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被杀死的是“肉身”,被留下的是灵魂

当精神和肉体进行缠绕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容易区分自己究竟属于哪一档。然而当我们过分的追求其中的一档的时候,就会显示出来人格的不完整性。过高的精神追求会让我们脱离实际,转而变成一个反社会型的人,反之,我们的思想将会变的异常空虚,甚至于再也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勇气。因此,精神和肉体是彼此交融,缺一不可的整体。当然,这是常人的观点。

然而有时候,我们又必须强调某一种追求,比如说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信仰,我们在遭受打击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一种任人宰割的模样,侵略没有遭受反抗就会达成,侮辱会变本加厉,甚至于连站立起来做一个普通人都成了奢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精神,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柱,那么一切就会成为空想虚无。然而人总是有欲望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个层面上的道理,可能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更加的深奥,可惜我能看到的是有限的,导演的意愿是无限的。我只能就我所看到的来谈一谈感受。

这部电影比较难懂,因为是名著改编,但即使你看完了名著依旧是觉得难懂,因为文字和影像的差别是根本,奈何有些文字在转换为影像的时候,就更加难以成形。

本片名叫《浮士德》,又名《浮士德:魔鬼的诱惑》。当然,第二个片名有助于我们了解本片的主旨,更加有助于我们对于整个故事的基本逻辑脉络的清晰。

浮士德大家非常的熟悉,但是很多人熟悉的仅仅是这个名词,因为这个歌德的著作听过的人多,真正读过的人少,真正能读懂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读不懂原著或者说压根没有读过原著,我们就不能去看这部电影了吗?显然是否定的。

虽然我们对于歌德对于《浮士德》原著了解甚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电影的观感,或许不能很全面的看这部电影,但起码能看出一些自己所能看到的东西。这也就够了。

《浮士德》主要讲述了一个哲人浮士德,在阅尽人间的时候,偶然被一个貌美女子所吸引,这个时候,一直在他身边的魔鬼开始了对他的鼓动。魔鬼最终让浮士德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浮士德本人也非常适用。

然而当他和魔鬼达成交易后,却被套上了一副枷锁,永生难以逃脱的命运的枷锁将为这一次欢愉买单。浮士德开始踏上了一条通往地狱的路,然而在路上,在遇到一股清泉之后,他恍然大悟,最终摆脱了魔鬼的枷锁,成为了一个自由的灵魂。

这确实是一个一句话就能讲清楚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本身却用尽了太长的篇幅。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对于本片的指导理念,在观众看来也是非常的模糊。复古的画幅以及略带扭曲的人像和重口味的情节设定都为本片增加了一些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也是可以彰显出来浮士德本身的地位的。

人们对于亚历山大导演本人的评价很有意思,这是一位非常孤独的导演,而这个孤独感,正好契合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在中世纪,当欧洲的人们继续着愚昧不堪的生活的时候,一个智人,一个拥有无穷智慧的人,一个想要踏遍人间的人,看到这“乌合之众”心里是会有非同一般的感受的。

这个时候,浮士德内心的孤独感与导演的那种孤独感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得以很清楚的意识到精神与肉体的碰撞在这一刻开始了。

而魔鬼善于抓住的是人们的欲望,因为有了欲望,我们才能和魔鬼进行交易,才能被魔鬼用枷锁困住。浮士德本身是一个欲望极低的人,但是不代表不存在任何的欲望,当他内心之中的欲望开始慢慢的水涨船高的时候,魔鬼适时的对浮士德进行了要挟。这样,交易达成,魔鬼的“欲望”也达到了。

然而这个故事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如何摆脱这种欲望的缠绕。浮士德用一股清泉为自己洗清了原本被污染了的信念,理论上来说,浮士德终于摆脱了这个枷锁,然而就跟他第一次杀人一样,摆脱这个枷锁的本质核心并不是将魔鬼从自己的身边驱离出去,而是不再受到魔鬼的诱惑。然而本片中为我们展现的“摆脱”,实际上还是一种“祛除”。

这种“祛除”就如同浮士德误杀了心爱女孩的哥哥一样,他将魔鬼处死后,就能真正将自己的灵魂拯救吗?显然,这只是表象。因为他对于精神追求的本质还是建立在将现实中的一切砸碎,而不是任何精神世界上的超脱。

因此,浮士德看似处死了魔鬼,其实还是没有能摆脱自己的欲望。精神与肉体依旧是相互留存的。这也是本片最终悲剧的地方。肉身被杀死后,灵魂会永存吗?好像并不是这样,没有肉身,谈何灵魂?

……

你好,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