前,展示了最拙劣的京剧,让本来就对京剧有成见的人厌恶更甚,人家从实在不怎么美妙的表演当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京剧果然很难听!
几年以后,经常在京剧票友圈子里混,经常去蹭个演出看,慢慢通过各种途径,也认识不少京剧演员乃至全国名角。于是,不管是对票友还是对普通人,动辄就说我认识某某某,和某某某吃过饭,有某某某手记号。拜托,他是他,你是你,就是认识又如何?吃过饭又如何?有个手机号又如何?就是和梅兰芳吃过饭,您该是啥水平不还是啥水平?一点都不见得能抬高自己多少,反而徒增笑柄。认识个演员是一种缘分,成天挂嘴上炫耀就成了恶俗了。
唱上个几年之后,大约就有了彩唱的心。于是,行头或买或借,人员多方联系,总算能凑齐个三两个人登台能开场的戏来演。固然是有的人专心准备,请益老师,大多数人却也是自己琢磨无师自通。于是,台步没有台步,表情没有表情,勉强唱念还算过关就匆匆上台,也不知道是去展示技艺还是出丑去了。表演上的这还算是其次,需要个基本功可以原谅。行头扮相方面的问题就不好说了。有的人,东拼西凑弄了一套行头,却是破的破旧的旧,大小也不合适,凑凑合合上了台,直弄得富家小姐象个灾民似的,衣衫褴褛,头面破损,好不惨然。还有的,唱也许还可以,但是那扮相实在有点对不住观众,可是就忘记了京剧乃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的艺术,乔装打扮一番得意地上阵,直把程雪娥扮成了程学雁,穆居易竟似那朱千岁。更有男演女时,女裙钗的脸上胡须清晰可辩,让人不禁莞尔。如此还邀请亲朋好友搭上时间前往观看,殊不知表面恭维几句背地暗暗嘲笑,反倒不美。
既成了京剧票友了,那就以票友自居,见人就讨论京剧,逮着空就唱念一番,久而久之,京剧与本人水乳交融,难舍难分。于是,眼界开阔了,社交广泛了。今天这个票友来了,请个假陪着去唱一段;明天那个票友来了,缺个卯,一起痛快痛快。这日甲地有人相邀,乘兴而往;那日乙地有人寿诞新婚,乐滋滋地去又吃又玩。几年下来,工作没有起色,成天游走于火车站汽车站。家里夫妻感情淡漠了,单位提职加薪没戏了,毫不为意,美其名曰献身艺术。为了唱京剧把自己的主业荒废了,家庭破裂了,值得吗?前几年某论坛有一篇正面宣传报道戏迷的文章,说是某地三个戏迷学习京剧如何如何投入,工作不要了,生病不看了,孩子不管了,为了弘扬京剧事业国粹艺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了以后真不是滋味。说实话,社会上好些人都视京剧戏迷为异端,更有人直指无所事事的、生病的、下岗的才找这个乐子。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全都象某论坛那样树典型,那京剧票友的形象是个什么形象?这样是在弘扬国粹还是抹黑?京剧历史上倒是真有不少票友为推动京剧艺术的发展做了不少贡献,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讲个任务可能还是广大专业演员的。我倒希望,咱京剧票友不仅要唱好戏,也得干好自己的事业,多出大老板,大官;维护好自己的家庭,多培养名牌大学高才生,多挣钱把家庭过殷实,那时候,大家心情舒畅,无后顾之忧,以无限豪迈的姿态去展示京剧票友的风采,是多么的好!
京剧票友是什么?
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其意是指会唱戏而不专业以演戏为生的爱好者,即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据说昔日中国戏坛有许多名票友,其演技、唱腔、扮相,都胜过台上正角,京华、沪宁都有名噪一时的票友。票友从来不为钱去演戏,倘若兴致浓处,水袖长衫、长靠短靴、粉墨登台,也只是为了一个“玩”字,却决不会收那份“包银”。票友大多数是为自唱自娱,如清朝的皇帝爱新觉罗·载湉、贝勒爱新觉罗·载涛、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同仁堂的经纪人周子衡和上海的杜月笙、银行老板冯耿光、张伯驹、生理学家刘曾复都是造诣很深的名票,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不少人由业余转为专业演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下海”,如老生张二奎、孙菊仙、汪笑侬、言菊朋、郭仲衡、奚啸伯,花脸黄润甫、金秀山,小生德珺如,老旦龚云甫、卧云居士,琴师李佩卿都是京剧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近年票房活动非常频繁,甚至远远超过了专业剧团。
怎样成为京剧票友
如果喜欢京剧的话用不着刻意的要去成为票友,能在京剧中陶冶自己,能进剧场去看戏,那就是对京剧的支持,因为现在京剧的市场很不景气。能身体力行的支持京剧那本身就算是票友了。
京剧的票友分为琴票和普通票友之分。
琴票顾名思义就是以操琴为主,京剧的主要乐器是京胡,如果能操得一手好琴,那就算得上是票有了。因为琴票比起普通的票友数量上相对来说比较少。
普通票友的话基本上都是以唱为主,兼学其他。喜欢哪个行当,哪个流派去学好它,唱好它,能发扬它那也算是票友吧!
如果不甘于自己默默地去做一个人的票友的话,那么就去参加京剧票房吧!在票房里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技艺,互相交流,我想这样的话应该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票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