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征文党支部篇·二】党旗飘扬南天山 千亿克拉勇争先
——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克拉处理站党支部
文/张 龙 樊思淼 李诗琦 朱慧敏 洪 妮 吴田田
克拉处理站党支部始终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使命,不断强化属地管理,建设标准化站队。
党旗在克拉处理站高高飘扬。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处理站干部员工共同努力荣获了这面红旗。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永放光芒。”5月24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克拉处理站党支部书记卢庆庆手持中国石油“百面红旗”荣誉奖杯和红旗,与干部员工共享荣耀。
克拉处理站位于群峰巍峨的天山南麓,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拜城县境内,现有员工16人,其中党员11人,平均年龄36岁。处理站共有天然气处理装置10套,设计日处理能力5000万立方米,是西气东输能源大动脉的“心脏”、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处理站。
多年来,克拉处理站党支部继承和发扬“勇闯禁区、挑战极限、顽强攻坚、争创一流”的克拉2精神,始终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使命,不断强化属地管理,建设标准化站队,打造出了一个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争创一流的基层党支部。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一流管理
明责尽责,构建党建生产“双联动”。克拉处理站党支部始终秉承“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促进一流的业绩”的理念,创新探索“四融合”工作法,推进站队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创新实施党建责任制与岗位责任制相融合,将党员责任区划分在油气生产单元上,建立“一人一岗”责任清单,将业务工作“包保到人、量化到岗”,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创新实施思想政治建设与员工技能提升相融合,实施政治淬炼、专业训练的双向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懂党建、精业务、通经营、会管理的综合人才;创新实施标准化站队建设与星级标准化党支部创建相融合,编制党支部工作流程和模板,汇编《基层管理手册》《岗位操作手册》,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创新实施党员目标管理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相融合,推行党员目标管理与员工绩效“一张表”考核,以双向挂钩倒逼双向融合,实行党员年度业务与党务“同考同评”制度,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党建互联共建,激发融合管理新活力。克拉处理站党支部以党建合力促生产为动力,探索实践甲乙方党建互联共建,打破了甲乙方基层党组织、党员在组织和身份上的差别和界限,做到思想联抓、业务联学、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效益联创,以党建互联共建促发展共赢。
2020年初夏,克拉处理站党支部将一份专利证书交给了承包商党员张勇。收球筒收球操作无专用设备,是处理站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张勇提出发明一款新型收球接液设备的建议。他以丰富的工作经验,带领维护班组利用现有材料,巧妙地设计出了与现场完美契合的专用设备,经过十多次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
克拉处理站党支部书记一直把每一名甲乙方员工都当作“自家兄弟”,帮助张勇成功申报专利。他说:“党支部对待甲乙方员工一视同仁,当好双方共同的'服务员’,我们所有人都信任组织。”
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一流技术
挖掘创新原动力。克拉处理站党支部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直面“黄羊站不稳,雄鹰刮层毛”的恶劣环境和油气处理复杂工艺,坚持自主攻关,凝聚文化软实力,不断催生党员解决生产难题的原动力,扎实推动创新引领发展。
2004年7月,克拉处理站的双相不锈钢工艺管线首批4道焊口完工,经无损检测全部合格。这标志着中国陆上石油工业这类特殊材料的焊接工艺基本成熟。
一直以来,双相不锈钢焊接技术都从国外引进,费用极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处理站党支部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多次实验,最终研发出“氩加氮”配方作为焊接保护气体,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自主研制的背面气体保护装置配以高纯度氩气,不但有效防护了管道内壁焊缝不被氧化,而且降低了焊接成本。
打造创新“新堡垒”。2017年,克拉处理站“卢庆庆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创新工作室继承和发扬了支部的创新传统,通过开展“创新创效”“带头挑重担,带头解难题,带头降能耗,带头提效益,带头保安全”的党员技术攻关“五带头”专项活动,给员工搭平台,营造出了“学技术、重技能、有创新”的良好氛围。
