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10)
那时候的人都穷,山也跟着穷,但精神境界上却不穷,大家都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好日子在后头。电站职工的工作是光荣的、条件是艰苦的,在深山沟里与寂寞无聊相伴,聚精会神地盯着水轮机组和仪表指针,丰水季节三班倒的通宵达旦、雷电交加之夜的惊恐彷徨,这些都是电站职工必需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内容。透过二级站的便房,或许能感受当年水电人的艰辛,电站便房建在离厂房不远处的半坡上,用石灰砖围起齐腰高的矮墙,能容下一个人多一点的空间里挖了个池子而已,没有天面的茅厕比野外方便好不到那里去,雨天必须戴着竹笠去解决内急问题。他们在这种条件下依然尽心尽责,横眉冷对艰苦环境,用清洁的磜背水为农场人民送来万家灯火。
自从公路开通后就不再走转水角的老路了,但转水角的地名依然保留了下来。过了转水角的拱桥沿着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在老路上再走一阵子就到了“半坑”,顾名思义半坑,到这里大概是全程的一半路程吧。半坑也叫做“一碗水”,“一碗水”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路旁的石壁缝里冒出一股不大不小的泉水,在石壁上恰到好处的位置,刚好形成一个碗状的石窝,与大号饭碗的大小差不多。泉水流经碗状的窝中把碗盛得满满的,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一碗水”。这里既叫做半坑也叫做一碗水。石壁缝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流,碗里的水永不干涸。山里人走到这里时,即便不口渴都会情不自禁地靠到石壁前,礼貌地俯下身子、恭恭敬敬地喝上两口,怀着感恩的心报答一碗甘泉之情,一碗水中的水太甜美了。这不正是古诗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景再现么。一碗水的涓涓细流从古至今,它用自身说法告诉人们“细水长流”的道理。
老路全程共建有六座桥,石拱桥和用麻石条架成的桥各有三座,行人必须在川流不息的山涧上来回跨越六次。走完半坑那段路程后,前面将会迎来又一座的石拱桥,此地叫做“尚公潭”,石拱桥不偏不倚地建在深潭上面。三座石拱桥都是单孔的,尤其以尚公潭的这座最为雄浑,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这里地势相对比较险要,为祈求出入平安,老祖宗在此地建了一尊“弥陀”。 在桥的另一端竖起一根方石,约10公分左右见方,方石上刻着“阿弥陀佛”四个字,弥陀大概具有逢凶化吉的法力吧。
相比之下麻石条架成的桥就寡淡得多,乍一看它很粗犷:每条麻石约有30公分见方,至少有3米长,三条麻石拼在一起就是一座桥。仔细想它却内涵丰富:能工巧匠通过千锤万凿,精雕细琢才打造出见棱见方的石条;完全靠人力从异地搬运至施工现场,麻石桥是老祖宗毅力与智慧的结晶。
当年开通公路后,全程只修了两座桥,凑巧的是其中的一座公路桥也建在“尚公潭”,同样也是圆弧形的拱桥,感觉美观程度不如老桥。新桥与老桥虽然都建在尚公潭,但走向上刚好是反方向,老路与公路在这个交汇点上刚好处在两对面,即公路在溪的左边老路在溪的右边。公路选择跨过溪流到对面是为了兜圈子,在这里绕了一个很大的“之”字拐,才能爬上陡坡抬升高度。
一级电站建在离尚公潭五六百米的老路旁边,因为新公路从尚公潭拐弯上山了,所以走在公路上只能若隐若现地看到电站的轮廓,犹抱琵琶半遮面。它的装机容量为75千瓦,径流量比二级站小发电量却更大,主要是这里的地势条件好,压力管的倾斜角度在最佳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