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书读得越多,钱反而赚得越少?
看看社会上的大款,往往都是脑满肠肥,出入豪车豪宅美女相伴,大金链子小手表,KTV里把钱烧。
反观那些潜心做学问的人,一般都是清瘦的身材,朴素的衣着,戴个眼镜,骑个自行车,两点一线的生活。
为什么很多没学历的人成了暴发户,而很多苦读一生的人往往清贫呢?难道学历和金钱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那我们看看书本里都有些啥?
古人读的是四书五经,靠儒家指导做人,三观来源于孔孟思想。对于人一生有了流程化的安排: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套流程走完,达到人生的高峰。事实上,这样一套流程是行之有效的,很多人以此为准,获得了人生的圆满。
我们从小所学的课本,教育我们遵纪守法做个好公民,更多的是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生存的技能。我们的流程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上班。这一套流程下来,也诞生了无数的学者、工程师、社会工作者,大多数人都有个体面的工作,有了充实的人生。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读书的作用是教会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我们的三观,这种作用将指导我们的一生。
读的书越多,内心敬畏的东西就越多,大多数的读书人内心都有道德仁义礼的约束,不敢或者不愿意越雷池一步,导致做事端着架子或者畏首畏尾,难成大事,所以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而读书少的人,教育往往来源于父母的影响,以及生活中的磨练。他们更懂得生存的艰难,做事的时候更拼命、更圆滑、更无所顾忌,这也是读书少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吧。
我们现代人对成功的定义是啥呢?通常认为加官进爵、腰缠万贯是成功的象征,而无论才高八斗还是学富五车,只要没钱没权,就没有地位。所以大家都拼命赚钱,很多学者也参与其中,才有了学术界的腐败。
其实社会是多元化的,而成功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很多人一生的追求不见得是钱和权,可能是更有意义的事情,但因为太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和指点,逐渐迷失了方向。
我们都应该去追求内心向往的东西,是鱼儿就应该畅游,是鸟儿就应该飞翔,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我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