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冯志亮谈夏氏的起源与历史迁移、人口繁衍
夏
夏姓是中国第六十七位姓氏,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最多。当今夏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2%,总人口大约有426万。
得姓始祖夏启,又名帝启、夏后启,姒姓。大禹之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相传帝禹死后,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故国国号为氏,称夏氏。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尊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说文》:夏,本义为古代中原地区的部落,相沿用中原乃至中国人的称呼,会意字,从页、从臼、从攵,分别代表头、双手、双腿。甲骨文的夏字,乃是一个四肢大张的人首形。金文和小篆一脉相传,构形上基本相似。“像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夏,就是暑天。至此之时,物已长大。可见,先民对夏天的认识,也包含有草木长大华茂成荫的自然景观,因而夏有大的意思。夏人以此为氏族的原始图腾,用夏作为氏族名和族徽,进而形成了国家和朝代,最终出现夏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夏、姓主要由两大来源组成:姒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自姒姓。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把鲧放逐于羽山,起用鲧之子禹来治水。禹改用疏导之术,历经十三年平息了水患,封于阳翟,即今河南禹州。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夏朝传十四世十七王,曾先后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东;斟鄩,即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既今山西夏县东北等地。至夏王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氏为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夏禹在南巢的后裔为巢伯。禹的六代孙少康之后裔为东楼公,周武王封东楼公为杞侯,杞国在今河南杞县,其余不得封的夏禹后以夏为氏。姒姓夏氏的历史有3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妫姓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又把舜的另一后裔虞遂封于遂,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妫满,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陈国在西周时期是十二诸侯之一,国势和地位仅次于“五霸”、陈宣公(前692一前648年在位)之庶子西,字子夏,别其族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娶郑穆公之女夏姬为妻,生徵舒,字子南,徵舒始以先祖之字为夏氏,妫姓夏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我国的夏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有血缘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人夏姓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北宋以后:北宋西夏国党项族有夏姓;明朝时蒙古人有改汉姓夏者;到清朝初满洲八旗中有夏姓。满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人汉族,夏姓旗人同样也回归了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混合了满族的血液。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夏姓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河南、安徽一带妨姓夏氏世为陈国大夫,春秋时期在河南地区发展繁衍,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姒姓夏氏。战国时期,陈国的夏氏已经发展到齐,卫等国为官。秦汉时期,夏姓除继续在河南繁衍外,已经向河北,安徽等地播散,主要的迁移方向是东南的江浙皖地区。到了晋朝,夏氏已经是浙江的望族,最著名的都望是会稽,即今浙江绍兴一带。到了唐宋时期,夏姓已遍布于长江流域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奠定了今天的夏姓分布框架。清初,夏姓进人台湾。
宋朝时期,夏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七十六位。夏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夏姓总人口的19.5%,主要分布于江西,山西,河南、浙江,这四省夏姓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陕西,这三省集中了夏姓总人口的32%。形成了东南赣浙皖、西北晋秦、中原豫鄂三块夏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夏姓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6%,为明朝第五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夏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600余年中夏姓人口纯增长率为130%,净增24万、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这三省夏姓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安徽、湖北、四川、山东,这四省集中了夏姓总人口的22%。江苏为夏姓第一大省,占夏姓总人口的33%。
宋元明期间,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部地区迁移,西北地区夏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苏浙赣为中心的夏姓人口聚集区,夏姓人口重心由中原向东南漂移。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夏姓人口已达426万,为全国第六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2%。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夏姓人口由43万增加到426多万,增长了近10倍,夏姓人目的增加速度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余年,夏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五省,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45.4%;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山东、江西,这四省集中了夏姓总人口的23.3%。
