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逼我放弃月薪8000的工作,去当月薪3000的在编教师”
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说了算,还受到家庭成员意见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工作,但他们的父母却认为这样的工作没有前途,极力推荐他们做另一份工作,甚至为此“拉关系”。父母与孩子在观念和思维上的差异,让不少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变得不太平。
从师范大学毕业已有四年的小周就是如此,她大学一毕业就去了大城市的一家教育机构担任培训师。去年,她的月收入达到8000元。但她父亲并不满意她的工作,父亲告诉她“就算你现在每月挣一万,这份工作也没什么前途”。长辈有长辈的考虑,在大城市,一个月两三万,也不够买一平方房子,不如回到家乡的县城,收入少点,生活却滋润些,更不会为房子的事发愁。
所以,她父亲执意要求她参加老家县城的教师编制考试。虽然她不太情愿,但为了不让父母难过,今年她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报考了老家的一所小学。没想到,她考的成绩挺好,成功入围。走到这一步,她也没有办法反悔,只得放弃了培训师的工作,回来当教师。
因为刚上班,她还不知道自己每个月能有多少薪水,不过她从同事的口中得知,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每月大概只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父亲逼我放弃月薪8000的培训师,去当月薪3000的在编教师”,小周无奈地说,“真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
考取了教师编制,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可能待遇不高,却没有失业的风险,这是体制内工作的最大优势。现实中像小周一样,被各种因素影响,选择放弃高薪工作,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的,并不在少数。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位通过省考考取某市级机关公务员的年轻人,他毅然辞去了月薪过万的工作。
至于辞去高薪工作,选择进入体制内,这个选择究竟是对是错,是很难做出准确答复的,毕竟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且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又有所不同。
但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解下为何有些父母看不上孩子的“高薪工作”,希望孩子进入体制内?又为何孩子对父母的建议非常抵触?
在很多父母看来,安稳的生活比挣钱重要得多,他们不希望孩子满世界颠沛流离、不在乎孩子每月拿多少薪水。父母们总认为“钱够用就行,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但身体一定要健健康康,日子一定要过得平平安安”。
可在一些大学毕业生看来,进入体制内,差不多就能看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样子,似乎人生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年轻人是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的,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出彩的机会,他们梦想着自己能在拼搏中感受到激情和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每月三四千元的薪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实在太低。
再者,大城市对年轻人有着天然吸引力,很多大学毕业生,明明知道自己在大城市会打拼得很辛苦,甚至是“前途一片渺茫”,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尝试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
父母和孩子站在各自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与对错无关,只是一种人生选择,一种对人生的态度。
其实,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在外打拼,也许会获得较多财富,但也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原则;在体制内生活,或许日子过得没有那么精彩纷呈,但生活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日子也很难过得满目疮痍。特别是体制内的教师岗位,很纯粹,如果不愿意,完全没有必要去奉承某些人、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教师之间相互勾心斗角、拆台的事情也非常少,所以,对于那些追求简单而纯粹生活的人来讲,到公办学校任教,不失为最佳职业选择。
如果在教师岗位上用了心,收获到了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的赞誉和肯定,内心的快乐则是无法形容的。倘若那些考取了大学、走上了社会的学生们,在某个突然的时刻发个问候信息,心头更会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就是当教师所收获到的最大财富。
文中的小周,既然已经选择了在编教师,就应该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好。因此,调整心态,转变角色,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