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怎么过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冬尽春来、新旧更迭之际,建盏君在此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犹记三秋恰半,我们一同在宋代欢度中秋,这次不妨也回到宋朝过一次春节。

如今作为农历岁首新年的“春节”,其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古代称为“新岁”、“元旦”、“元日”等,民国后才改称“春节”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由古至今沿袭下诸多颇具仪式感的年节习俗,其中如祭灶神、 贴门神、吃饺子、守岁、拜年、放爆竹等是从宋朝开始盛行的。

▲赵丽颖、冯绍峰主演宋代背景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宋人的春节是一次狂欢盛典,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中呈现出一幅正月初一宋人喜迎佳节的画卷。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日常器具)、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

如马行、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著、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

——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

腊月

  ◆  ◆

置办年货
时序进入腊月,宋代的大街小巷弥漫的年味愈来愈浓。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街市上热闹非凡,“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时蔬)、勃荷(薄荷)、胡桃(核桃)、泽州饧(饴糖)”等蔬菜吃食(《东京梦华录》)。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铺内“竞售锦装、新历(新年日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春联)、钟馗、狻猊、虎头(年画),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张挂的吉祥物)”(《武林旧事》),还有“市爆杖、成架烟火之类”(《梦粱录》)。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们在买年货的间隙,可能还会顺便去亲朋友邻家送礼,称为“馈岁”
苏轼曾作《馈岁》诗,宋末元初人周密《武林旧事》中也说,进入腊月后便可见路上挑担送酒肉者,不在多少贵贱,主要是相互庆贺之意。
“腊八”与“交年”

在腊月,宋人还要一面郑重其事地过“腊八”“交年”

腊月初八谓腊八节,“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xùn)、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武林旧事》)。据说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源于佛教,在宋代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

▲腊八粥(来源:山田Silvia)

腊月二十四,是宋代历法上的“交年”。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等食品祭灶。

▲现代祭灶

民间将灶神尊为家神,为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时要用胶牙饧等甜食让灶神粘嘴甜心,上天汇报民情时只说好话。

正如宋代范成大《祭灶词》所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东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除夕

  ◆  ◆

腊月最后一天,宋人谓之“除夜”,此日“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梦粱录》)

▲桃符(神荼与郁垒)

宋人在扫洒庭院门户后,就要张贴门神,用以安宅辟邪。桃符就是宋代门神的一种,南宋陈元靓所著《岁时广记》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宋代桃符。

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 、 三尺,大四、五寸 ,上画神像狻猊 、白泽之属 。下书左郁垒 、 右神荼 ,或写春词 ,或书祝祷之语 ,岁旦则更之。

——南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

狻猊(suān ní)是龙九子之一 ,白泽乃上古神兽 ,二者均为祥瑞象征;郁垒神荼则是立于东海度朔山桃树下的二神将,其职责是祛除为祸人间的恶鬼。而写有春词或祝祷之语的桃符很可能就是春联的前身
年夜饭
到了晚上,宋人也要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一起吃年夜饭、饮屠苏酒。
中国人的一日三餐制在宋代才在民间普及,之前只有上午与下午两餐。比起唐朝简朴的食物,宋朝的饮食烹调更为精致;
不仅富贵人家“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梦梁录》),民间也出现了花样繁多的美食,《东京梦华录》等笔记中均有体现。

▲南宋 佚名《春宴图卷》中的宴饮场面

因此宋人的年夜饭必然丰富,而必不可少的菜品有馎饦(bó tuō)、鱼、春盘、胶牙饧(táng)等。
馎饦即一种水煮面食,据说原为北方游牧民族发明,魏晋南北朝时传入中原,是一种两头翘、中间凹的柳叶舟状面食。
但发展至宋代时已与现在的面条几乎无异,只不过宋人的吃法是将面条放入菜羹或肉羹中煮熟。
春盘初称“五辛盘”,即将韭菜、芸薹(tái,即油菜)、芫荽(yán suī,香菜)洗净撕开,置于盘中摆出造型,再拌以腌渍大蒜和藠(jiào)头。因这五种菜蔬有发散功效,故以“五辛”为名。
宋代春盘种类更加丰富,除五辛外,还有腊肉及其他菜蔬,如白萝卜和生菜等。春盘制好后,再插上纸花或绸花,更添几分喜庆。

