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丧文化”的年轻人,真的活得很通透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见过葛优躺,听过、用过佛系三连(都行/可以/没关系),上班时候摸过鱼、划过水、开过车,跟风痛斥过996、007,然后高呼过“内卷”的出路在哪里?并自诩为工具人、打工人,也时常慨叹诗和远方……
毫不掩饰的说,以上这些状态范围悉数满格的年轻人,普遍比较“丧”,是“丧文化”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和拥趸。
“丧文化”,特指青年群体中的一种文化氛围与形式。通常以带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为特征。并辅以“废柴”、“葛优躺”为代表,是新时代的普遍现象。
在这种表面的“丧”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当代多数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与焦虑心态。一定程度上,是青年社会心态和心理的综合表征。
要指出的是,如果你自我感觉不在其列,对这些事物名字各种梗,毫无共鸣,那么你值得被恭喜。因为显而易见,心态积极、健康,有自己的规划安排,且走在正确而有希望的康庄大道上。
这样说,并不是分层击破,而是陈述客观事实。
有心人,或者丧文化一分子,且用中国社会九层划分标准将自己归一下类,就立刻会知道:没有丧文化这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是丧文化群体一分子,是有多么的幸运。
因为集体喊丧的这群年轻人,90%是工具人,铁定是打工人之一。
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二三四线城市,读过大学正常白领,每日奔波于城市东南西北,公司与出租屋之间。
少数出过国,但去的大多是东南亚,家里没矿,父母渐老指望不了。消费水准平均为万以下。注意,特指出租屋群体年轻人,少数自己在工作城市有房子的,没时间喊丧(房贷、工作、生活够够的)。
因为在城市里无根,飘若陌上尘,也因为在公司里无地位、身份是纯粹的打工人,所以,在社会万象洪流中,显得“动感”十足,属于最容易受到金融危机、行业危机、以及国家政策变化冲击的那一波人。
最没有确定感,容易对未来丧而无望,还因为在体制外、权力圈层外,身份感稀薄,所以最容易开口说话,最爱表达丧失、幻灭、无力感。
但实话实说,他们却是社会最需要的一群人,俗称“金字塔基座之一”。
没有丧文化群体的默默劳作,任劳任怨,很多基础工作完全推不动,而设若没有量的积累,和齿轮毫厘之间的变化,社会经济整体将不会有质变以及前景。
表面看是个人奋斗与工作,本质上,套用亚当·斯密“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能促进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理论,每一个人的私欲奋斗史往往最终促进了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任何时候,社会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并处在均衡状态。当整个社会系统不变时,其中的因素是有序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无论这些因素自身有何种梦想渴求,本质上来说,都是社会、国家、人类这个大容器里的同一分子。
若无意外,都只能在自己所处的空间以及系统位置上,呈现出自己天然的存在作用和价值。
所以大部分喊丧的年轻人,与处于系统中关键位置的人,本质上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只是恰好处在了系统中并不那么关键的点和环境中,必须跟随群体流淌而已。
而从另一方理性的说,愿意喊丧的这些社会小分子,是整个系统中有所觉悟与反省的“变异分子”。虽然他们已有所觉悟,却依然会被困顿在天然环境里,无法掀起更大风浪。
所以,喊一喊丧,没有关系,对于系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保持整个环境的稳固与基本层面上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保证这一年轻群体度过视野狭窄期后的进化与再生。
当喊丧的青年群体,经过社会和生活的毒打之后,一定会褪去青春的迷茫与幻灭,与生活和解,并从线上虚幻美好,回归到线下更为具体的柴米油盐人间烟火气里。这个时候,工作瓶颈、家庭育儿、父母养老都将一一随着时间和岁月迤逦而来。
谁还会丧着不干活?谁还有时间为了内心的失意而放弃眼前的收益?
没有,更为实际的可能性在于,曾经喊丧的年轻人们,将逐渐沉默不语,并更为奋发努力。
毕竟,来世间一趟不易,好好活着,以务实的态度去体验和把控生活,比什么幻灭感都重要。心思活络了,通透感必将如期而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