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学术等,在大一统环境下发展的源头
秦汉时期,每郡之下辖若干县,县设令长,与郡守形成直接的上下级关系,郡守还通过每年的上计监督县令长,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标准。同时县内所设机构也与郡相似,形成上下对接的关系,受命于郡。
这些属吏的设置多依据本地实际,所管辖的事务也与百姓需要相关,尽量满足国家的需要。其主要职责不外乎维持治安,征发徭役,征收税收,教化百姓,清理户籍,只要是百姓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都在其管辖之列。
这些基层组织所治理的事项,也是中央最为看重的内容,中央特别关注。而凭借皇帝一人之力无法涉猎,于是郡县制,成为皇帝实施有效控制地方的延长的手。郡县制是这些基层组织的上层管理机关,对其有管辖权,要对其进行考课和考察,而这些基层组织则有义务向郡县进行上计,郡县官吏牢牢地把握住基层百姓的活动,这样就能形成国家发展的坚强力量。
郡县也要向皇帝上计,而基层组织的治理情况,亦是其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权力必定要向下辐射。可见郡县制是连接中央与地方的纽带,为两者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桥梁,所以说郡县制起到上情下达的作用。
秦汉时期,政治上出现了空前的大一统,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治的统一推动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完成。首先制度上,秦始皇建国后即着手进行制度建设。其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
为突出其权威,创立皇帝制度,确立其至尊地位,为了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中央设立三公九卿,三公分别执掌军、政、监察等权力,又有九卿作为专门办事的职官,因此政事一决于皇帝,中央官吏实施政令。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这些制度为汉代所沿袭,只是在中央官制中三公的名称有所变化。
在大一统的基础上,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秦时调动大量人力修阿房宫;汉代黄河泛滥,王景治河亦调动大量人力,使黄河安然五百年。此外,巩固统一,征服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亦成为秦汉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秦始皇北逐匈奴,修建长城,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设置五原郡,下设34县,把郡县制推行于阴山一带。
汉代亦三击匈奴,最终使得匈奴臣服,被纳入汉族之中。南征越族,统一岭南,相继设立会稽郡、闽中郡、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开通灵渠,不仅把郡县制传播到南越,而且沟通南北,加强同越族的联系,汉代对南越管理亦在此基础上进行。
开发西南,略通五尺道,为加强与西南的联系,统一规划,开设五尺道,管理更加规范。通过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并将其纳入汉族之中,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中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大体确定。
其次在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上。秦始皇建国之初,崇信法家思想,采取暴力方针,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限制人们的言行。同时采用焚书、坑儒等极端手段试图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但终因其手段过于残暴,最终导致其灭亡。
汉初一改秦之弊,采用黄老无为的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同时也倡导儒家仁政。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实行仁政,并与法治相结合,儒法兼施。
此后儒学一直占据思想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同时,汉代还设有郡县学校,乡里私塾等,其主要传授经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家学说,因此儒家学说成为延续中国历史几千年的主导学说。
秦汉时期,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新型选官制、上计制、俸禄制,这构成大一统形成的基础,与之相呼应的乡、亭、里、什伍组织以及户籍制度也得到发展。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变革,这使得交流变得更加方便,百姓处于统一的文化环境中,并一直沿用到后世,在统一的基础上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秦汉时期兴建许多大工程。
另外,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郡县制,使得少数民族因素纳入汉族主体中,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条件。并且将郡县制推行到这些地区后,使其处于中央管辖之下,成为中央大一统之下的一个区域,国家对疆域控制更为有力,实现了国家疆域的统一,此后的历史发展中,疆域范围基本以此为基础。
可以看出,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学术等在大一统环境下发展的源头,并规定了后世发展的方向,这些发展都是在统一前提下形成,亦朝着文化大一统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秦汉时期,是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形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