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流弊——“慢”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太极拳全在“自然”二字,不得“自然”之理之法,穷终生难有所成,而今世人所学所练,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根本不知“自然”为何物,行拳走架、推手、实战,全凭心中横气用事,哪里得半点“自然”之妙用?
“自然”者,去后天返先天也。一个“去”字道尽天机,“去”心中三横气,“去”后天之拙力,通过一定之规矩将后天作为统统抛弃,越多越近乎先天。拳谚有云:打拳如走路。走路之时,无任何强求,迈腿便走,无丝毫牵挂,心意不为他物所拘,任意而动。然而现今练拳者,还未启手动脚,心中全是“道理”。为“道理”所束,总担心这儿不对那儿没做好,精神禁锢,没有一点舒放,无故给自己添加很多东西,而后才小心谨慎地开始行动走架。吾不知这样能算是“自然”之道吗?
其害全因“慢”的原故。如今习太极拳者,不慢不足以显其能,不慢便不是太极。不知是哪位祖师所传秘法,从各派介绍得知,老辈拳师全是以快为主:吴全佑所练为快,且有发力有跳跃。此架得自杨露禅,杨子班侯更是以练快架而闻名。全佑子鉴泉亦为快架,观其拳照,更是大开大合,无有丝毫造作,真不知后世子孙为何另开“鲜”径,以示不同?好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是村野鄙夫所为,“高手”不屑于此!而高手应该是“慢”是“柔”。目睹满世界多是如此,慢得故弄玄虚,慢得没了神韵,无有生机,如一潭死水,有何趣味?有何用途?自己行拳便无活泼灵动之感,一经遇敌,哪儿来的阴阳变化;无有变化,学得什么拳法?!
  那些终生致力于“慢”者,观其外形似乎在不停转动,无有丝毫停滞,一点一滴皆在用“心”练习,哪里知道正是太过“用心”,害了自己,心神早已死在拳架之上。心神呆滞,肢体如何转化?比如始学骑自行车,心神意团聚一块,集于周身上下内外,不敢须臾有离,恐稍有分神便致颠倒(此种迹象,正是多数习拳者现有状况,望深自反观),待骑会骑熟之日(拳架练熟)神情舒放,任意而为,不因骑车而有所束缚(不因招法而固),心神意只于有意无意之间各留一丝于骑车之中,便可操纵自如。至此境界,车算是真的会骑了(拳也算入路了)。学者能于此有悟,定可有进,不只是功夫方面,对于精神气质都将有大的改观,敬请深思细悟,而后行之。
  练拳要轻轻运动,但并未让你慢慢运动,无论快慢全在一个“松”字,“松”之一字千差万别。拳谚曰“筋骨要松,皮毛要攻”。并未讲放松肌肉,而是主在“筋骨”。“筋骨”如何松法?于运动中如何运动?自然顺式而动,肢体放开,久之筋得以拉长,骨缝得以打开,这才是“松”的含意。那些执著于“慢”者,心里总是在追求“松”,以为只有慢,慢到近乎停止便是“松”的表现。我曾多次与之推手,一搭手硬如刚架,根本没有一点儿“松”的迹象,他“筋骨”不开,如何能去“转弯抹角,因敌变化”?如此迟钝,真正技击搏斗中,不知如何应付?整日在那里盘架子,追求所谓的“松”、“静”。殊不知,这是自己天天在给自己上锁,本身仅有的一点灵性也被自己所束缚得无影无踪。
  太极拳自传世之后,未听说哪位先师让慢,慢到今天这种境界。只是讲先慢后快。学拳之初自然要慢,但也不是要慢到不着边际,故弄玄虚。其实是在故弄自己的精神。不说技击,单讲养生,这样能叫“养神”吗?可笑!于“死慢”中求悟拳法,以期致用,尚且曰“积柔成刚,功到自然成”。不知“柔”焉得“刚”?如此勤奋终生也难有成效!无怪近世其他拳派对太极拳不屑一顾,视为老年拳、养生拳。丧失技击性的拳,不能称为拳,而应称之为“操”为“舞”。
“慢”之所以盛行,自有其根源。其一,迎合人心,不用费太多的力,便能出功夫;其二,慢时的感觉,确实很好(我也为此而误了五、六年的青春,所以深有体会),周身洋洋暖暖,神气充足,丹田发热,有气,等等各种感受,似乎出了功夫。其实这全是应有的正常的东西。如果迷恋于此,久而久之,便有眼高手低之病(当初若不是经历沉痛的打击,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观点的)。一经对阵,稍一加速,周身上下便致散乱,四肢空空洞洞,无有平日所练沉实之感,那些有“功夫”的感觉也荡然无存矣!根本无法面对激烈的实战。只有在平常练习中,慢时具备的东西,快时同样具备,方可说已经具备了技击的基础。至于真正应敌,还得有其他因素,岂是你“慢”中的一点点小感受所能为的?
  或云“慢,有益于身心健康”。首先太极拳讲求的是技击,其次,快更有益于健康?不多言,只举例来说,民间众多外家拳老师,七八十岁,身手尚且灵活,未见迟钝之象,倒是不少太极拳练习者,精力反而不及!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能说“快”无益身体吗?慢得近乎慢散,如何健身?!
  说了半天,只是希望练太极拳的同道,切莫一味求慢。慢,不知误了多少后学,更是有愧先师所传。
  请还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忽隐忽现,拳法自然。
给大家推荐1个口碑一直很好的音乐公众号

推荐理由:时下爆红的流行歌曲、独具情怀的经典音乐、值得循环的精彩现场、音乐背后的动人故事......

有视频、有音频、有美图、有温度。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经典音乐曲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