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中 ‖ 运城记忆(53~55)

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运城插队的知青有二万多人,每个人家庭背景不一样,插队的环境不一样,个人的选择不一样,结果也不尽相同。有不少值得回忆、怀念的事,也有不少让人辛酸、不堪回首的往事。

2008年,上山下乡40周年的时候,运城地区300多名知青聚首运城,谈起共同度过的岁月,感慨万分。这期间,我也听到一些不曾知晓、真实的知青故事。

有一个在万荣插队的女知青,先后被房东、村里民兵连长强奸。而她告到公社,公社知青办主任看有机可乘,也强奸了这个女知青。为了怕事情败露,三个人商量把她关在一间小黑屋里,后来索性动了杀人的念头,一丝不挂把她推进一口深井。三九寒冬,这个女知青在井底冻了三天三夜,竟没有死。被救起后,人跟傻了一样,一言不发。当地公安局不管怎么盘问,她都守口如瓶。直到北京公安局来了人,亮明了身份,说:“有什么话你说吧,我们给你作主。”这时,女知青才“哇”地哭出了声。真相大白了,三个当事人被判了刑,女知青心里却留下了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疤。

平陆插队的两个天津知青麦收时和当地农民发生口角,双方都动了手,互相推搡中,一不留神,镰刀碰到一个社员的肚子。镰刀快,社员又光着膀子,凑了个巧劲,肚子被划开了,肠子流出来,血淌了一地。村里离城几十里地,一路颠簸,没到医院人就死了。这下闯了大祸,也成了当地大案。犯了事的两个知青的家长从天津赶来,承诺重金赔偿,村民不干,甭提钱,杀人偿命,一命抵一命。最后,俩个人都被判了刑,一个死刑,一个无期。

现在是华北电网工程师的方利军,插队时刚刚16岁。插队的村在大山里,只有5户人家。吃水要到几里地以外去挑。水不干净,全村人都因饮水患了大骨节病,大人、小孩都是罗圈腿。按说,当地是知道情况的,不应把知青分到这样的村。果然,不到半年,知青开始有了反应,浑身长满脓包,也没有钱上医院看,只好自救。用小刀一刀刀把脓疮割开,一点点把脓挤出来,闹的满身都是伤疤。村里都是山地,送肥要沿着山路往上爬,庄稼要一车车往下拉。一人架辕,俩人推。上山还好说,费把子力气而已。下山十分危险,山路十八弯,车又重,收不住脚,就可能掉进深山峡谷。一次三个知青拉着一车庄稼顺着山路返回,遇到一个陡坡,驾辕的知青收不住脚了,直向沟里冲去。方利军和另一个知青拼命拽住车帮,还是无济于事,驾辕的女知青连人带车翻进十几米深的山沟。等村里人赶来,下到沟里,把人抬上来,人已是奄奄一息。送到几十里以外的医院抢救,确诊为肝破裂,抢救了三天,命保住了,却成了一辈子的拖累。

最大悲剧是震惊全国的“王志刚北京车站爆炸案”。王志刚北京的家里负担很重,弟弟是残疾人,每月微薄的工资要拿出一半寄回北京。平时,舍不得吃细粮,多是吃窝头。5分钱一个熬白菜要分两顿吃。他多次申请调回北京,但无人理睬。他走投无路,无奈中选择了以死相争,走上了不归路。

云南知青返城风潮的时候,山西知青也掀起返城风潮。先是在北京市政府门口静坐,打出的标语是:“还我北京户口。”当时正赶上北京闹学潮。知青们为了避免嫌疑,用绳子围住游行队伍,表明没有任何政治诉求,只是为了转回北京户口。那些日子,全省各地知青开始秘密串联,写了“万民折”。当时,知青们身陷两难选择。参与吧,单位肯定有看法,闹不好影响个人前途。不参与吧,事闹不大,中央引不起重视,问题解决不了。两权相衡,择其重吧。不少还是党员、单位的骨干,抱着豁出去的想法,参与了请愿活动。参与的运城知青有几千人。后来,这事惊动了中央,中央调整了知青政策,先是允许知青孩子中一个子女可以把户口转回北京,后又允许所有知青都可以以生活困难为由申请回京,等于撤了最后一道门坎,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现在,恐怕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了。但没有他们的抗争,也不会有知青风潮的平息,不会有回到生活原点的知青的今天。

那些抱团取暖的人

在夏县有这样一个知青村,知青返城后,每年的12月20日都要聚会一次,几十年从未间断。要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会说:“我们抱团取暖。”“抱团取暖”,这话说的太好了。抱团,是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团结的知青群体,他们不愿失去这个岁月留痕的集体。取暖,是说这些走出蹉跎岁月的知青们太需要心灵的慰籍和填补青春记忆的空白。守住这个群体,留住这份记忆,是他们共同的诉求。这个知青村就是夏县尉郭公社西阴村。

