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噤声期前讲话盘点:对于利率前景,官员们释放了什么信号?

距离美联储12月20日的货币政策会议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目前该央行官员已经进入了噤声期。在此次会议上,美联储除了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外,还会发布最新的经济预测和利率点阵图。

噤声期前,美联储多位政策制定者密集发声,尤其是上月底该央行主席鲍威尔被解读为鸽派论调的讲话,在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道指一度大涨逾600点,美元则受到打击。这些讲话也更多地引发了市场对于“中性利率”(即不刺激、也不抑制增长)这个关键指标的讨论。

英为财情的美联储利率观测器显示,市场认为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2.25%至2.50%的可能性为70.6%。这个概率仍然很高,但却跌至了8月底以来的最低点,较上周的84.4%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也反映出12月会议的关键问题:美联储在此次潜在加息之后,会否仍然坚持2019年加息三次、2020年再加息一次或两次的计划?目前,市场的主流猜测是,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

美联储利率观测器,来源: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美联储或已接近中性利率区间

近期不少美联储官员的表态支撑了市场的这一想法。

鲍威尔在11月29日的纽约经济俱乐部上表态称,“根据历史标准,利率仍然处于低水平,利率略低于对于经济影响为中性的估计广泛区间水平。”而在10月初,鲍威尔表示利率距离中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被许多市场人士认为是鲍威尔立场从鹰派转为鸽派的重要信号。

2017年票委、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上周四在接受CNBC采访时也表示,随着美国经济放缓,美联储需要对未来加息表现出耐心;目前的利率仅略低于中性水平。

“我们在过去两年半至三年内已加息八次,我认为这意味着我们应当缩短预期加息次数,而且需要非常耐心。”卡普兰称,市场的迹象表明经济将表现“疲软”,预计明年GDP增速将为2%至2.5%。

同样,在2018年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在上周四的一次讲话中表示,美联储与其认为的中性利率水平之间距离不远。他称,“我没有看到明显的过热迹象,也没有证据显示目前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大幅减弱。”

联储内部对中性利率水平存在分歧

不过,对于鲍威尔是否真的“鹰转鸽”,在华尔街还有很大的争议。英为财情此前在《华尔街解读鲍威尔最新言论:暗示暂停加息?市场可能想多了》一文中指出,包括法兴银行在内的机构认为,鲍威尔最新的言论只是纯粹的事实性描述。

在9月份发布的利率点阵图中,美联储官员对于未来几年内利率预期的范围落在2.5%到3.5%区间。上周,美联储负责银行监管的副主席夸尔斯就暗示,美联储的最终利率水平应该会处于这个区间之内。

所以,一些美联储观察者表示,鲍威尔并不像市场认为的那样鸽派,因为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2%至2.25%,这距离美联储中长期估算范围的底部低不了多少。

但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即美联储本身对于中性利率是什么水平并不确定。2.5%与3.5%整整相差了1个百分点。这也导致了官员的观点分歧。

2017年票委、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在11月16日的讲话中称,房地产市场放缓、全球的波动不足以促使央行下调处于趋势之上的GDP预期,因此仍然坚持2019年可能加息四次的预期。

2018年票委、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的观点则偏向中性。她在11月13日表示,“如果12月份再次加息,并在明年至少加息几次,我不会感到惊讶。”戴利称,“下一阶段”加息两至三次是合适的,但具体时机仍需要观察。

更加鸽派的官员则包括在2017年均为票委的费城联储主席哈克以及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以及2019年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

哈克在11月中旬称,“在当前这个节点,我不认为12月加息是正确的举动。但我需要在未来几周继续观察数据,才能确定再次上调利率是否明智。”布拉德同样反对在12月加息。

卡什卡利担心,如果美联储过快地提高利率,可能实际上这并非是必要的举动,更有可能终结经济的扩张。

未来将更加看重数据:关注本周通胀数据

虽然存在这些分歧,但包括鲍威尔、夸尔斯在内的美联储高官也强调了经济数据的重要性。鲍威尔在8月份就表示,美联储将关注数据,而不仅仅是经济模型;夸尔斯本月初也称,美联储最终的利率水平将取决于其所收到的数据。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也在11月中旬表示,“当进入到接近中性水平的区间,更为看重数据的做法是合适的。”

这也意味着本月份的就业及通胀数据将更加受到关注。上周五公布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不及预期,平均小时薪资增速月率也略低于市场共识,但失业率仍稳定在49年的低点,薪资增长同比符合预期。

本周,美国将公布11月PPI、CPI和零售销售数据。考虑到近期油价大幅下挫,短期内通胀或不太可能加速。在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也仅为1.8%,不及美联储对于四季度的平均预期。

本文为“英为财情Investing”原创内容

关注英为财情公众号,获取最专业的全球财经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