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状元,怎么成了越南的文化祖师爷?
唐朝状元,怎么成了越南的文化祖师爷?
1 ,姜公辅在中国帝都位尊宰相之位。
唐代疆域辽阔,住在边陲之地的士子,也能建功立业,名扬后世,历史上,唐朝一代名相姜公辅,所撰之赋为越南千古文宗,所写之策是越南人撰写的最早政论。
姜公辅(730-805,字德文,爱州日南县人,即今越南清化省安定县人,他离开越南,离开了妻儿,在唐德宗在位时亦即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公辅应试进士及第补校书郎登进士第,在中国帝都位尊宰相之位。
2,对策文章卓异,夺得第一名,成为状元
姜公辅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后以进士身份参加制举考试,因对策文章卓异,夺得第一名,成为状元。
后被授予左拾遗之职。同年又召为翰林学士,仕历之顺速在唐代翰林学士中极为少见。因其才高且具器识,每逢觐见则奏禀详明、多获采纳,深得德宗赏识。
3 ,姜公辅:才高有器识,睿智有谋略
历史上多出记载说,姜公辅才高有器识,他的建议皇帝非常器重。《旧唐书》本传说“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新唐书》本传也说“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
他不但很有学问,而且有先见之明,能明察秋毫,提出防患于未然的建议。何成轩著《儒学南传史》记载,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朱泚之乱,姜公辅能识未叛之先,提醒帝王预作防范;又察觉凤翔将领不稳之兆,使皇帝脱离危险处境……他因睿智有谋略,屡有“先见之明”,被德宗皇帝拜为宰相。
4,因犯言直谏,被贬泉州
姜公辅是唐朝中后期的一代伟人,是国人崇敬的宰相,因反对唐德宗动用巨款造塔厚葬在途中死亡的女儿,触怒了唐德宗,结果被贬职。
姜公辅任职期间,是唐王朝与藩镇割据势力矛盾尖锐化的时期。姜公辅反对分裂割据,可惜,在位仅半年就遭罢相。原因是,德宗长女唐安公主得病夭亡,帝命厚葬公主,姜相进谏皇帝说,天子蒙难,且在行路途中,不宜铺张浪费,应留此金银以赏三军。德宗大怒触怒了龙颜,被德宗骂为“卖直取名”,屡次贬官,最后至泉州。
5 正色敢言,有大臣风
公辅刚毅直,才高识广,正色敢言,有大臣风。柳宗元称姜公辅“以奇策取相位。好谏诤,免”。一语道破了姜公辅得相位与被免的原因。他的千古名篇《对直言极谏策》,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可惜的是他没有唐初的魏征那么幸运,他的主子不是那个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李世民。
6 姜公辅存世文章两个第一
姜公辅文章存世仅一赋一策,却争两个第一。一篇赋在文学上成越南的千古文宗,一篇策则是迄今所见越南人撰写的最早的一篇政论。
唐代越南人的汉字造诣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姜公辅作为安南士子参加中原科举取得最高成就就是典型代表。他不仅进士及第,唐德宗时官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成为唐朝宰相。《全唐文》收录他的作品《对直言极谏策》和《白云照春海赋》。
7 曾为唐朝宰相 的越南人墓葬泉州
唐贞元八年(792年),谪相姜公辅来到泉州,再未回越南,九日山西峰隐有一高士,名叫秦系,是浙江绍兴人,善诗,他住的西峰被人称为“高士峰”。姜相择东峰而居,与秦系为邻。两人徜徉山水,酒诗唱和,友情甚笃。姜相在泉州长达14年,最后长眠于此。
东峰被人们称为姜相峰。南安丰州社坛,还留有一口“相公井”,传为纪念姜公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