夏县西阴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又是世界蚕文化的发源地,是“先蚕娘娘”嫘祖的故乡。1968年,北京57中二十多个北京知青到西阴插队落户。艰苦的劳动生活开启了他们人生之门,也结下了深厚的知青情意,结成了这个拆不散的知青群体。知青大返城之后,他们陆陆续续回到北京,安居乐业。但心里仍相互牵挂着。于是,他们重聚北海,这个插队前全体合过影的地方。之后,每年12月20日,这个离开北京赴山西插队的日子,他们都聚在一起纪念他们共同的“知青生日”,他们有时相聚在知青家里,显得格外温馨。有时,相聚在金海湖畔,留下美丽的倩影。有时相聚在饭店,开怀畅饮,畅所欲言。有时相聚在歌厅,一展歌喉,再展青春风采。2008年、2018年,全村知青又两次集体返乡,和乡亲们共庆知青40岁、50岁生日。每一次相聚,都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每一次相聚,都有诉不完的思念,道不完的祝福。

平时,谁家里有了困难,谁生病了,大伙儿都操心,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钱的出钱。徐铁月、刘树杰、吕先志不幸患了癌症,住院期间、手术期间,知青们都守在床边,一句安慰的话,一声贴心的问候,让病人体会到知青情怀的温暖。怕病人吃不好,有的知青还特意在家里包了饺子,送到床前。让医院的大夫、护士、病友都十分羡慕。听说夏县要建知青博物馆和知青林,全村知青都捐了款。冯丽兰的爱人早已去逝,冯丽兰替他捐的款,她说:“他要是活着,肯定也是要捐的。”王慧钧听说活动资金有缺口,特地从美国赶回,为每个参加返乡活动的知青购买了红纱巾。在全县知青村中,西阴知青捐款是最多的。

这些年,这些知青和村里一直保持密切来往。村里的老支书、老主任、老房东经常来北京坐客。每次他们都是专人到车站接送,在北京举办欢迎会,陪他们游览北京名胜古迹。每次知青返乡,村民都热情接待,拿出柿饼、核桃、枣,把包塞得满满的。

西阴的知青,都是普普通通的知青,插队的时候,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返城以后,也没有什么一鸣惊人的业绩。但,就是这样一些人,代表了知青的主体,就是这种精神,是知青精神的主流,就是这种知青情怀,传递着最可珍贵的人间大爱。

那本留住历史的书

夏县知青早就有个想法,正式出版一本书,把50年前在夏县的插队生活记录下来。对个人是个念想,对社会是一个历史记录。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真实的史料和当事人的思考。2018年,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几个后来成为编委的知青商量,决定启动这项不小的工程。

首先,成立了编委会。由刘会远牵头,成员有邹建平、卫陵彦、王文波、王海河、乔丹阳、安育中、孙建君、孙晓雁、李丹钢、郇中健。第一件事是征稿,编委会向全县知青发出征求稿件的通知。听到要出书的消息,夏县知青踊跃投稿,不到两个月,收到各类稿件上百篇,照片上千张,来自13个乡镇,30余个知青村。在编辑稿件上,编委会确定了一个原则:尊重历史,务求真实。真实记录当年知青劳动、生活的情况,真实反映当年知青的所思所想,尽量规避带有政治色彩的言论,尽量规避带有偏见的个人感悟。但全书要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夏县知青积极向上、拼搏奉献的精神和与第二故乡的深情厚意。

经过五个月的紧张工作,编辑工作基本完成。全书收录文章60多篇,照片140余张,真实地记录了夏县知青插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记录了夏县知青辛勤耕耘、开山造田、兴修水利、科学试验的生动过往,记录了和夏县人民建立的深厚感情,也记录了对夏县古老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的追忆。形成夏县知青对青春岁月的集体记忆,成为知青口述历史的珍贵史料。经和人民出版社协商,《夏都知青》一书由其副版东方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成为由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为数不多的知青著作。

谈到《夏都知青》,不能不提到为出版这本书无私奉献的一些知青。最初启动出书的时候,刘会远、张宝贵、刘军、王金华、乔丹阳慷慨解囊,解决了启动资金。面对几十万字的稿件,上千张照片,筛选、修改、编辑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为此郇中健、王海河、孙建君、乔丹阳等,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郇中健是人民出版社马列著作编辑室主任,本身就担负着繁重的编辑任务,还是全身心投入到《夏都知青》的编辑工作中来,是编委会最辛苦的。当时,邹建平已身患癌症,到了晚期,但他仍多次参与出书的策划,关注出书的进程。

