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标第二十二讲 选择作文表达角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题

第二十二讲   选择作文表达角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把写作过程分为“写什么”和 “怎样写”,这样两个大阶段,那么审题和立意是研究“写什么”的问题,而“表达角度”则是探讨“怎样写”的问题。

“怎样写”包括的内容很多,“表达角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作者表现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角度,它既是构思文章的出发点,又是文章构思的归宿。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认识。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表达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甚至会截然相反。人们说话、写文章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思想感情。因此,表达角度的选择对于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活动面貌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人们认识它与反应它的具体角度也是无穷无尽的,既可以从大处着笔,或展示生活全景、或概括事物全貌等,让人感到高屋建瓴、气势阔大。如《邓稼先》《土地的誓言》等;也可以从小处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个人的点滴感悟来表达主题如《散步》《回忆鲁迅先生》。还可以从正面描写,直接揭示事物本质,如《白杨礼赞》《秋天的怀念》等;也可以从侧面入手,烘云托月,间接表现文章中心,如:《再塑生命的人》《一滴水经过丽江》等。另外还有远、近,俯、仰,由事及理、由点到面、由物及人等等角度,不一而足。因此选择表达角度不能按照几项“角度”格式或者几个角度类型去机械地搬用或者仿作,而应该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出发,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该有利于脱俗创新。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日复一日的经历着单调而又普通的生活、接触着熟悉而又变化不大的人和事。要想做到“脱俗创新”除了多观察、多读书,做一个素材积累的有心人以外。还要重视对素材的解读,学会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的思考,并且进行合理的联想,进而扩展、类比,甚至逆向思维。力求避“俗”求“异”,开拓思维的新境界。

例如“父母之爱”“家人亲情”虽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它却是由许多生活中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展现的,只有通过角度的选择才能推陈出新,写出耐人寻味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运用一个特写镜头,透过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表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龙应台的《目送》则是通过联想的方法,透过一次次地“目送”的经历,一组组“目送”镜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让人在感受离别的感伤同时,深切的明白:父、女、母、子既是亲情的基石,也是独立的个体,相聚是偶然,离别是必然。

2.应该有利于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选择平凡的、日常的生活小事,或者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小小的场面,一组小小的镜头来表现深刻的、永恒的、引人深思的主题。往往采用由事及理、由点到面、由物及人方法,从小处入手,表现深刻的主题。

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由事及理,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由点及面,从家庭琐事扩展到国家大事,由个人好恶上升到国家治理,以小见大,产生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白杨树的外形、品质写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由树及人,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境深远;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通过一个小小的花开场景,由花及人,表达了对生命历经磨难却依然生生不息的礼赞。


3.应该有利于打动人心。打动人心的文章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过目不忘。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成为经典,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在处理材料选择表达角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是否能够打动人心。除了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做到真情实感以外,还可以通过对比反差、铺垫烘托、转换角度、哲理思考等方法强化作品的情感力量,产生打动人心的效果。

例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让主人公前后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物性格,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采用铺垫烘托的手法,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则是通过对托尔斯泰粗鄙、丑陋的外形的反复铺垫,来反衬突出他犀利的目光,展示他深邃、伟大的“天才灵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运用大量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极力铺陈,写的恣肆汪洋,慷慨激昂,展示了生命的伟大力量,让人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生命律动。辛弃疾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是通过梦境中的军营生活慷慨悲壮、战斗生过的酣畅淋漓的层层铺垫,揭示了 “可可怜白发生” 的残酷现实,把一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展示在读者面前,震撼着古今读者的心灵。

同样,通过转换角度,以物的视角来表现人类生或者人的情感,例如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用水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饱含深情。我们在写表现环保主题作文时喜欢用《小鸟的眼泪》《松鼠搬家记》等动物的视角,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作文中通过人称的转换,强化抒情效果,打动人心。例如魏巍《我的老师》在叙述了老师的教育帮助自己的故事以后这样写道:“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觉察,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那么依恋!”特意由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依恋之情。

有时候对生活的内涵进行概括思考,总结出独到的见解,或者上升到人生哲理,也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生活就像臭榴莲抑或臭豆腐,闻起来是臭的,品味起来却是香的。”他与张爱玲的“人生就像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许多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句子往往就是对人生、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等都是从人生、生活中浓缩出来的精华。

4.应该有利于扬长避短。在我们选择确定表达角度时,最好的做法是将“脱俗创新”、“ 以小见大”、“ 打动人心”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因为最佳的表达角度往往是三者兼具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些表达效果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学会“扬长避短”,找到自己得心应手,善于表达的角度,避开自己无话可说地方。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就是从自己的感觉入手,通过自己的触觉、嗅觉、肤觉来表现自己周边的事物和自己的认知过程,这正是一个盲聋人认识和表现世界的最佳角度。

我们在表达上也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有的善于分析说理,有的善于描写抒情,还有的则擅长写人物、讲故事;在作文语言方面有的清新优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深刻犀利、有的真实自然。因此在表达角度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利于表现自己的长处的角度,也就是自己最好驾驭的角度,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脱俗创新”、“ 以小见大”、“ 打动人心”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要为了达到某个效果而可以改变自己写作习惯,造成无话可说或者写 不下去状况,甚至不得不另起炉灶的尴尬局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