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八线62】志愿军打坦克,并非只有炸药包:国产火箭筒,让美军坦克成活靶

浴血三八线62

作者:风千里

1951年夏季,抗美援朝的战火已经燃烧了近一年,战局陷入僵持状态。战场上的硝烟远未散去,停战谈判却已经在开城举行。为了能一举打破当前的对峙僵局,掌握地面战场的主动权,在谈判桌上捞取更多实惠,美军开始制定更为大胆的进攻计划。

不过,在此期间美联军指挥层却发生了分歧,美第8集团军司令,以喜欢倾泻弹药闻名的范弗里特希望将战线整体向北推进20公里,将第8集团军东线向南突出的阵线全部拉平,这就是所谓的“鹰爪计划”。当该计划上报给远东美军司令部时,总司令李奇微却希望通过在元山附近发动一次大胆的登陆作战,彻底切断中朝军队在东线的补给通道。不过李奇微并没有直言否决范弗里特的计划,而是默许其继续准备“鹰爪计划”。

【血染岭战役期间,美军步兵用缴获的朝军歪把子轻机枪射击】

直到当年8、9月间爆发的血染岭战役,为了夺取血染岭上小小的朝军炮兵观察所,美军步兵第2师第9团和韩国第5师第36团经过3周血战,付出了3700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仍不能得手。直到第2师临阵换将,并派另两个团驰援,才勉强将其拿下。血染岭之战巨大的伤亡代价,让范弗里特极为震惊,他迅速对“鹰爪计划”进行修改,并将李奇微原有的登陆作战想法融合其中——范氏突变的作战规划,一度让他的上司李奇微哑口无言。

按照修订的作战计划,美第1军将在当年秋季从开城发动进攻,将中朝军队主力吸引至西线,在东线出现防御空缺时,由第八集团军从金化北进,同时在元山附近发动登陆作战,最后两军会师东线。范弗利特作战计划的重点在于东线的两军配合问题,而其战略支点则在一个名叫文登里的小村庄。

【远东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左一)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右二)视察美军阵地】

文登里坐落于半岛中东部一条名为文登川的小河之畔,其北部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山谷,最宽处不过600米,这条山谷附近都是高山丘陵,崎岖难行,只有一条从末辉到杨口的公路,从山谷中穿行(即末杨公路),是连接南北最重要的交通线。而文登里正好位于谷地南部的公路上,村庄的东西两侧都是易守难攻的高地,成为遏制美军主力北上与登陆部队会师的咽喉要地。1951年秋季,双方军队开始云集在这个小村落附近,一场比血染岭战役更为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而附近那条被中朝军队死死把守的狭长山脊,日后更是被美军称为“伤心岭”(HeartbreakRidge)。

【文登川河谷一带的地势,远处的河流正是文登川】

9月13日凌晨5时,美军开始对山脊上的朝军阵地发起猛烈炮击。随后,美军第23团向702高地发起地面进攻,但很快就陷入与朝军的苦战,朝军的前线交叉火力与后方志愿军的炮火支援给美军造成很大损失,双方战至黄昏都未分出胜负,而坐镇后方的美第2师师长已经无奈地意识到,他们正在重蹈血染岭的覆辙。

在此后的战斗中,美军动用大量榴弹炮、迫击炮对朝军阵地持续进行强攻,并出动坦克集群配合步兵推进,空军飞机也参与进来,但朝军的抵抗意志出奇的顽强。双方厮杀到10月7日,在美军持续猛烈进攻下,朝军第5军团终于力不能支,被迫撤出战场,将二线阵地移交给志愿军第204师和202师604团。

【文登里战役初期,朝军的战斗力与抵抗意志大大出乎美军预料,更让韩军胆寒】

文登里的前期战斗,朝军的战斗力和意志大大出乎美军预料,同时配合美军第2师进攻的韩国第1军团也被朝方近乎铁桶一样的防线吓破了胆。2004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中,最后一幕惨烈的战斗场景正是还原了文登里阻击战,可见此战对韩方造成的心理阴影。

志愿军在进行阵地交接之际,美军的进攻炮火依然猛烈,接防的志愿军5个团不得不边修筑工事边开展阻击,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将接手的防线稳定下来。从水洞里跨越数个高地绵延至文登里的阵地上,204师610,611和612团在正面呈东西展开,并形成纵深梯次阵地,而604团和师属炮兵团则配置在鱼隐山一带担任预备,其中610团坚守的文登里成为美军猛攻的重点。

【等待炮火准备结束,准备出击的美军第2师官兵】

【沿着山路前进的美军第二师,附近的土地几乎被炮火犁平】

此时志愿军面对的,除了美军标配的飞机大炮和各种自动武器,还有新的战术方法,即以20-40辆坦克组成一个坦克进攻集群,在空中支援下,掩护步兵和工兵向阵地实施快速突击。在凭借坦克的钢铁身躯强行分割我军阵地后,在由步兵工兵逐个收拾残余。这一战法后来被志愿军形象地称为“坦克劈入战”,其实对于美军而言并不新鲜,在欧洲战场上盟军就屡试不爽,不过放在半岛这一特殊地域则是第一次。在先前的战役中,考虑到半岛多山多丘陵,装甲车辆行动不便的不利条件,联军对坦克的使用一向非常谨慎,坦克和突击火炮多被部署到前沿重做移动炮台,为步兵进攻提供火力支援,而很少主动掩护步兵发动突袭,这一做法实属无奈之举,在经过几次战役,意识到中朝军队的反坦克手段相对匮乏后,到文登里战役前夕,美军决定突破以往的模式,将坦克部队集中使用,大胆地进行集群攻击。

