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请保护好自己的阳气!致所有的拳友

2020年冬至日期为: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庚子年(鼠年)冬月初七,冬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节气,在是有些地方也是个节日,全家老少齐聚,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一过冬至,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冷啊!没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尽管地表获得太阳的光和热有所增加,但由于土壤深层所积蓄的热量已经慢慢消耗殆尽,仍入不敷出,所以中国人常说“冷在三九”,有“九九歌”为证: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起,为保护好自己的阳气,聪明的人们要有所行动啦!

◎防寒保暖,一二三

寒冷的天气使机体御寒能力下降,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纷纷来袭,究其原因还是寒邪过盛,若正气不足,招架无力,非中招不可。

因此防寒保暖就成为冬至后养生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头部、腹背和手足。

︱特殊人群要“暖头”︱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足。

现代医学认为,头部距心脏较近,氧气及血液供给较为充分,故健康者“凉头暖足”并无大碍,还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

但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的耐寒能力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切要做好头部防寒。

▶外出戴上保暖的帽子、围巾,并避免顶风行走。

▶夜间睡觉勿蒙头。否则会因空气不流通而致使人呼吸到的氧气减少,导致胸闷、出汗甚至从睡梦中惊醒,加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早起冷水洗脸。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棉衣加身护腹背︱

前胸后背应该是集万千宠爱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着肺、心脏、脾胃等重要脏器,万一受寒,心脏病、咳嗽哮喘、胃痛腹泻就会让你“难过一冬”。

尤其女性朋友们的腹部经常受寒,还可能引起诸如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等妇科疾病。

另外,中医认为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腰为肾之府”,所以保持腰背部温暖,不仅可减少寒邪伤害,更能防感冒、固肾强腰、防旧病复发或加重。 

▶随时加件衣。最好能穿件背心或马甲;夜间起床时披件衣服,千万别懒,就这一点,可以保护胸腹腰背不受寒。

▶不穿低腰裤。这是对女性的悉心呵护,不要为了“线条”而丢了健康。

︱按摩手足促循环︱

手足处于距离心脏较远的地方,末梢循环较差,脂肪少保温性也差,故易受寒。中医认为人体数条重要经脉会聚或起始于足部,俗话说“寒从脚起”,足部受寒会影响全身,抗病能力降低,所以足部保暖很重要,很重要。

▶ 泡脚按摩

每晚睡前热水泡脚,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时进行,水温40℃左右,泡20分钟左右即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而暖脚强身。

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要泡过长时间,以免引起出汗、心慌等不适症状。脚部有伤口也不适合泡脚,以免引起感染。患糖尿病足之人泡脚水温不宜过高,最好由他人试好水温再泡。

泡脚后揉搓脚心涌泉穴可加强保健作用,也会更加有利睡眠。

▶ 干洗手

冬天手易凉的朋友不妨多做做“干洗手”的动作,即双手对搓,摩擦生热,促进血液循环而防寒。

◎早睡晚起,适度锻炼

“冬至阳生”——《易经》

这一节气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的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诚如《千金要方》里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所以冬至日后总的养生法则是: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而对于习惯了锻炼的人,冬至后的锻炼要适度,尤其是晨起锻炼要减少。因为冬天人的免疫力和身体机能会处于相对低谷状态,如果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是不利于阳气闭藏的,非明智之举。

有些老人起个大早在瑟瑟寒风中活动,如果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会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饮食进补有讲究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上的进补。

▶ 辛辣刺激勿过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冬至过后更是大补的最佳时机,但尽量避免过食辛辣刺激的食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