克拉处理站地处库车山前,冬季天气严寒。为防止管线、阀门冻堵,需要使用电伴热。以往为检查电伴热是否正常,巡检人员需用手触摸电伴热,攀高爬低存在安全风险。另外,电伴热温度不能量化,是否保暖只能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针对这一问题,创新工作室成员朱和平开动脑筋,想出了制作“电伴热测温器”这一妙招。他们反复调整实验数据,确定合适的热敏电阻、温度显示器、测量管线等,随后自行加工制作,进行现场应用。该项发明如今已升级了三代,并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了预冷器清洗除蜡、天然气脱汞等一批行业推广认可的关键技术,打造了技术创新的“新堡垒”。截至目前,卢庆庆创新工作室已申请专利37项,授权31项,编写的3项企业标准在塔里木油田推广应用。
坚持少人高效,创收一流效益
实现少人高效工作模式。克拉处理站党支部依托文化建设,聚焦中心工作,以干部作风带动党员冲锋、以党员先锋带动全员行动,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党支部通过人员新老搭配、技能提升、流程优化、智能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支部17名员工管理17口单井,成功实践少人高效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在智能技术应用方面,支部党员主动认领任务,在站内关键场所设置监控视频,实现员工对关键作业施工和现场人员履职实时监控,全面掌控现场作业,为安全生产提供“千里眼”。现在克拉处理站10座天然气处理装置年处理量达86亿立方米,人均天然气生产超过5亿立方米/年,在天山南麓书写了“一个人守一口井、一口井供一座城”的传奇故事。
征集“小点子”,挖潜“大效益”。克拉处理站党支部聚焦“能耗大户”,严抓工艺设计,讨论管理新思路,推动观念转变,践行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开展“挖潜降耗劳动竞赛”“一人一点子”等活动,组织处理站全体党员干部及群众全方位讨论“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推动提质增效上台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克拉处理站党支部在提质增效工作过程中,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从一分钱、一度电做起,注重点滴积累。2020年,克拉处理站共实施员工提出的“金点子”24项,全年降耗增效4000余万元。
坚持双向培养,锻造一流队伍
名师+练兵,打造人才“成长摇篮”。克拉处理站党支部以锻造一流技能队伍为目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配套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建起天然气净化练兵基地,充分发挥党支部人才“成长摇篮”的育人功能。
练兵基地配有各种阀门容器,能够让员工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和自身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操训练,有效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处理站工程师罗旭和他的徒弟樊思淼是其中的受益者。一个讲一个学,一个操作一个观摩,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操作过程中,既让师傅罗旭的技能更纯熟细腻,也让徒弟樊思淼的理论和实践有了结合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徒二人都成长为处理站的骨干。
克拉处理站先后输送优秀技术骨干120多名,获得国家、自治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等集体和个人荣誉150余项,成为塔里木重要的人才“成长摇篮”。
“检修小学校”,搭建员工成长云梯。克拉处理站党支部始终坚持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理念,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了多元培养“套餐”,创新探索出了具有克拉特色的“熔炉初炼、回炉再造、百炼成钢”的人才培养“三步法”,在生产现场搭建天然气开发领域人才培养的成长云梯。检修工作中,青年员工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工作经验。安全阀校验属地主管李诗琦,就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很多以往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实现了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得心应手的转变。
结语
克拉处理站党支部将党旗竖立在群峰巍峨的天山南麓,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一流管理、以自主创新创造一流技术、以少人高效创收一流效益、以双向培养锻造一流队伍,实现了党建与生产工作双赢双促进,确保了处理站的“安、稳、长、满、优”运行。
展望“十四五”,克拉处理站将坚持传承和发扬“勇闯禁区、挑战极限、顽强攻坚、争创一流”的克拉2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当好塔里木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大油气田的排头兵,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碧水蓝天的美丽中国贡献克拉力量。
报送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张 龙 塔里木油田克拉处理站党支部书记
樊思淼 塔里木油田克拉处理站党建经营
李诗琦 塔里木油田克拉处理站党建经营
朱慧敏 塔里木油田人事处(党工委组织部)党建管理
洪 妮 塔里木油田克拉油气开发部人事科(组织科)党建管理
吴田田 塔里木油田克拉油气开发部人事科(组织科)党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