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京山县域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京山县域的形成与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西汉立县以前;东汉至北宋前南北分治;北宋以后县域统一稳定至今。
(一)先秦的县域归属
夏代 传统认为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禹贡》谓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今京山地域属古荆州。约夏朝建立前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地区的先民为三苗族,后在与北方炎黄部落的较量中移居南方及其它地方。《墨子·非攻》详细记载了“禹败三苗”的战争。禹接替舜的地位后,对三苗进行大规模讨伐,经过毁灭性打击,三苗之地纳入夏王朝的直接控制。鄂中地区发掘有晚于龙山文化、早于商代的大量陶器,即是禹占领三苗地域在考古上的反映。
商代 历时约500年,中国进入信史时代。殷商时期,江汉地区被称作“南土”。商王盘庚迁殷后,“殷道复兴,诸侯来朝”。荆楚之地由殷人基本控制。京山坪坝于1973年出土商晚期青铜礼器云雷纹觚等器物,显示今京山东北境属曾国。曾国地望在今枣阳、随州、京山一带。曾国与随国年代大约同时。今学术界有曾即随之说。
西周 武王十一年灭商后形成。武王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经传九代周王,至公元前841年为共和元年,中国史开始有确切纪年。今京山属楚郧子国,郧国都城在京山南境古竟陵西,一说在今安陆境。京山坪坝苏家垄于1966年出土“曾侯壶”等西周晚期大量青铜礼器,也显示今京山北境部分地区属随(曾)国。
春秋 楚国势力从小到大,日益强盛,成“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楚武王熊通在汉水流域扩展势力,约前701年灭权国(今沙洋西北一带)改建权县,此为楚国设县之始。公元前640年,“汉东诸侯叛楚”, 郧国布军防于蒲骚(今应城市西北),联合随、绞、州、蓼等国抗楚,被楚令尹子文率军击败,郧成楚附属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据《春秋左传》、《史记》等载,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及申包胥等出逃,经沮水(今当阳)至成臼(今钟祥臼口)、聊屈山(今京山、钟祥交界地)、竟陵(今天门西)、蒲骚(今应城东)、郧邑(),至随国藏身。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昭王。此后有申包胥乞秦救楚,恢复楚国江山。《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63岁(公元前489年)适楚。他由北至南路过今京山境,因交通不便,曾致路途翻车。县北坪坝晏店有翻车潭、晒书台(今湖北243省道116公里处)。光绪县志载“相传孔子适楚经此,车覆书湿,晒于此台”。另据《湖北通志·名胜志》,县南25公里有圣人岭(今属太子山林场),“相传孔子适楚经此”,在此休憩。《论语·微子》、《庄子·人间世》亦记有楚昭王时孔子周游列国,遇楚国狂人隐士陆通(接舆)拦车门而高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劝说孔子不必劳神费心四处奔波。后有唐人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讥孔丘。”
坪坝镇喻家城村翻车潭、晒书台
战国 楚为“战国七雄”(指秦、魏、韩、赵、楚、燕、齐)之一。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八年(前299年),“秦使芈戎攻楚,取新市”。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将“白起攻楚,取郢为郡,新市如故,属南郡。” 据《宋淳熙·富水郡志·京山县舆图》标注,古新市在今京山北境三阳镇石羊寨附近康家塝。战国时,今京山地域属楚郊郢,为楚腹地。有关专家认为,京山的山陵中曾葬有多位楚王。《富水郡志》、《章志》、《名胜志》、光绪《京山县志》均载:“楚王墓,在县北八十里,有大墓数十。旧传为楚王之墓。”
秦代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皇朝,历15年。秦朝废除分封诸侯制,郡县制普遍推于全国,全境分置三十六郡。今京山地域属南郡(郡治江陵)。
