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缠丝劲"因合于自然而合于道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特色,它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二是体内的意气运行方式。

我们先来谈谈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在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里,有"太极缠丝精论"曰:"太极拳,缠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显然,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缠丝劲是一种显现于外的肢体运动形式,亦是对陈式太极拳套路特点的一言点睛。

"缠丝劲"产生于螺旋运动,而螺旋运动就是万物最自然的动态存在方式:一朵花芯,一颗树轮,天穹星相,大海旋涡......或毫微精细,或磅礴万象,有心者处处可觅。陈式太极拳以螺旋运动结构它的动态运动形式,形成"缠丝劲",应该是最为科学的运动方式和最为接近“合于道”的运动形式,因为"道法自然"。

当代陈式太极拳大师张志俊曾公开其师陈兆奎有关缠丝劲的定义是:"小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大指合。为顺缠;大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小指合,为逆缠。在短短的几句话里,不仅有"空、圆、合"的要求,还有"领劲"与"递个"的要领,其中不难品出陈兆奎先生对'顺逆缠"定义的精细和张志俊先生授拳的准确和细腻。

陈式太极拳的套路自练,以连续不断的缠丝劲为其特点,可快可慢,可刚可柔,而攻防时亦以"缠丝劲"为主要运动技巧,圆中进退,圈中锁拿,螺旋环绕,出圈则刚。故成手者可达到极高水准。

我们练习太极拳,无非是以动修静,以外修内,以平衡修心智, 以武艺渐近道,行凡事得升华,是在向大自然学习。有人担心"缠丝劲"大主动了,大使劲了,甚至懵懂然以为用劲了就不是太极拳。不要忘记任何技艺的高级阶段都会回归自然的,熟能生巧是也。不是"用劲了"就不是太极拳,而是"用对了劲"才是太极拳。

历史上诋毁陈式太极拳"不是太极拳"是有其它用意的。吴图男在圈内会议上向陈发科发难可以看成是一个自视清高、好大喜功(喜欢戴上百岁太极老人的高帽而其实作假)的酸腐知识分子卑视下层工农的低劣表演,就如同我们能够看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关于"缠丝劲"与"抽丝劲"的大讨论,背后是有"阶级斗争"隐约背景的。详见《太极拳史解秘》书。

有人提出的另一个问题:"缠丝劲"非你陈式太极拳所独有。这个我同意。各家太极拳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但我不明白的是,现阶段何以陈式太极拳遭受的无端攻击最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