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燥痰、燥咳、嗓子干!这张方子,是一股清泉,流了二百多年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医学心悟》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入冬了,天气渐渐干燥。一些北方的读者朋友建议我说说,如何摆脱燥咳、燥痰。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好多年前,我有一个朋友,从黑龙江哈尔滨来,和我叙旧。

  闲谈时,我发现他不停地咳,时不时地清嗓子。

  我跟他说,你这个情况,多久了?

  

  他苦笑一声,说好几年了。每年的冬天都这样。嗓子里头啊,干干的,总像是上火。另外呢,感觉嗓子里有痰,但是咳不出来,只能时不时地清嗓子。有时候把痰咳出来,一看,也特别少,特别黏,粘在纸上像胶水一样。

  我仔细看了一下他,发现舌苔白而略黄,很干。脉象偏浮。

  我半开玩笑地说:你信我不信啊?

  他说,信。

  我说那好,我建议你一个配伍,你用起来看看感觉如何。这就是——

  贝母9克,瓜蒌6克,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5克。水煎服。

  他问我,这能管用吗?我说,管用,至少让你能舒服一点。

  后来,他回黑龙江了。再过几日,他打来电话,兴奋地说,他的嗓子好久没有这么舒服了,咳嗽减轻很多。看来,那个小配伍,还真管用。

  我向他表示祝贺。同时,我心里也说,别说你了,这方子从出现到现在,不知道帮了多少人。200多年来,它一直都管用啊!

  来吧,我给你科普一下这个配伍。

  

  这个小配伍,你记住啊,它叫做贝母瓜蒌散。这个配伍,出自《医学心悟》。《医学心悟》是1732年面世的著作。迄今,快300年了。这么多年来,它就好比一湾清泉,滋润了好几代的中国人。

  它能干啥呢?就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它治的,就是燥咳、干咳、燥痰。

  其实,像我前文所说的那个朋友,他的问题属于典型的燥咳,也有人叫它“燥痰证”。就是说, 燥邪伤了他的肺气了。正邪相争,所以脉浮。燥邪入肺,伤了津液,炼津成痰,于是就有了黏痰、燥痰。这种痰,很少,很黏,但是会严重阻滞肺气的宣降,故而我们就咳嗽、干咳。鼻咽为肺之所系。肺为燥邪所伤,故而鼻咽也会跟着干燥。

  这类人的舌苔,有的是白的,有的是白而偏黄。但无论怎样,肯定是干的,少津液。

  这时候怎么办?就得滋润肺阴,清除肺热,理顺肺气,化掉黏痰。贝母、瓜蒌、花粉、茯苓、陈皮、桔梗,就做这个事儿。

  这里头,贝母可以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瓜蒌能清热理气、涤痰润燥。花粉可以清肺生津、润燥化痰。茯苓和陈皮呢,主要在于健脾。脾为生痰之源嘛。你要把痰整没,那必须得照顾脾。桔梗,是舟楫之药,引药性入咽喉,尽可能地改善躯体感受。

  这配伍 ,就这么简单。

  

  当然,方子不是万能的。这个配伍,应对的是燥邪伤肺引起的干咳、燥痰、咽干。如果你是因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那单纯用这个办法就不灵了。

  总之,这是一个养阴、润肺、理气的配伍。它就好比一股泉水,滋润中国人200多年了。我们后世子孙,面对这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泉,是不是该表示深深的谢意呢?

  其实,对于秋冬季节咽干、燥咳、燥痰的事儿,我的后台常有读者提出来。我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无法挨个详细回复。今天在这里,我用文字的形式,集中解答,希望能对您有用。当然,前提依然是,你必须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这方子,其实就是一个框架。根据你的体质,如何加减一些东西,可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