江苏为当代夏姓第一大省,占夏姓总人口的10.7%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夏姓分布格局。在最近的600年间,夏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中强劲地回迁,东南地区仍为夏姓的聚居区。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夏姓的郡望为会稽。夏姓的堂号主要有会稽、平水等。“平水”堂号典出夏禹治水。禹十三年在外,三过家门不人,水患终被治平,继舜为帝,建立夏朝。
2、宗祠楹联
真宰相器;有大臣风。
涂山启瑞;梁国受徒。
名联四皓;望并三宗。
五经开国文臣首;七世同居孝友家。
3、族规家训
勤俭持家,和睦孝道。
能文善武,以理服人。
不入党派,信奉人道。
福不享尽,势不使尽。
得势勿喜,失势勿悲。
诚信谦让,遵纪守法。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夏姓族谱163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夏姓历代名人146名,占总名人数的0.3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七十一位。夏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并列排在第七十四位;夏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9%,排在第七十位;夏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4%,排在第五十三位。
历史上夏姓的重要人物
春秋陈国大夫夏区夫:战国卫国勇士夏育;秦朝秦始皇侍医夏无且;西汉方士夏贺良;东汉学者夏恭,同徒夏勤;北宋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夏竦;南宋似新画家夏圭;明朝宰相夏言,户部尚书夏原吉,小说家夏敬渠,文学家夏完淳;民国史学家夏曾佑,诗人夏敬观,作家、出版家夏丐尊,京剧演员夏月润,诗人夏敬观。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禹州市(发源地)—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一)河南省禹州市夏姓发源地—夏禹分封之地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夏姓的发源地之一。当年大禹因治水有功在此受封“夏伯”禹之子启继位之后,在禹州境内的钧台大宴天下诸侯,自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因此禹州又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这里还有夏国遗址古均台,在距禹州城南10里处,是当年夏启称帝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地方。虽然这里现在只是一个土包,但它在夏姓后人寻根的旅途中仍是非常重要的一站。在禹州市顺店镇北八华里处,还有夏启之子少康居住的少康城。虽经过3000多年风雨侵袭,其部分残缺的城墙还巍然屹立。
乘车参考:郑州火车站下车后搭乘20分钟一趟的汽车到禹州,车程约2小时,票价15元(乘依维柯),再转乘到顺店镇的客车需30分钟,车票2元左右。下车后包乘电动三轮到少康城即可,车费2元。
(二)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贾姓发源地之——胡公满后裔至侯封地
淮阳是先秦时期陈国的国都,夏姓较为重要的一支,就源于陈国王室。始祖征舒以祖父子夏的字为姓,而子夏是陈国第16位君主的庶子,名子西。今天的淮阳县内已找不到与夏姓发源有关的遗迹,但在这凝聚了悠长历史的古城中,深埋着众多中华姓氏之根。
游线二:上海市(夏完淳墓)—浙江省绍兴市(禹王庙、大禹陵、禹陵村)
(一)上海市夏完淳墓
夏完淳,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是明末抗清义士、诗人。14岁就跟随父亲夏允彝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被捕就义,年仅17岁。葬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小昆山脚下。现在还可以在郁郁葱葱的小昆山脚下看到夏允彝、夏完淳英雄父子的合墓。
乘车参考:在上海西区站车站、漕溪路公交枢纽站(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上海人民广场都可乘前往小昆山的班车,在小昆山下车后,步行即可到达。顺道游:上海市。
(二)浙江省绍兴市禹王庙、大禹陵——治水英雄长眠之地
大禹生于公元前2277年,当时大水滔滔不息。大禹继承父业,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及江、淮、河、汉。远古时代的大洪水在世界许多古老民族的传说里都出现过,惟独在炎黄族神话里,洪水被禹治理得“地平天成”,所以尽管他享年64岁,是远古帝王中在世较短的一位,但却是华夏祖先中最受崇拜的一个。大禹陵、禹王庙位于绍兴城南稽山门外3公里。
据司马迁所撰的《史记。夏本纪》云:大禹在大越(今绍兴)召开大会,汇集诸候,论功行赏,会议的地点茅山因此改称“会稽山”(“稽”通“计”),后来,他当了部落首领后,来此巡察,不幸病故,葬于会稽山下。汉代的司马迁曾经“上会稽,探禹穴”。后世的贤者为纪念华夏祖先的第一个英雄,在会稽山建庙筑陵。最早的禹庙始建于梁代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以后几经修复,今天的规模形成于明代,主体结构则系清代的风格。
禹王庙的殿宇共有五进,都是依山势而建。梯阶渐高,建筑构思颇类似于北京的天坛。从祭厅朝北仰望,那一座座厚重的朱门,那一道道高高的门槛,使你进庙登殿之际,顿生高山仰止,如步天梯之感。大禹的子孙后来分封在全国各地,其中分出很多姓氏,有史可考的就有23个之多,夏氏、禹氏、费氏、辛氏、祀氏等,都是大禹的后人,而妫姓则是大禹的嫡传子孙,他们大部分居住在绍兴,其中以绍兴市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最为集中。
当初大禹的五世孙少康,为了祭祖,专门封他的庶子无馀到绍兴来定居。所以姒姓人为了守陵就在绍兴定居下来了,按照《妫氏世谱》记载,从大禹到现在,世代相传已经140多世。如今禹陵村姓妫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份是145代。
乘车参考:绍兴市区距大禹陵6公里,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出口11公里。在市内乘2路公交车可直达大禹陵风景区正门,进入景区可步行,约15分钟,也可凭门票免费乘坐风景区的电瓶车。汽车路线为火车站——解放路——南门——禹陵。门票:50元。顺道游:绍兴古城。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