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诗传: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她从烟花灿烂的扬州来,带着一身诗意一身清愁,走进钟鸣鼎盛的贵族之家贾府,开启了诗人之旅。

在这里,她遇到了那个似曾相识的少年,演绎了一场生死不渝、凄美浪漫的爱恋;在这里,她结识了一群惊才绝艳的女孩,她们一起吟诗作赋,写下了大观园里最优雅风流的诗篇。

如果说,探春是诗社的组织者,黛玉就是那个最纯粹的诗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深情,有着不染纤尘的清绝与诗心。她用一行行诗句构筑起红楼独特的意境,她对诗的追寻贯穿了整部小说,她是大观园当之无愧的诗坛领袖。

诗是她的生命,诗是她的灵魂,诗是她随身以俱的气质精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曲《葬花吟》写尽了古今女子的心声,它诉说的疼痛与忧伤,它发出的激烈叩问,寄托了红颜女子对不能自主的命运的共同叹息,让后世千千万万读者情不自禁为之感动共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夜清冷,秋雨缠绵,一滴滴敲打着竹梢,也拨动着敏感少女的心弦。人在深闺,她的视野只有窗前的绿竹青青、石径蜿蜒,可她的心灵却无比丰盛繁复,有无限起伏波澜,她将这些情怀都注入了《秋窗风雨夕》之中,这些诗句陪伴她度过漫漫长夜。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冬尽春来,万物苏醒,灿烂的桃花又一次开满了枝头。此时贾府虽然还煊赫张扬于外,可危机却已经处处显露。聪慧的女诗人感受到了末世悲哀,更为自己的未来徘徊忐忑。宝玉的深情固然无可怀疑,可家长们的态度却是暧昧难明。自己父母早逝,无人能为她做主,她的无限心事不能与人言。唯有对花感慨,以诗寄情,写下这首《桃花行》。

这是黛玉的三首长篇歌行,都是有感而发,最能代表诗人的才情悟性。她以忧伤婉约为格调,以华彩辞藻铺展出一叹三咏、感慨缠绵的意境,她的诗词充满深厚的个人体验,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无人可以模仿。宝玉读完《桃花行》,没看作者,便流下眼泪,知道这是“潇湘子稿”。

她是优秀的诗人,亦有明艳灵动的诗句。即使是束缚甚严的应制诗、诗社中的限韵诗,也一样能写得精彩动人,出类拔萃。

元妃省亲,她奉命写“世外仙源”的匾额: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眼看宝玉写得费劲,又替他写了一首“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两首五言律诗,虽然都是应景而坐,可诗句清丽脱俗,歌功颂德不留痕迹,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才华。尤其是“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描摹优美开阔的田园风光,让元妃赞不绝口,甚至将已经定名的“浣葛山庄”改名为“稻香村”。黛玉是生长在深闺的千金小姐,并无乡村生活体验,她仅有几次往返扬州与京都的旅程。也许在舟车行走间,她悄悄拉开车帷,将一路风景人情尽收眼中,然后轻松化作元宵之夜的诗章。这就是诗人的蕙质兰心,这就是诗人的春风化雨。

在浓墨重彩的大观园诗社中,无论是海棠诗还是菊花赋,是芦雪广联诗还是柳絮词,哪一场诗会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不仅多次夺魁,更金句迭出,让人艳羡不止。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咏白海棠》)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菊梦》)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词》)

有诗友相约相伴,她会一逞才华,从不落人后;无人喝彩,她也独自吟哦,直面内心。诗是她的心灵寄托,诗也是她的岁月生活。她不仅吟咏个人的情绪情怀,也叹息古今红颜女子的命运遭际。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这是明白了宝玉赠送旧手帕的深意,这是两情相知的感慨与谅解;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西施、昭君、虞姬、绿珠,这些美女的传奇被历代文人吟咏,然而黛玉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解读,让极少夸人的宝钗都由衷赞叹。

黛玉不仅自己写诗,还尽心尽力教香菱作诗。她先要香菱读诗,然后要香菱谈读诗的感受,领略诗的意味。她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在她的引领下,让这个自幼遭遇拐卖、命运悲惨的女孩不仅能够并列大观园才女之间,更在诗中得到了心灵的抚慰。

那一年中秋,虽然明月清风,天空地静,可贾府的悲凉已经无法遮掩。大观园才女们各怀心事,风流云散。精致的山水之间,只剩下黛玉与湘云,这两个客居的女孩对月联诗,笑语悠悠,清雅无限。只是,一路联诗下去,竟是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样凄凉的诗句收尾,让湘云和妙玉都赞叹好诗的时候,也忍不住说“太悲凉了”。这也是黛玉在前八十回中的最后一句诗,也许这就是诗人未来的命运暗示?

她是诗的精灵,是诗的化身,用短短的一生演绎着诗的浪漫与传奇,最终若能以明月相伴为葬,也是无憾。

一部红楼,因为诗意如此动人,合上小说,我们忘记了大家族中的恩怨情仇,只记得那个春天,美丽的女诗人担着花锄,悠然走过花阴。她的身后,一朵朵花瓣如雨般缤纷而落,覆盖了蜿蜒路径,灿烂了锦绣红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