胶牙饧是使用麦芽或谷芽同诸米熬黏的软糖。南宋庄绰《鸡肋编》谓宋代民间春节,嚼“胶牙饧”以固定牙齿的风俗极盛。

至于宋人除夕吃不吃饺子,目前尚未有定论,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中国人在春节吃饺子的风俗至迟在明代已定型。

但后世的“饺子”一词源于宋代的一种叫“角子”的吃食,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中描写街边夜市的美食中就有“水晶角儿”“煎角子”

饮酒与品茶
家宴之上必然少不了酒和茶。宋代社会饮酒之风盛行,南宋周煇《清波杂志》中有言:“今祭祀、宴飨、馈遗,非酒不行。田亩种秫,三之一供酿财曲糵(niè),犹不充用。”

▲南宋 佚名《春宴图卷》中准备茶、酒的侍者

但宋人在除夕多饮屠苏酒,屠苏由多种中草药浸泡而成,据说有克制疾病邪气的神奇功效,因此宋人新年饮屠苏酒以求来年身体康健。
▲宋 佚名《夜宴图》中饮酒品茗的人们

茶的地位在宋代几乎超越了酒,《梦梁录》中说:“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既然茶在宋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那么除夕家宴上定有人点茶,看汤花咬住盏壁,茶末与茶汤水乳交融,清幽茶香在盏中盈动,可谓除夜之乐。

守岁达旦

年夜饭之后,宋人们迎来通宵达旦的不眠之夜。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除夕守岁时,各家还要准备 “消夜果儿”,如各色点心、豆子、蜜饯、糕点之类。家人围坐在一起 ,吃着“消夜果儿”,闲话家常。

就连孩子们也坚持不睡,在一旁追逐玩乐,“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宋 佚名《夜宴图》中宴饮作乐的人们

除夕夜里,爆竹声响彻天空。宋代时火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人们利用火药制成爆竹与烟花燃放。宋代还出现了以硫黄作为原料的爆竹,声音尤为响亮,谓之“爆仗”
▲傩戏面具

爆竹声中,有的宋人还会走出家门,在街边看会儿傩戏。

傩是一种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古老习俗,人们会在特定的日子,戴上青面獠牙的面具,举行隆重的傩仪驱除邪祟恶鬼,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

宋代的傩俗则异于前朝,娱乐性远大于宗教性,人们的扮相由凶神恶煞转变为滑稽幽默,称为傩戏

▲宋 佚名《大傩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
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锺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馀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
——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元旦

  ◆  ◆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梦梁录》)正月初一这一天,宫里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民间也开始了拜天祭祖、相互拜年的活动。
飞帖拜年

“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梦梁录》)宋人们喜气洋洋地换上新衣,可能还会在鬓边簪一枝花,随后便携带礼品出门与亲朋好友互相拜年。

▲宋 赵昌《岁朝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还流行一种有趣的拜年方式——飞帖拜年。一些士大夫由于应酬过多,无法一一亲自登门,于是派遣小厮手持自己的名片前往拜贺。每家又在各自大门前挂一个红色纸袋“接福”,用来装飞帖。
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宋末元初 周密《癸辛杂识》
关扑狂欢
宋代民间新年也不乏趣味盎然的娱乐活动。政府在正月初一会开放关扑三日,让百姓尽情玩乐。
关扑是一种博彩游戏,参与双方定好价钱,投掷铜钱定输赢,类似我们今天的“投中有奖”之类的游戏,赢则得物,输则失钱。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日常器具)、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博彩游戏)。
——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家以关扑游戏招徕顾客,路边“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著、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东京梦华录》),观之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各大娱乐场所也是热闹非凡,“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东京梦华录》)

宋代春节年味浓厚,人们“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梦梁录》),尽享天伦之乐与节日欢愉。
游历宋代的春节,可以发现它与我们现在的春节很相似。不同的是如今的年味被更多选择冲淡,仪式感也不那么强了,但春节依旧是我们心中的魂牵梦绕,因为在这一天,无论多远,人们都会回家。感谢阅读此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创文章请勿无授权转载

交流购盏

微信ID:2970846335

推荐阅读:

宋代人有多爱茶?

宋代人有多会玩?

