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是一个文人落榜的落魄,还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忧愁?

笔者《枫桥夜泊》笔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么重复昨天的故事。一首《涛声依旧》似乎把我们代入到一千多年的那个枫桥的夜晚,那个忧愁的诗人张继...

张继,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历史的记载寥寥无几,身世颇具神秘色彩。

如果不是千年前张继的那个不眠之夜,或许今天我们就少了一首伟大的作品。也不知道张继是何许人也。

《枫桥夜泊》是唐诗中写“愁”的代表作。前两句:月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形成一种情景浓郁的景象。后两句:姑苏城、寒山寺、客船、钟声,是一种庞博空旷的意境。全诗景物的设置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意境(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张继这首传世之作是真的落榜流落他乡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

历史记载,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归乡。说明张继并没有落第,他在天宝十二年,考中了进士,只是中了进士的张继并没有做官,而是铨选落第了。

在当时的唐代,除了要科考,还要进行铨选。所谓铨选,指的是唐朝的一种科举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的文官由吏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也就是说,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这有点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笔试过了还要进行面试。唐代还是很有远见的。

只是当时的唐代门第之见森严,张继被刷下来了。个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大概是关系不到位吧。看看李白,纵使才华横溢,也要贺知章的推荐,才当上了官。

但这对当时空有一身抱负的张继来说打击确实不小,但还谈不上落魄。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唐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直至当到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

《枫桥夜泊》具体诗作哪一年也无从考证了,但应该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为了躲避战乱,他不得不转往江浙一带。在颠沛流离过程中,张继途经过寒山寺时,看到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夜半寒山寺钟声传来,不由得触景生情,夜不能寐,一股忧愁涌上心头,于是才有了这首千古绝唱。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他的这首《枫桥夜泊》直到他死后的多年,因为高仲武的整理才为人所知。历代诗选,都收录此诗,成举世名篇,传诵众口。

然而,张继仅一首《枫桥夜泊》,就使其名留千史。更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其他国家也颇具影响力,在日本还被选入小学课本,1929年,日本在青梅山筹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立石碑一座,刻有此诗,建有“夜半钟声”钟楼一座,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枫桥”。可见,此诗的影响力之大。

枫桥边张继雕像

其实,那一晚经历了什么,是落榜后的落魄,还是触景后的忧愁,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无助而忧愁的时候,是否能想起那留连的钟声以及那场不巧的失眠;是否能想起千百年前那个叫张继的诗人在重复着我们的心情,治愈着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