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座城,连地级市都不是,却有着两千年历史和诗画般的乡村

龙游位于浙江省西部,隶属于衢州,很小,连个地级市也不是,在行政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小县城,它名气不够响,却好像无所谓,早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就已经置县的龙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不在乎什么功与名,躺在全国“幸福百县榜”的名单里,怡然自得。

姑蔑古国、太末古治、龙游商帮,我在很早便知道了龙游,这些远古的名称,听起来似乎有些晦涩让人不着边际,然而正是缘于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神秘感,让我们欣然前往,开启一段旅程,一起倾听山水的浅唱低吟,享受与领略龙游的诗画乡村。

官潭公社,乡村时光

官潭公社依偎在灵山江畔,门口就是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古朴静谧,迎合了现代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渴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古色古香的长廊,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墙上挂着的人民公社时期的图画,院墙边的农家蓑衣和标语,蓝底碎花的布罩椅背,印有革命语录的搪瓷杯子等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社怀旧主题风扑面而来。

父母辈的客人,难免感慨万千,从这些陈旧的古老物什里,想必凝视到了已逝的青春岁月。

我最喜欢的是官潭公社一方偌大的庭院,凉亭水车,藤椅秋千,青石铺就的小径旁鲜花缭绕,尤其在秋冬的季节里,庭院旁边高大的水杉树,院落外一树金黄的银杏尤为瞩目,让人感觉到四季的变幻和时光的恬静。

客房也是比较亲近自然的质朴风格,床铺干净,冬天的热水也足够温暖,一楼提供餐饮,都是当地的特色农家菜,就此取材,门口就是卖菜的小摊档,最爱的是龙游豆干,只是一点辣提个鲜,却有着直击灵魂的一流口感,农家土菜便是原材料碾压一切。

龙游商帮,昔日辉煌

当徽商、晋商在商场争雄之时,冷不防在浙江中西南部崛起一个颇有影响的龙游商帮,它初露头角于南宋,至明代已蔚为大观,万历年间已是“遍地龙游”的局面,龙游商贾遍布四方,当然龙游商帮虽以龙游命名,但并非单指龙游一县的商人,而是浙江衢州府下辖五县的商人,只是其中以龙游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也最为高明,才冠以龙游商帮之名。

龙游商帮不像晋商经营票号,在当时的金融市场翻云覆雨;也不像徽商手握巨资,声名显赫,他们大多埋头苦干,不露声色,另辟蹊径着力于造纸和刻印书籍,并在珠宝古董业中独占鳌头,当然与徽商一样,龙游商帮在赚到不菲的财富之后普遍衣锦还乡,大兴土木,修建家宅,光宗耀祖,于是便有了一个个散落在浙西大地上的民居大院。

为了统一保护古建筑,发展龙游当地的旅游,从八十年代开始,龙游政府将县境内具有和观赏和文物价值的古民居、一些失修的老建筑挑选之后整体搬迁,搬到如今的鸡鸣山,并对其重新翻新,便是今天的龙游民居苑。

走在民居苑的古街, 一幢幢古民居雕栏画栋,各有特色,沧桑中不乏精致,彷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当龙游商帮的盛名远去,这些曾散落在龙游乡间的古老民居,得以在鸡鸣山上继续续历史,它们不仅是龙游古建筑的缩影,亦是龙游商帮昔日辉煌的见证。

登高望远,龙山幽径

龙山风景区位于龙游县城西南10公里官潭村灵山江畔,海拔不高,但山岗起伏相连,蜿蜒数里,犹如巨龙临江而卧,故名“龙山”。

景区免费,非常适合游客和市民休闲爬山,登高望远。登山道并不陡峭,很好爬,哪怕稍微上了点年纪的大爷大妈也能胜任,一路上能看到如竹林、水杉、银杏、松树、相思豆等等等等,植被茂密。

龙山海拔不高,但山岗起伏相连,蜿蜒数里,犹如巨龙临江而卧,故名“龙山”,如今龙山景区爬山步道修建的很好,非常适合游客和市民休闲爬山,登高望远。登山道不陡峭,很好爬,哪怕稍微上了点年纪的大爷大妈也能胜任,一路上能看到很多植物,诸如竹林、水杉、银杏、松树、相思豆阿等等等等,植被非常丰盛,秋冬的季节,落叶缤纷,越往深处落叶越多,登山道非常美。

半山腰有个龙山寺,由晋喇摩禅师建,号“镇龙禅院”,为龙游西区名刹,四周环山,当然今天看到的龙山寺是在原来晋朝龙山寺遗址上重建而成,寺内有龙井,传说此井系清乾隆下江南游览龙山时指位而挖,井水清澈甘冽,称为“龙液”。

龙山主峰视野开阔,方圆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能俯瞰到龙游官潭的乡村秀美风光,当下俯瞰的风景不如春季有绿油油的水稻田和油菜花那般多彩,但秋冬时分,漫步山中,落叶缤纷,俨然幽径本身,也是惬意。

南看北看,龙游花旦

婺剧是流传于龙游、金华、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高腔,是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剧种的总称,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

四省通衢汇龙游,得天独厚的交通,推动了龙游商帮在明中叶至清中期异军突起,而“商路即是戏路”,商业贸易的繁华带动了戏曲的繁盛,婺剧作为这里的地方戏曲,吸收了山越和古畲的很多发声吐气方式,形成了独特的韵律,并随着商帮的贸易之旅,定型流传下来。

如今的龙游,被评为“传统戏剧特色县”,婺剧在龙游的后田铺村等地甚为推崇,雅俗共赏的婺剧,是这片土地上民间艺术的结晶,也是引以为傲的艺术珍宝。

由于长期在乡村草台演出,如今的婺剧唱腔不如昆曲严谨,更着重于感情和现场气氛的渲染,《三请梨花》、《辕门斩子》、《断桥》等是婺剧里常见的曲目。

身为一个门外汉,我对婺剧的脸谱和扮相颇感兴趣,婺剧脸谱是在“古老彩绘图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成,不管是装扮还是服装都色彩缤纷、古老浑朴,有趣而生动。

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古老剧种,婺剧的演员们不如京剧演员那般高光受人瞩目,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颇为艰辛,当天邂逅的婺剧演出的龙游花旦们,一个个神采奕奕,活色生香,她们并非专职,同时还兼顾着家里的家务,演出完毕一个个赶着回家烧饭,是什么让她们挤出业余的时间反复排练,日复一日?

我想应该是源自内心对婺剧的热爱,从而忽略了眼前的艰苦,在乐此不疲的坚持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归属。

最后,想用邓丽君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来结束此行短暂的龙游之旅,“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