《夏都知青》一书突出了夏县知青战天斗地的壮举和为夏县作出的贡献。包括泗交窑头知青试种水稻、架桑知青兴建水电站、开发万亩果园、修建中澳水库、文家庄知青引水上山、泗交知青参与“引泗工程”、西其里知青科学种麦、西下晁知青研发稻种等动人事迹,展示了知青当年的作为。书中还反映了夏县知青参加农村劳动、学会生活、生存本领的全过程,展示了艰辛的青春岁月。突出了知青与夏县人民之间的厚重情谊。包括乡村趣闻、夏县人文历史,展示了知青对那片土地的感情融入。

《夏都知青》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还体现了艺术性。收入了胡弘、刘军、王文波、张宝贵、孙大虹、孙小虹、王金华、王海河、刘宝玲等人的书法、绘画、雕塑、摄影作品,增加了该书的欣赏性和可读性。收录了李丹钢、武树臣、刘军、张宝贵等人的诗作,增添了回忆录的文学性、艺术性。全书分《岁月留痕》、《砥砺前行》上下两大篇章,又具体分为《似水流年》、《热血华章》、《乡俗情趣》、《中条记实》、《无忘芳华》、《涑水情深》、《续写人生》、《源远流长》、《沧海拾贝》等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加了题记,体现了诗性回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夏都知青》在《前言》中写到:“回首50年,往事如烟,一代人的命运,在这烟云中颠簸,在这烟云中拼搏,在这烟云中涅槃。与其说人生如梦,不如说人生非梦,我们坚实的脚步始终在追梦的路上。与其说有悔无悔,不如说人生无憾,我们生逢其时,担当了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重担。”这是那一代人对上山下乡心路历程的真情表述,是对知青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自己、对社会、对后代的一个交待。作为迈过古稀门坎的老知青,可以坦然地对孩子说:“经历就是财富,经历吧,你也会富有。”

阅读链接: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0~52)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7~49)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4~46)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8~40)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6~28)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3~25)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安育中‖ 运城记忆(14~16)

安育中‖ 运城记忆(11~13)

安育中‖ 运城记忆(8~10)

安育中‖ 运城记忆(5~7)

安育中‖胡卜馍  老屋  篮球队 宣传队——运城记忆四題

(0)

相关推荐

  • 真实解密:《知青大返城》,太震撼了!很多知青都不知道!

    真实解密:《知青大返城》,太震撼了!很多知青都不知道!

  • 当年知青返城过程中发生的一幕!现在才知道...

    当年知青返城过程中发生的一幕!现在才知道...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6~58)

    那次难忘的第二故乡行 ‍ 201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知识青年都纷纷举办了返乡活动.夏县知青也萌发了回夏县的想法,于是,一封给夏县县委.县政府的函,从北京传到夏县.没想到,五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0~52)

    那支夏县知青宣传队 1969年,知青插队的第二个年头,"九大"召开了.为了庆祝"九大",县知青办决定挑选知青中有文艺特长的知青,组成一支知青宣传队.在村里干了小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4~46)

    那些村里的孩子 这些年,和村里的感情一直割舍不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村里当了两年老师,有40多个我教过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我还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后来.史庄学校有一至五年级5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那些有趣的夏县方言 刚进村时,老乡们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叽里咕噜的,和日本人说话差不多.后来慢慢习惯了,听懂了,也会说上几句.再后来,发现夏县方言很有意思,有规律,也有特色,很有品头. 分析夏县方言,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那个稻花飘香的季节 夏县,是全国重点粮棉产区,从未种过水稻,老百姓也不会种水稻,吃大米只能靠买.是泗交公社窑头大队的知青改变了夏县没有水稻的历史,让这古老的禹都稻花飘香. 1968年底,泗交公社窑头大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那个扎白羊肚手巾的知青 在夏县,来自北京.天津和返乡知青有1300多人,走在熙熙攘攘县城的大街上很好辨认.或是一身褪了色的"国防绿",或是一身崭新的"北京蓝",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那个把学问做到村里的人 孙建君,夏县水头镇大张村插队知青.自学成才,历尽艰辛,走上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巅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从师于著名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那些遗憾的事 从1968年到山西插队,至1982年离开,在山西整整生活了十五年.这期间,有许多回忆起来幸福满满难忘的事,也有许多深感遗憾的事,在对待孩子感情上就颇为遗憾.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两个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那些盐化的掌门人 在盐化,我接触过的局.厂领导有若干人.过去,盐化局规格高,和地.市平级.一把手要么是有资历的老干部,要么是有背景的"空降兵".由普通干部熬到局长的的确不多,张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