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忆旧之一

沪语朗读:渺渺

朗读者

乔家路忆旧

丁日青

乔家路就要动迁了,将改建成一条文化特色街,是老城厢的多伦路。实际上乔家路的单号门牌从现在路口的中三小开始至巡道街的老房子已经在90年代拆除。可惜当年条件有限,既没有照相机更没有智能手机,把原来的街景和房子拍摄下来。

2008年以来乔家路原有的棚户平房也都进行了翻造,很多人家一楼变四楼,改变了原来破旧不堪的面貌。我家是54号,不是门面房子。要通过邻居家的走道再到我家。原是一个薄板皮搭起来的棚户,占地23平方。我上中学后,拾攒了半年的煤屑砖,把原来的木板皮换成了煤屑砖砌的墙。2008年也翻造成二层楼房,鸟枪换炮了。

我是1948年出生在这间小破屋里面的。所以,只要闭上眼睛,乔家路的旧貌历历在目。我特别熟悉从乔家路口到王家花园——梓园这段路面上的房子。到现在基本上还能把每个门牌号原来是什么人家及有关旧事回忆起来。从我能记事开始到五、六十年代,这一段乔家路实际上是个繁华的商业街,家家门面都开店的。以下所回忆的人和事都是“弹格路”的年代,这样就可以与当年的街景风貌吻合起来了。

先说单号。

在中华路和乔家路的转角处原来是一家剃头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50年代店堂的墙上挂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放在大概30*60的镜框里,是铅笔画的素描像。因我喜欢画画,所以这二幅画像印象特别深,经常会过去看看,画得太像了,象照片一样。

路口第一家是爿烟纸店。我还记得老板姓毕,大家都叫他毕老板。胖乎乎的见面就是笑脸:“噢哟,小朋友,今么子要买所西(今天要买什么)啦”好像是宁波人。我在他店里买过最大的一件东西就是热水瓶胆。

过来就是现在的中华路三小,郑砚英、周翠华、曾则恭、金维荣、朱铭、吴守壁、陈志东他们的母校。朱铭离学校最近,他家就在隔壁中华路的一条弄堂里。

小学往西是一家蔑竹店。专门做竹篮头、淘米箩及小竹椅子等竹器的。过来就是一个共用的自来水龙头。再过来大概是十几号吧,门口上街沿一块较大的空地,如在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停车位置。空地后面是一个大概有三开间门面大的院门,大家都叫它“保安局”。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保安局,只晓得走进去地方很大,有个大操场,我们经常去玩“官兵捉强盗”的。在中三小读书的同学一定也知道这个“保安局”的。

保安局过来的房子都比较好的,是好多门口有“厚德载物”之类匾额的弄堂房子。其中有一家叫“德大电料行”,家里电灯泡坏了就到那里去买的。再过来大概是31和33号了,有前后楼的二层楼店面。做什么生意的?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说大部分都不知道的“砻糠店”。小时候我也不知道这砻糠派什么用场的。好像给老虎灶烧火用的。他家的二个儿子都是我乔家路小学的同学,一个叫“拐脚”(一只脚有点跷的),比我高一年级。一个叫“毛头”与我同级但不是一个班的。毛头娘现在想起来就像电视剧里上海滩上的小老板娘,格子布旗袍,腰间一块绢头。烫发画眉毛。偶尔手里还拿支香烟,看见阿拉小囡到她家去玩总是笑嘻嘻的。经常还会听见邻居的声音:毛头娘,昨日搿手气哪能啦?她的回答每天都差不多一样的:马马虎虎,几只羊(元)搿花头劲。

再过来又是一个共用自来水龙头。这里汰衣裳、汰碗、汰菜的位置经常客满,叽哩哇啦说说笑笑象开会一样闹猛:“今朝侬买搿小黄鱼几钿一斤?哦唷,迪搿黄鱼太小了,只好面拖拖。”“根娣娘,我做个迪件罩衫花头漂亮伐?”“今朝阿拉屋里搿小鬼大概又关夜学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三个女人一台戏,闹猛伐?

