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冬至吃饺子

  文:杨晓光

  小雪封河,大雪封地。到了冬至,意味着深冬已至,哈气成霜、滴水成冰、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数九隆冬,到来了。九天的雪,硬如铁。陈毅元帅留下著名诗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一个冬天就别指望着地上厚厚的白色铠甲融化了,只能到春风吹来的时候,溪流淙淙,残雪消融。

  冬至刚数九,冷空气已经一轮接一轮席卷北方大地。老家昌黎县晒甲坨一带属于平原地区,不管是东北风还是西北风,一律长驱直入,漫卷风沙寒愈狂。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迎冬饭、抗冻饭。奶奶包好了素馅的饺子,上笼屉蒸熟,给我留下一盖帘,等我放学后回家自己吃。其余的,打包送到东刁坨我三姨奶那里。在我们那里流传一句老话:冬至大如年。一年一度到了冬至,奶奶顶着寒风,从四村走到东刁坨,前去看望她三姐。

  听奶奶说,她们一共姐四个,大姐、二姐、三姐嫁的都是日子殷实人家,奶奶出嫁到杨家,虽然当时也十分看好日后的光景,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爷爷早早地因病撒手人寰,撇下奶奶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我的父亲和叔叔)寄居娘家,孩子小,吃闲饭,生活穷困潦倒。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和叔叔在苦熬岁月的十几年光景,舍得力气干活,吃饭不挑食,很快就出息成膀乍腰圆、身强力不亏的男子汉,撑持起了杨氏家族的好日子。虽然兄弟二人先后都到城里做事,成了吃公粮挣工资的公家人,但是奶奶和我在农村的生活,被人高看一眼,实话实说,经济能力方面的确也高出一等。

  此一时彼一时也。三姨奶家道中落,虽然我满仓大伯在东刁坨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党员之一,村委会成员之一,但是从庄里到家里,穷根子根深蒂固,在当年的广大农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代,这个穷根子就像拴驴的橛子一样,牵走了瘦驴子,挖不出穷橛子。拔除穷根,非一人一力、一朝一夕之功。听奶奶说,三姨奶在家道中兴之时,给予奶奶的帮助和救济看得见摸得着,每一个星期都送过来一小笸箩烧饼,这种救急又救饥的善举,帮助拉扯两个幼儿的奶奶,解了燃眉之急,完完全全就是雪中送炭。

  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所以冬至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在我的家乡,冬至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桌前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所以奶奶每到冬至,就给她三姐送饺子,现在想来恐怕也是有着无限寄托和希望的,希望她三姐一家在新的一年时运向好、过上好日子,同时为报答三姐在她困窘交加的艰难日子给予的接济帮衬恩情。

  据传说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遗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饺子已成家常便饭。想吃饺子,超市里的老王头饺子,“思念牌”饺子,素馅的、肉馅的、海鲜的……各种口味的饺子应有尽有,想吃,随时都能买到速冻饺子,回家一煮,随时都能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尽管如此,我却一直钟情于儿时奶奶在冬至包的素馅大蒸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