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到西 从盎司到公斤
中国大妈
在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中国,作为传奇性力量的“中国大妈”都是按照从克到千克的单位来买黄金的。至于国际上通用的黄金计价单位盎司,即使投资了黄金很多年的大妈都不知道是有多少。只有当被详细解释“一盎司差不多等于半两”后,才会做出恍然大悟状和迷之微笑。
正是由于东西方在衡量黄金单位上的差异,使得“伦敦-苏黎世-香港”的黄金通道生意兴隆,其中苏黎世扮演着精炼中心的重要角色,就是将从伦敦运来的400盎司一块的金条,重新熔炼成符合东方习惯按公斤计量的金条。这种繁琐的过程除了创造统计学上的GDP外,并不创造额外的产品,也凸显出当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
实物市场能更明显地体现出需求的力量。在即期和远期领域,传统欧洲中心的影响力则更显得根深蒂固一些,在伦敦黄金市场上,无论改革前后都是一直使用盎司作为基本交易单位,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超过200年。
不过即使这样古老的传统也逐渐感受到市场的力量而逐渐转变。近期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黄金协会对公斤金条设立了一个全球标准,以使之能用于期货市场的担保品。
其实,在亚洲,公斤制的金条合约早就成了标配,除了中国的黄金交易所外,一些其他著名交易所也都陆续推出了公斤黄金合约。芝商所旗下纽约商业交易所2015年初挂牌上市可于香港保管库实物交割的1公斤黄金期货合约,该产品可通过CME Globex电子平台、场内公开喊价及CME ClearPort进行交易,并在芝商所进行清算。2017年6月底,芝商所1公斤黄金期货首次在香港完成交割,这是芝商所历史上首次在美国境外完成的金属实物交割。
全球黄金消费从西方转向东方成为一种趋势,亚洲已在全球黄金生产和消费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除了芝商所外,香港交易所也推出了黄金期货合约规模为1公斤的产品,这些产品设计都是为了更贴近亚洲市场的需求。
当然,虽然亚洲地区普遍使用公斤制的金条,但这一品种却缺乏类似伦敦金那样的全球标准,不利于公斤金条在其他地区交易所使用。比如伦敦金属交易所旗下的清算所就不接受亚洲的公斤金条,因为这与伦敦标准交割金条不同。此外,洲际交易所旗下美国清算业务接受金条作为抵押品,但前提是符合伦敦金的标准,这就意味着将亚洲交易的公斤制金条排除在外。而世界黄金协会的筹划则正是旨在解决这一“痛点”,以刺激市场需求。
需求的力量终归会改变规则,鉴于全球领先的黄金进口国——中国和印度每年合计进口的超过1500吨黄金都是公斤制,改变正在慢慢地发生。这种改变先是发生在苏黎世,接着可能发生在伦敦以及整个世界黄金市场上。说不定过几年,作为新兴市场影响力标志的“中国大妈”能在各地都买到以克为计重单位的黄金了,同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交易平台上也会看到公斤制的合约。(王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