事实证明,美军再次失算了。此时的志愿军部队开始接收源源不断的苏制武器,单兵火力有了很大提升,而一种新式国产武器的到来将彻底扭转我军对敌装甲部队作战时的不利状态,这就是51式火箭筒。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从蒋军手里缴获巴祖卡火箭筒,将其集中使用攻击坦克】

【日本于战争末期研制的试制四式90毫米火箭筒】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就曾缴获过一些国军装备的美制巴祖卡火箭筒,这些反坦克利器后来也部分随志愿军入朝参战,但毕竟数量太少,而且面对美军新锐的M26“潘兴”坦克,M46“巴顿”坦克和M36坦克歼击车,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又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没有产生多少战果。

此时,已经开始为我军提供军备援助的苏联,本身火箭筒的研制工作就相对滞后,无法为志愿军提供成品。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只得走自主研发之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又缴获了部分美军遗弃的M20“超级巴祖卡”,这种88.9毫米,穿甲能力超过280毫米的利器,立刻被送往后方进行研究,在根据伪满时期奉天造兵所遗留的日本试制四式90毫米火箭筒的资料,结合M20的技术特点,沈阳第52兵工厂很快在1951年研制出51式90毫米火箭筒,并在当年迅速生产了4800多具,并全部运往前线。从外形上看,除了尾部护圈有所不同外,51式火箭筒的外形与M20几乎完全一致,穿甲能力也相近。

【51式火箭筒】

【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

在文登里前线的志愿军第610团,在换防前刚刚换装了51式火箭筒,官兵对这种武器的使用尚在摸索中,在10月10日面对美军首次进攻时,战士们就因技术生疏,无法发扬火箭筒的破坏力,导致敌军的巴顿、潘兴和谢尔曼坦克在阵地中间横冲直撞,一时竟束手无策。

经过几次教训后,战士们开始熟悉这款国产武器,他们开始迅速构筑反坦克阵地和障碍带,并利用水沟,山包等地形修筑临时反坦克阵地,供火箭筒隐蔽发射,同时还在地势较平坦处大量布设反坦克雷区,从而形成网状立体的反坦克作战体系。

这样的战术调整很快收到奇效,10月11日上午,美军第师出动两个营兵力,在10多辆坦克掩护下向610团驻守的阵地袭来,610团组织反坦克大队携带51式火箭筒出击,在正面阻击敌军坦克进攻,同时部署苏制M1902/3076.2毫米野战炮和75毫米山炮进行支援。当敌军坦克逼近文登川时,610团步兵首先用轻武器进行突袭,将敌步兵与坦克分割,并放任坦克部队驶入预设埋伏地点,反坦克大队先是组织突击小组,利用反坦克手雷将打头阵两辆美军M4A3“谢尔曼”坦克干掉,一辆被击毁一辆被重创。紧接着,战士们肩扛着火箭筒占据有利位置,在百米以内距离进行直瞄射击,又击伤三辆谢尔曼,其余坦克立即落荒而逃。此次战斗在稳固阵地的基础上,成功击毁击伤5辆坦克,610团初尝战果,获得志愿军总部嘉奖,同时也在实战中证明了51式火箭筒的可靠性。

【1951年夏美军的M4A3“谢尔曼”坦克集群】

【美军的M46“巴顿”坦克集群】

【在很多人印象中,志愿军反坦克作战的武器通常只有炸药包、手榴弹甚至自制燃烧瓶。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在文登里战役期间,志愿军战士就使用51式火箭筒攻击美军坦克】

第二天,美军第2师一口气集中48辆坦克沿着末杨公路直扑文登川,610团又以相同战术成功将步兵和坦克分割开来,破坏敌步坦协同阵型。失去步兵掩护的坦克犹如瞎了一只眼睛,成了51式火箭筒的活靶子,在当天的战斗中,610团的反坦克大队和团炮兵群相互配合,机动作战,一举取得击毁美军坦克10辆,击伤8辆的骄人战绩。

【文登里战役后继续充当前线移动炮塔的M4A3坦克】

【战斗间隙时休息的志愿军战士,旁边正是一支51式火箭筒】

在文登里地区接下来的战斗中,美军又屡次出动坦克集群,均被志愿军的反坦克火力所阻拦,损失惨重。610团也根据美军不断调整的战术,及时改变阻击方法,比如沿文登川附近沟渠与稻田向敌军坦克阵地主动发起袭扰,或利用反坦克阵地,以无后坐力炮,火箭筒和爆破筒打击敌军坦克。最终美军的坦克集群战术彻底破产,文登川的前沿阵地几乎成了美军装甲兵的坟墓,此役过后,面对志愿军日渐强大的反坦克火力,美军再也不敢组织成规模的坦克集群发动进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