(二)汉代至北宋前县域的南北分治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即帝位,建西汉王朝,历时229年。西汉继承秦代郡县制。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废除项藉原设临江国(都江陵),分南郡新置江夏郡,设云杜县(县域大于今京山域),属荆州刺史部江夏郡。此为京山地域立县之始。《汉书·地理志》载:“江夏所统县有云杜。”《水经注·卷二八》载:“《禹贡》所谓云土梦作乂,故县取名焉”(古代土与杜通,乂音yi,作治理之意)。云杜县名即由此来。云杜县治在今新市镇。西汉末天凤四年(公元17年),京山新市人王匡、王凤聚众今大洪山南麓三王城一带,发动中国历史上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绿林起义(详见另文)。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绿林山”条:“新莽末王匡、王凤起义时的根据地。在云杜(今湖北京山)境内,即今湖北大洪山。《后汉书·刘玄传》李贤注以为在今湖北当阳东北,误。”
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王朝。今县南境仍属云杜县;县北境立南新市侯国。云杜、南新市同属江夏郡。今京山境形成南北分治格局。南新市地域为大富水流域及从安陆县西境析出之地合立。治所在富水之滨杜城(今宋河秦关)。因当时中山钜鹿(今河北境内)有新市,加“南”以别。光武帝刘秀妹刘伯姬(固始侯李通夫人,公元26年封宁平长公主。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之子李雄,封于南新市侯国。侯国,“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后汉书注》南新市侯国辖内有地名离乡聚、绿林。离乡聚(今三阳镇小阜一带)为古集市,绿林即绿林山(今大洪山。见《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1991年版)。
云杜、南新市同属江夏郡
三国(220~280) 自184年黄巾起义至220年,曹操亡,操子丕220年代汉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吴王孙权建年号(229年称帝)。魏(220~265)、蜀(221~265)、吴(222~280) 形成三国鼎立。时约140余郡国。魏、吴各置有江夏郡。魏江夏郡领县三:安陆、南新市、石阳;吴江夏郡亦领县三:邾县、竟陵、云杜。《京山县志·光绪版》载:“汉末,刘表据荆州,江汉悉附,及刘琮降,荆襄尽为魏有。魏武败赤壁,与吴、蜀三分诸郡,江夏入吴。吴孙皎代程普督夏口,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今京山县东境边缘有曹武街,相传为曹操魏武屯兵处。今县境内多有三国时期传说故事和以三国人物事件命名的山、水、路、村名。其时京山北境南新市侯国改称南新市县,初属魏荆州江夏郡辖(为司马祐奉邑)。后南新市县与云杜县同属吴国荆州江夏郡辖。南新市县治仍在今宋河秦关。
西晋东晋十六国(265~420) 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年)篡魏称帝为西晋。晋归一统,因汉置州郡,后分19州171郡国,末时分为21州。太康元年(280年)全境分19州和171郡国。今京山地域云杜、南新市二县属荆州江夏郡。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分江夏郡西部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钟祥)。分云杜县北境置新阳县(新阳因在新市之南得名),县治仍在云杜旧城即今新市镇。《水经注》载:“新阳治云杜故城,分云杜立。”南新市县、新阳县同属竟陵郡(据《元和郡县志》:云杜县治移今仙桃境,至南朝梁时云杜县改置沔阳县,云杜之名始废)。318年,晋王司马睿称帝为东晋。十六国时乍兴乍灭,各国竞相析置州郡,建立20多个割据政权,建置与疆域变化极为频繁。长江中下游为扬、江、荆三州所辖。
南北朝(420~581)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于元熙2年(420年)禅国于刘宋(宋武帝刘裕)为南朝之始。初时全境分18州,后因战乱频仍,荆郢一带一县之地分置数郡,时兴时废,州、郡多次增减变化。南北朝末期北周一度达211州580郡。