2019建盏大事记:曜变齐展出,宋墓现兔毫,供御盏上拍,意大利归文物……

点右下角「在看」

将祝福传递给朋友们

▼▼▼

(0)

相关推荐

  • 千家诗(七)——元日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绝句部分.我们下面要看的这首诗叫<元日>,作者呢,是王安石,那么关于作 ...

  • 一本书|东京梦华录

    一本书 读书  就像交朋友  愿你  交个好朋友 <东京梦华录> 杨春俏 译注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146110 开 ...

  •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元日

    故乡读书会 ◆  ◆  ◆ ◆  ◆  ◆ 余梦楼 ◆  ◆  ◆ [作者简介] 李全修(1940-),湖北省武汉市汉南人. 1960年参加工作,终身从事师范教育. 以舌耕为本业,笔耕属于玩票,雖无几 ...

  • ​除夕

    除夕二首 旧岁思怀难释余,忙催儿稚写桃符. 梅蕊迎新东野放,偷窥柳眼醉屠苏. 俯仰瞬间残岁除,家家门户贴桃符, 防疫保安无意聚,飞空遥祝举屠苏. 注释: 释余:释怀余思,不尽的怀思. 儿稚:小孩.唐 ...

  • 聚十家博物馆之力再现宋代人如何制茶饮茶 “宋代茶文化展”在杭州开展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唯有宋代茶文化堪称精绝,其最大的推手当是悠闲风雅的官僚士大夫.在茶会上,文人们既注重饮茶的环境.器具.水火.茶色,又追求精致的茶艺和茶 ...

  • 汝瓷------宋代人的神仙审美!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代人就掌握了用高岭土.瓷石等物料烧制瓷器的工艺. 中国瓷发展到宋代,更是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阶段.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哥窑的米黄.钧 ...

  • “一树梨花压海棠”:一个关于宋代人的段子,却是清代人编的,这句诗也不是苏轼写的!

    提起"一树梨花压海棠",许多人都不禁莞尔一笑.这是一个关于宋代人的段子,却是清代人编的,而这句诗也不是苏轼写的.段子的相关人物,是宋代的张先与苏轼. 八十五岁高龄的张先新纳了一个小 ...

  • 岁时节日 | 宋代人的寒食与清明习俗

    寒食节为纪念春秋战国介子推而厨房断火,故名.在宋代,寒食禁火为三天,即自冬至后一百〇四天至一百〇六天,清明前三日,又称为"百五节"或"一百五"等.其中以一百零五 ...

  • 《通航人的2019春节怼亲朋好友指南》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身边的朋友们却无一例外的患上了"春节焦虑症". 不仅如此,他们还存在着这些症状-- 病例1 熊孩子恐惧症 姓名:Andy 年龄:22 职业:安技 病龄:1年 病症 ...

  • 川渝人的无聊春节

    前几天没更新文章,不是自己懒,而是真的没时间. 大年初一上完坟,初二就开始吃转转席,这家请了那家请,不是因为很多人初七又要外出务工,估计吃到元宵也吃不完. 其实,亲戚之间这种聚会很纯粹,就是亲情的一种 ...

  • 宋代人是这样写信的: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大凡古人尺牍,或叙离别之情,或询家人之安,或与同好畅述人生,或与友人切磋文艺,言之所吐,一往而情深,施于尺素,虽不计工拙,而随手挥洒之际,真意流露,若此尺牍出于名人书家之手, ...

  • 有口罩怕被举报,没口罩怕被埋怨,药店人第一次在春节打了烊

    没有疫情时,口罩进价3毛卖5毛,从来都没有人问过,也没有人说过什么!疫情时,口罩进价翻了10倍有余,如今能进到货都是很幸运的事儿了!但是,如果在10倍的基础进价上挣一元或者5毛,顾客前脚走,工商后脚就 ...

  • 宋代人爱穿什么颜色花样?印染技术已较为全面,色谱也更齐全|宋朝|印染|唐朝

    宋代,印染技术已较为全面,色谱也更齐全.尤其是染缬加工极为盛行,技术也有发展.如,印花已经专门化,所印花纹更加精细.有种适用于生丝织物的碱剂防染法,能使染后的布面颜色显出深浅不同的花纹.还有硫磺熏葛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