用现在时髦语言来讲,这个共用自来水地方就是家庭主妇们家长里短的交流平台。这也是以前老街坊(弄堂)的一道风景。可惜,这种平台再也不会有了。

往期回顾:

蚕豆,“本地”顶顶重要

留眼掌声拔腊梅

要怎么做,才能不把他们当病人

元曲赏析——天净沙·春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Wulitu在平望,“一二三”

    一二三,起步走?不是.从前坐在台下听报告时,有时会羡慕某个领导作报告的技巧,善用归纳,几个数字引伸出几件事或几项任务来,让人容易记住.在此也依这套路效仿一回.这"一二三"的内容么, ...

  • 上海飯局 / 篇十七:梅龍鎮的太平風物誌

    風雨日,與張少俊.夏書亮兄飲食於永嘉路.少俊是三十年親愛舊雨,書亮是中年新知,兩位都是出色畫家,少俊精水墨,書亮善油畫,然後還分別有一些出生入死的別緻愛好.當我揮著小汗遲到五分鐘匆匆奔進餐館,書亮先生 ...

  • 即将拆迁的老城厢,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在未来的上海, 我们一定已经难觅到这样的老城厢了! 这里正在拆迁, 老城厢的痕迹将逐渐消失--. 而我从小生长在这里, 虽然早已远嫁,但我家的老屋还在. 今天特意再来走一走, 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不 ...

  • 武进路老房子要动迁了

    武进路鸿安里 武进路铁路法院 这是弄堂口小皮匠摊头 武进路413号前门 出身地-413号后门 里面的扶梯 门口洗莱, 把后门一关,夏天就在这里洗澡 这是灶片间-客堂间人家用的 这是老妈烧饭的地方,后门 ...

  • 乔家路忆旧之二

    沪语朗读:渺渺 乔家路忆旧 丁日青 自来水龙头过来就是39弄,一个有过街楼的大弄堂.里面的房子都是比较好的,好多人或穿海富绒大衣或是拿着鸟笼走出来的.听大人讲,里厢都是有点铜钿的人家.弄堂隔壁41号是 ...

  • 乔家路忆旧——各种小吃味道好

    沪语朗读:哈贝 朗读者 乔家路忆旧--各种小吃味道好 作者:丁日青 朗读:哈贝 油豆腐线粉汤.一副担子也带有炉子和锅子的."来一碗线粉汤,勿要放大蒜叶"."好来!&quo ...

  • 乔家路的故事 | 14中国集邮团体创始人叶颂蕃住在俞家弄里

    俞家弄107号是著名中国集邮家叶颂蕃的祖居,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该宅院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叶.叶颂蕃的曾孙一直居住到2019年征收动迁后才搬走.叶垂青先生特地从家中将其曾祖父叶颂蕃的一些遗物, ...

  • 乔家路的故事 | 15“乔家栅食府”的发源地与乔家的栅栏

    自从"乔家栅"创立后,该店的店名不断发生变化,在叫法上也有所不同,有叫"永茂昌"的,有叫"乔家栅汤团店""乔家栅饭店"& ...

  • 乔家路的故事 | 13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

    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始名正蒙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栋楼里,与梅溪小学创始人张焕纶的曾孙女张济顺老师见面 ...

  • 乔家路的故事 | 16为王孝和烈士后代居住处正名

    几十年来,居住在乔家路区域的居民以及外界都以为俞家弄71号是王孝和烈士的故居,其实非也.为此,本书留下一段文字记录,作一廓清. 王孝和烈士的二女儿王佩民反复跟我说:"倪老师,你无论写书也好, ...

  • 乔家路的故事 | 12尚存的“小南门救火会”与“火警钟楼”

    小时候,吃过午饭后,我外婆只要一喊我:"走,去救火会嘎三壶."我便兴奋得不得了,立刻蹦蹦跳跳跟在我外婆身后,去中华路乔家路口的"小南门救火会".到了那里,老邻居 ...

  • 乔家路的故事 | 11缄默无声的上海孤儿院遗址

    梓园的后门.药局弄36号是清末民初的上海孤儿院遗址,也是清末民初上海第一所孤儿院. 如今,缄默无声的上海孤儿院遗址还在那里.但是,有多少匆匆行人会知道无数没有亲人的孤儿在此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19 ...

  • 乔家路的故事 | 10听王孝方先生讲述“梓园”的往事

    乔家路113号是"梓园"的前门,药局弄36号是后门.梓园原名"王立德堂".因为这个花园是王家的,所以附近的居民又叫它"王家花园". ▲梓园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