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作“先天之本”。
肾精亏虚,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养生学家们将养肾看成是抗衰防老的重点。人体衰老和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强弱。
肾是人体“先天之本”,肾藏精,肾精亏虚会使人精力不济、早衰、脏腑功能失调,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人体的活力、衰老和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强弱,也因此养生学家们将养肾看做“养生养命、抗老防衰”的重点。
随着大家养生意识不断增强,注重养肾补精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你是否知道,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会伤害到肾外,有两种情绪也会伤肾。《黄帝内经》中提到了“恐伤肾”,即恐惧会影响肾气功能的正常运行,那么,另一个是什么?
如何知道自己肾是否健康呢?
大家可能会说:腰痛、膝盖酸软、耳鸣、性功能低下等;这些固然没错,如果非要等出现这些症状,其实肾功能已经遭受很大损害了。
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肾主封藏和固摄。
其实想要判断肾强不强,最简单的方法就看封藏固摄能力好不好。在看电视或电影时,我们通常都会看到一种场景:某些人平时趾高气扬,非常豪横,结果真正危险以来,直接被吓尿了,甚至大便都失禁……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黄帝内经》说:恐伤肾,一个人恐惧到极致,真的会导致肾功能遭受极大损害。而肾主二便,大小便的控制就是依靠肾的能力,肾不能固摄,那就失禁。老人夜尿多、每天企业好几次;有些年轻人因为手淫或久坐或意淫,导致尿频尿急,前列腺受损等;小孩子爱尿床…这都是肾气衰弱,固摄能力不足。当然小孩子的“肾虚”是由于尚未发育成熟,不必担心。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主藏精”,也就是封藏固摄体内的精气,包括“元精”和生殖之精。所以肾好的人,平时精力充沛,不会轻易想入非非,性生活时质量高,持续时间长;而肾虚的人,平时精力差、身体困倦,对情色却有着病态的亢奋,但往往持续时间极短,甚至早泄、梦遗等。肾强的人往往志虑忠纯、意志坚定,自我控制能力良好,能很好掌控自己的言行、情绪、行为。而一个人肾弱,就会意志不坚定,喜好拖延、喜欢自我否定,害怕未知事物,自我控制能力差……哪些生活因素伤肾呢?比如纵欲不节、熬夜、久坐、嗜好吃辣等。首先说“恐伤肾”。像电视电影中那样直接被吓到失禁的极端情况,日常生活中基本难以遇到。但长期处于“畏惧”情绪中的人却不在少数,事情还没开动就担心做不成,喜欢看恐怖片一边恐惧一边刺激,做事前怕老虎后怕狼,喜欢打退堂鼓…这其实都是“恐伤肾”的体现。肾乃作强之官,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其功能自然就会萎靡不振、就像醉酒的懒汉一样什么都做不成。比“恐惧”更普遍、更严重、影响更大的,则是“烦躁”。一个人为什么烦躁呢?因为你的心乱了,体内气机乱了。一个肾强的人,应该是自信、沉稳、古井无波,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泉水一样。一个肾弱的人,则是想一个小水洼一样,稍有点风吹草动就水花四溅,没有一点耐心,无法沉住气,无法守住自己。烦躁就是肾不能固摄情绪的表现,而它反过来也会对肾造成很大伤害。烦躁二字,前者和火有关,后者和燥有关,都属于邪火、邪燥。火大了、燥热了,阴液和肾精就要被烤干,导致伤阴、伤肾。现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咱们随处都能听到大家说“XX好烦啊、XX真烦人”,甚至把这些话作为口头禅。其实就是陷入一个情绪伤精、伤肾,肾弱又难以固摄情绪的负循环。比如身边有个朋友,她负能量非常大,总喜欢跟人过不去,极易烦躁甚至焦虑。工作单位遇到麻烦点的事儿,心烦意乱;老公下班回来晚一点,烦;孩子不听话、爱挑食,烦;老公晚上看球赛,烦;楼下小孩子打闹声音大,烦……烦来烦去,耳鸣、腰痛一齐来了,她更烦……结果可想而知。其次,很多人可能暂时没有肾弱的表现,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等外在环境问题,也往往出现长期的“畏缩、烦躁”等情况,这就已经在给身体种病因了。解决这些与肾相关的问题,无论是身体上的难以封藏,还是心理情绪上的难以固摄,都要从养肾入手。而反过来说,肾强了,这些尿频夜尿、性功能差、情绪烦躁、身心畏缩、烦躁焦虑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不仅身体更健康,而且生活幸福感也会更高,稳赚不亏!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站桩,从根本的能量层面来修补、强化肾功能。通过站桩,一方面固本培元、增加能量、补精强肾,从而改善腰肾部位的能量亏虚,一方面调养心性,解决心理的负面问题,排出负面情绪,让自己内心更坦荡、舒畅、沉静。两两促进之下,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正循环,让身心健康状态,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