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维《鹿柴》:诗佛王维妻子早逝再未续娶,与玉真公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纠葛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享年60岁,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能写出这般深情的情诗,想必王维一定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书呆子。王维从小精通书画、乐器、音乐,十五岁时就第一次进京城参加科考,但没有成功。留在京城后,他凭借着他卓越的才华流连于王公贵族之间,并且认识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何人?是唐睿宗的女儿,唐玄宗的亲妹妹,比王维大了11岁。

第二次参加科考,成功晋级。公元721年,20岁的王维第二次参加科考,这次有王公贵族的推荐,尤其有玉真公主的关照,中了进士,任太乐丞,这个官职是干什么的?是给后宫里的乐队做教练做老师的。这个官职说是官也不是官,但有一个好处,进后宫方便了,方便和玉真公主见面了,至于两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不好说明,但玉真公主肯定喜欢王维这个琴棋书画俱佳的小弟弟。

因情生祸。验证玉真公主是否喜欢王维,下面的这个故事可能有说服力。王维中了进士,又在宫里为官,岁数也20多了,该娶媳妇了,老母亲在老家张罗了一门亲事,孝顺的王维回家就成了亲,也没和玉真公主商量。这下玉真公主不高兴了,你这是干什么?心里还有我吗?一生气,找了个茬降罪,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赶出京城。找的原因是舞狮子时使用了皇家的专用颜色黄色,其实早就有黄色的狮子,只是玉真公主吃醋撒气罢了。

妻子早逝,辞官回京,潜心研佛。既然惹得玉真公主生气了,那也没得说,安心地在济州待着吧,可是在公元731年,王维30岁时,妻子早逝。王维心灰意冷,辞官回到京城,一生从此再未续娶,潜心研佛,终得“诗佛”之称。但王维在京城住所紧邻玉真公主宫外,二人是否还经常切磋琴瑟,那就不得而知了。史料中,也没有记载关于玉真公主的婚姻情况。

奉命出塞,修建辋川别业。公元736年,35岁的王维奉命出塞,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大约待了十年左右,就回到了长安。为满足母亲的修行静养,在蓝田修建辋川别业,过起了隐居生活,辋川别业成为王维“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在辋川别业,王维写了许多描写田园的诗作。

遭遇安史之乱。公元756年,55岁的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俘,无奈做了安禄山的部下。平叛后,王维因做了安禄山的部下而入狱,按律为当死之罪。但是因为王维在被俘时,曾写了一首《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来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的心情。加之王维的弟弟王缙在刑部任侍郎,因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王维赎罪,王维才免于死罪,降职使用。59岁时,官至尚书右丞,正四品。次年,去世,年仅60岁。

王维一生作诗以山水诗、边塞诗为主,现存诗400余首。主要成就为山水诗,王维精通佛理,所以他的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他在辋川别业居住时,给辋川二十处胜景写了二十首诗,编为《辋川集》。

其中第五首名为《鹿柴(zhài)》,描写的是辋川别业中二十处胜景之一——鹿柴的风光。此处“柴”通“寨”。这首诗依然传承的是王维一贯的“诗中有画、诗中有禅”的风格,空不见人的山谷中,却能听到人语声,余晖照在深林的青苔上,幽静空雅。看似没写什么,但通过局部的景色,反衬出林中的深远,读来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夕阳余晖照入深林,落在幽暗处的青苔之上。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