南朝刘宋时(420~479),今京山域北境南新市县改新市县(县治仍杜城,今宋河秦关),南境仍新阳县,二县同属竟陵郡。至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6年),因田金生叛乱,占据新阳,郢州刺史元树平乱,在今京山南境置新州,并立梁宁郡,治新阳。今京山南境形成州、郡及新阳县治同在今新市镇的局面。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宇文泰秉政,重置州、郡、县。今京山县北境置富水郡,新市县改名富水县,属郢州,郡、县治同在杜城。今京山南境亦改新州名温州(以境内有汤堰温泉名);改新阳县名角陵县(以县有角陵山名),县治在皂角镇(今天门皂市镇),属宜人郡。后分角陵县西境置盘陂县(盘陂故城彭杨畈即今永兴盘堰畈),属梁宁郡。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分南郢州之宜人郡来属,改名宜民郡。
隋(581—618)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结束西晋末年以后280多年的长期分裂战乱局面而归一统,废除400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以州统县二级制。
隋文帝以隋州之崇业,郧州之安陆、城阳,温州之宜人等郡,合二十郡为隋国。开皇三年(583年)罢郡,县隶州,富水、梁宁二郡皆废。今京山地域角陵县、盘陂县、富水县并属温州(刺史杨文伟)。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罢州为郡,温州废,改角陵县为京山县,盘陂县并入,因城东京源山得县名。《寰宇记》载:“隋改角陵为京山,因山以名也。”《清一统志》载:“京山,在县东十里,一名京源山。”光绪版《京山县志》载:“京源山,隋改角陵为京山,义取此。” 此为京山县得名之始。此时今县域南北境为京山、富水二县分辖,同属安陆郡。
唐(618~907) 唐初武德四年(621年)改安陆郡为安州,辖鄂中八县,京山、富水两县属安州;其年又重置温州,辖京山、富水二县,州治设京山县城。贞观八年(634年)州治移至长寿(今钟祥市郢中镇)。贞观十七年 (643年)废温州,改郢州,州治移至京山。未几,复还长寿。天宝元年(742年)又改郢州为富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郢州。京山、富水二县隶属郢州,辖京山、富水二县。郢州隶属山南东道(节度使驻襄阳)。
五代十国(907~979) 五代时京山、富水二县隶郢州。十国时荆峡一带为南平国(又称荆南国),都江陵府(今荆州),郢州属南平国。
(三)北宋以来统一的县域
北宋(960~1127) 宋初乾德(赵匡胤)二年(964年),裁富水县入京山县,隶属荆湖北路郢州富水郡。自此南北分二县历1100余年的格局结束,形成今京山县疆域,县名亦再无改变。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废节镇与郡,京山县属京畿路,直隶京师。三年(978年)又分京西南路,郢州隶襄阳府。
北宋京西南路郢州区域图
南宋(1127~1279) 靖康(1126年)之乱后,金侵宋,宋金两国以秦岭淮水为界,金国全境分十七路,南宋全境分十六路。是时京山县域处宋、金两国边界地区,争战前线,先后属京西南路、荆湖北路江陵府。绍兴初年郢州一度为伪齐所据。后岳飞以兵复郢州,京山县复归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元兵攻隋、郢、安、复州,京西马步军大战子陵大脊山(今县南雁门口)。咸淳八年(1272年),朝廷命荆湖制置统率部移至郢州,将帅悉驻新郢(今钟祥西南)。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南下过郢州。南宋德祐元年,即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郢州降元。
元(1279~1368) 地方行政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京山县随郢州归附元朝政权,州、县属湖广行省。因战乱迁至汉水之滨的县治迁回京山城。至元十五年(1278年),郢州升为安陆府,府治长寿(今钟祥),领县长寿和京山。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立河南江北行省,府、县属之。
