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会装傻的聪明人
洛克菲勒曾说:“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人生路远,浮世繁华,处世渐久,慢慢发现:越是炫耀才华,越是得不到尊重;
越是彰显能力,越是难免尴尬;越是揽功自居,越易让人瞧不起。
真正光芒闪耀的人,少有逞强和张扬,而是玉韫珠藏,暗暗发光。
曾国藩说:“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拥有智慧的人,都略显笨拙,因为他们懂得:才不尽显、话不说满、功不全邀。
演员袁泉曾在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明星,我也没有觉得自己身上是有星光的。演员身上的那一点点星光,大多数时候是角色带给你的。
当你从角色、从荧幕走下来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生活中是不需要任何高光的,演员真的只是一个职业的标签而已。
她把身上的星光归于角色本身,仅视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
隐匿起头顶的光环,在话剧的舞台上不断钻研深耕,练就真本事。
她是中国戏剧界梅花奖、学院奖、金狮奖大满贯得主,是最年轻的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成员。塑造过很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却从未提及过自己的专业和努力。
亦舒曾说: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
不刻意显露才华,本身就是一种才华。
有人会说,在纷繁复杂的关系里,不去展示自己的优秀怎能被发现、被推举。
但其实,每一刻的认真,每一次的认可,都暗暗成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资本。
不需要把才能全盘托出,因为真正的见识,不在表面上,在骨子里。
而这份智慧和优雅,终会成为一封长效的推荐信,帮助我们走得更宽更远。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被外界的利益裹挟,而是始终坚持内心的选择,时刻保持清醒和克制,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上个月,本应升职的张哥反被降了薪,只因他自己的一句话。
年初召开业务发展会时,老板提出今年上半年形势严峻,利润目标很难达成,特向总部申请降低考核指标,待形势好转再做调整。
这个消息让神经紧绷的各部门经理,愁眉终于舒展开来。
不料,坐在一旁的张哥忽然站起来,信心满满地说:“别的部门我不管,我们部门的指标不用降,年中保证完成任务。”
前年,张哥的部门在业务整体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开挂般地接到两个海外运输的项目,平稳运营了两年,没想到今年很意外地都没有中标。
痛失两大客户,张哥部门的利润距离目标遥遥无期,当初的信誓旦旦,如今也着实成了他的难堪。
不仅自己没有完成当时许诺的任务,也影响了全公司的指标达成,原定好的升职很无奈被降薪取代。
话说得太满,最后的尴尬结果,只能由自己买单。
心理学上的“达克效应”指出:能力欠缺的人,容易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一个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就容易忽略客观的风险,一时间忘乎所以,高调显示自己的聪明,却一不小心就暴露自己的愚蠢。
只有敛藏锋芒,专注积聚力量,才能日益精进,不再慌张。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去承诺无法掌控的事情,而是说话留有余地,懂得找好退路。
《菜根谭》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齐景公时,“齐邦三杰”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因有拓疆开边、斩龟打虎救主的功劳,便挟功恃勇、怠慢公卿、内结党羽。
齐相宴婴深感忧虑,于是要除掉他们。
一天,宴子摘了两个桃子,对三人说:“你们谁的功劳最大,就吃一个桃子。”
公孙捷先上前,说自己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虎解救了主公,宴子给了他一个桃子。
古冶子不服,说自己在黄河中杀掉一只巨龟救了主公性命,于是,得到了最后一个桃子。
此时,田开疆站起来说他曾率师征服徐国,为国家奠定了盟主地位,自己的功劳最大。
可无奈,已被其他二人抢了先。
宴子说:“桃子已经赐完,只能等熟了再赐。”景公也说:“田将军的功劳最大,可惜说得太迟了。”
田开疆以为这是一种耻辱,功大反而得不到桃子,于是挥剑自杀。
古冶子和公孙捷相继因功小食桃而感到耻辱也自杀身亡。
三位将士惑于功利而相争,都想把最大的功劳归于自己,最终陷于宴子的计谋,落得羞辱而死的下场。
齐相手里的桃子,就如当下的功名利益,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不吝夸大自己的贡献,不惜踩低别人的辛劳。
我们身边常会出现,添砖加瓦时不见人影,论功行赏时冲在最前的人。他们看似聪明,实则狠狠地出卖了自己。
因为,一个人付出了多少,不光自己知道,所有人都会看在眼里。
所谓功名,也不是想邀就能邀得来,想揽就能揽得下的。
身上有光的人,从不需要吹灭别人的光亮。
真正聪明的人,是脚踏实地努力,默默无闻地付出,不争抢、不邀功,只待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老子说:“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我们常常以为,有才华不显露,有能力不展现,有功劳不索要都是笨拙的表现,要知道,没有哪一种光可以被遮挡,也没有哪一种金子会不发光。
愿我们,都可以看清世事变化,做个会装傻的聪明人。
放低身段,赢得尊重;放低位置,认清自己;放低姿态,越走越远。
作者 | 刘小畅,80后职场妈妈,热爱生活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