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你还不知道的名画里的秘密

伟大的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他们善于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人、事、理通过画笔展现出来,懂得人自然懂!

所以那些名画,你真的看懂了吗?这期我们便来揭秘:名画中不得不说的秘密。

一个生动寓言

图 /盲人引路  勃鲁盖尔   86×168cm 1568年

那不勒斯国立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代表作,是以尼德兰革命为背景而创作的绘画。

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位于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原属罗马帝国,1556年归属西班牙。从此,尼德兰的黑暗日子开始了,西班牙对尼德兰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人民对贵族强烈不满,反抗斗争不断发生,此即尼德兰革命。

市民冲进教堂,捣毁圣象,焚烧债券和地契,没收教会的财产……这一系列痛快的行动遭到之后统治者疯狂的镇压,尼德兰革命自此之后,逐渐衰落……
勃鲁盖尔正是看到了革命内部出现的危机,看到了农民斗争的不坚定性与涣散性,激发了画家创作欲望,这幅《盲人引路》由此而来。
画家借助的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他们是瞎眼领路,若使盲人领盲人,二者必皆落入坑中。”
画面上六个盲人在一个坎坷不平的高岗上蹒跚而行。他们彼此依赖,竖起耳朵,仿佛希望通过听力来寻找一条光明之路。
但是,危险已在眼前,第一个盲人已经掉进了沟里,第二个人也已经失去了平衡,摇摇晃晃的似乎也要跌入沟里,他的命运可想而知,更可悲的是后面的四个盲人,都还相信着前面的盲人,一步一步跟着走向险境。
作为全画中心的第二个盲人,他长相丑陋,一双被眼皮封着的空洞的眼窝,和他那张因身子扭曲而显得可笑的脸庞,更让人觉得一个悲剧人物的可悲可怜之处。
整幅画都处在一个悲凉的氛围当中,无论是背景稀疏的几棵树干、远处的乡村教堂,还是六个衣衫褴褛的盲人形象,都增强了事件的悲剧性。
这幅画含义深邃,是对人民运动中出现的盲目倾向作整体性的评判,借圣经的语言说明盲从所带来的恶果,无异于盲人跟盲人走,容易摔进壕沟里去。
尽管这个形象而生动的寓言,表面也不诙谐,却总使人心生悲意,为盲人的结局以及一切类似的命运。

风起云涌的历史一瞬

图 /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戈雅 1808年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这又是一幅因战争而创作出来的画作。

19世纪初,法国军事首领拿破仑企图征服欧洲,给欧洲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当1808年法国军队开进了西班牙境内时,腐败无能的西班牙统治者无力抵抗,竟将政权拱手送给拿破仑。这一举动激起了富有反抗精神的西班牙人民的愤怒。他们不甘心做亡国奴,纷纷表示抵抗到底。

这一年的5月2日,首都马德里爆发了著名的市民起义。5月3日,法国士兵将昨日参与冲突或与该事件有关的西班牙人全部处决。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所展现的正是西班牙义勇军为反抗拿破仑侵略而惨遭屠杀的悲壮场面。

在这幅画上,画家选择了义勇军被屠杀时的情景,没有害怕,没有退缩,只有义无反顾地向前,突出了被杀者在精神上胜利的姿态,颂扬他们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英勇而崇高的精神。

画面左侧的几个坚定形象,反衬出几个拿枪的刽子手的内心怯懦。两阵对峙,极其尖锐。前排一个起义者是一个市民,他高举双手,怒目而视、对着敌人大喊,情绪激昂,脸无惧色。全身被灯光照亮,这是画家的刻意安排,突出了这个人物的高大形象;在他右边的一个僧侣则在祈祷;中间一个是农民他仰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姿态。

远处是茫茫夜空,马德里城处在一片阴霾之中。画家通过光与影、明与暗、冷与暖、美与丑、勇敢与怯懦、正直与卑劣的强烈对比,他的激情宣泄得淋漓尽致。位于画面中心的那位穿白衫黄裤的西班牙青年,形体塑造也许并不怎么准确,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最动人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一个民族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获得了集中体现。

如此激动人心的画面中,什么是庄严与崇高,什么是怯懦与卑劣,被一一描摹得真实无比。

“梅杜萨号”惨剧

图 /   梅杜萨之筏 籍里柯  491×716cm  1818-1819年  卢浮宫

画面取材于一个真故事,故事发生在19世纪。

“梅杜萨号”惨剧

梅杜萨是法国远航帆舰的名字,梅杜萨号的船长是一个昏庸无能的贵族。

1816年7月,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长和一些官员都乘着小船逃命了,只剩下150多名士兵、水手和乘客被丟弃在临时捆绑的木筏上随波漂流……

13天之后才遇救。这个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两人,而那一百多人则死于怒涛的吞噬和饥渴的煎熬。

面对这一惨剧,法国官方怕引起舆论谴责,只作了简略的报道。要不是后来,一位脱险的医生将遇难的过程写成小册子,这件事情就将永远石沉大海!

富有正义感的画家籍里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萨之筏》。
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有一个当时被看作是低贱的黑人挥动着红色的衬衫,在向远方的船只呼救。
在背景上有一风帆,这是画家的刻意安排,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相对立的紧张气氛。
这幅画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构图、光线、色彩以及人的表情和动态,都表现了画家的构思大胆而富有戏剧性,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更可贵的是,画家浪漫的想像,是建立在对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浪漫,因此,更能打动人心。

历史深处的牺牲者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苏里科夫  218×379cm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画廊 ▲

这是被称作“彼得大帝三部曲”之一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画家苏里科夫凭借这“三部曲”,成为伟大的历史画家。
画面内容取材于17世纪发生在俄国的真实事件。

1698年,彼得大帝出国访问,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保守贵族率领近卫军挟持了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亚公主发动兵变,企图扼杀彼得大帝实施的资本主义改革。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兵变,并在红场上绞杀了100余名叛变者。

画面的背景是克里姆林宫的高墙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修道院的穹顶。身穿海蓝色军装的彼得大帝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监督处决“谋反”的近卫军。
彼得大帝的背后是整齐森严的行刑队和一排绞刑架,他的右边是一群外国使节和他的宠臣。
占据画面大部分前景的是动乱的人群,一些农民装束的近卫军家属围在带铐的近卫军身旁悲痛地哭着,表现了宁死不屈的俄罗斯民族的坚强性格。这种悲剧氛围在苏里科夫的笔下得到了美的再现。
出身底层的近卫军们试图改变历史巨轮的方向,最终却为封建贵族的利益引向牺牲;他们在牺牲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悔的个性却令人尊敬。
绘画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一个有成就的画家的作品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与其所处时代密不可分,即总是反映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这些画中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寻觅……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好风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