明(1368—1644) 明初沿元制,以中书省、行中书省统郡县。京山县域及整个湖南湖北在元末战争中战乱深重,是红巾军、元军、朱元璋大军反复厮杀拉锯的主战场,造成县域人口锐减,土著所剩无几。于是就有明初洪武年间政府强制组织“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潮,民间便有“洪武开坎”的传说,县域居民十之八九为江西移民。朱元璋于1365年取安陆府(今钟祥),县遂归明,后改安陆府为中央直隶州。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京山隶于湖广布政使司安陆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属河南行省,未几,还属湖广布政使司。此后于州封郢靖王(朱元璋第23子朱栋),永乐间又封梁庄王(郢靖王去世后因无子继王位,朝廷按明代藩封制度封新皇子藩王),成化封兴献王(朱佑杬,明宪宗第四子即嘉靖帝朱厚熜之父,1493年就位)。其时封王之皇庄庄田,在钟祥与京山交界处之古办顿、白阳、羊亭诸处。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朱厚熜嘉靖帝继皇位,封驸马都尉崔元为京山侯。嘉靖十年(1531年),安陆府升为承天府(府治钟祥),京山县属承天府。十八年(1539年)嘉靖返故里钟祥,光绪《京山县志》载京山县“往伏谒者数以万计,皇家庄田赐租三年”。崇祯六年(1633年),李自成农民军进入湖北,是年冬李自成部第一次进逼京山县境,十六年(1643年)癸未正月初一日占领京山县城,在此建立农民政权二年。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春,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经襄阳入湖北,率部来到京山,成为他们向东撤退前休整的最后根据地。1645年4月李自成撤离京山去武昌。
清(1644—1911) 1644年顺治帝入北京建立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承天府改为安陆府,京山县属安陆府(府治钟祥),隶荆西道。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省北部为湖北省,安陆府改辖荆南道,十三年(1674年)改辖安襄郧荆道。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全国分27区,省内分为四道,领十府。京山县仍属湖北省安陆府。清康熙年间全县划分为8村31里;光绪年间划分为4乡108团。4乡为:县东呂庄乡、县南七宝乡、县西办顿乡、县北富水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统计,全县总面积3968.7平方公里, 127324户,647725人,人口密度163人/平方公里,此后人口逐年下降。县域东至曹武潘家场抵应城,西至盘石岭(今属钟祥)抵钟祥,南至横路抵天门,北至汉东桥抵随州。有民谣:“京山地土宽,北到大洪山,南到多宝湾。” 县西南属地抵达汉水左岸,从钟祥旧口金港口至潜江聂家滩以下,有汉江京山长堤45公里。
中华民国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京山先后属湖北省襄阳道(1914年始)、第六行政督察区(1932年始)、第三行政督察区(1936年始)。1939年日寇占领县城后,原区乡建制解体,原民国县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及日伪政权各有设置。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民国县政府9月迁回县城,全县划为32乡(镇)311保4353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8年6月京山全境解放。1949年8月永隆河以西385平方公里面积划出,其中多宝、南河、夏家场等地划归潜江县,后转划天门;长滩埠、吴集、高集、陆家寨、罗汉寺及东桥等地划归钟祥县。京山不再滨临汉水。京山属荆州行署,1996年12月划属荆门市。
京山市行政区划图
荆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 京山市位置图
京山在中国的位置
(四)京山县沿革简述
京山县历史悠久。境内有5000年前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屈家岭文化遗址。夏代属古荆州域。商代至西周属郧子国。东周属楚国郊郢及曾(随)国。秦代属南郡。西汉初(前202年)立云杜县。东汉初至北宋县境南北分治:
北境立南新市侯国,三国时改南新市县,晋时改新市县,南朝梁时改富水县,西魏置富水郡,郡、县治同在,至北宋初入京山县;
南境为云杜县,晋时分云杜县北境置新阳县,南朝梁时置新州,立梁宁郡,州、郡、县治同在;西魏改新州名温州,分新阳县为角陵县、盘陂县,隶宜人郡;北周改宜民郡。隋初并角陵、盘陂设京山县,为京山县得名之始。唐废温州,先后设郢州、富水郡、复为郢州,辖京山、富水二县。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裁北部富水县归京山县,自此京山县统领今域,沿袭至今。
(摘自《风华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