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手术教程:做好半月板缝合,高清动图解析必看!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和胫骨之间的一个半月形软骨样组织,有增加稳定、传递负荷、吸收震荡,润滑关节等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日趋红火,运动伤害也日渐增多,半月板损伤越来越多见,普通大众也认识半月板的重要性,尽可能的保留半月板在医患之间形成共识。

  

要想保留半月板就涉及到半月板修复,自1885年Annandale首次进行半月板损伤修复以来,经历了从开放至镜下、从单一方法至多种齐鸣的漫长过程,如今,半月板损伤的修复缝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普及。

手术指征

半月板损伤的修复缝合首先是有手术指征的,并非所有的半月板损伤都能够缝合;其次,缝合是要有技术要求的,娴熟的缝合技术需要医生经过长期的磨练;另外,缝合需要相应的缝合器械,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半月板缝合经典的手术指征:是红区的纵形撕裂,随着设备的改进、技术的提高,大部分的半月板损伤都能够进行缝合,但还需要考虑患者年龄、病程、下肢力线、合并损伤等等诸多情况,缝合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半月板损伤的愈合,不能为了缝合而缝合!

  

1

缝合方法

半月板缝合方法:主要分由外向内( Outside-in)、由内向外( Inside-out)和全关节内 (All-inside)三类,根据缝合方法的不同,会有相应的缝合器械,最简单的是腰穿针或普通针头,也有专门的半月板缝合器械以及半月板缝合器等。

  

(1)由外向内(Outside-in)方法:用18号腰穿针或12号斜面的普通注射针头穿刺即可,简单方便,每家医院都有,当然也有专门的穿刺针,缝线一般选用0号PDS-Ⅱ及0/2的爱惜邦。

由外向内方法比较费时,不能控制关节内半月板的出针口, 适用于半月板的前角、体部,后角不适用。

  

不管你如何穿线引线,由外而内方法的最终结果是要将从外面进入并贯穿半月板裂口的缝线重新引至体外打结固定,完成修复缝合手术。

  

(2)由内向外( Inside-out):方法更好与由外而内相反,从关节内向关节外穿针引线,也在关节外打结固定,它可以控制关节内半月板的进针部位,缝合更加整齐可靠。但由内而外方法需要专门的的手术器械,缝合后角时需要附加切口利用弧形挡板保护血管神经,适用于半月板体部、后角的损伤,不太适用于前角的缝合。

  

(3)全关节内 (All-inside):有缝合器技术、缝合钩技术、缝合钳技术、锚钉技术和经骨道技术等方法,由于简单、便捷、美观,适用于半月板后角、体部损伤,也适用于前角损伤,因此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推崇,但全关节内缝合需要专门的手术器械。

  

缝合器技术是最常用的全关节内方法,Smith nephew、Mitek、Linvatec、Arthrex、Zimmer等很多公司都生产有各自的缝合器,各有优缺点,医生们一般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使用的熟悉程度来选择,以后更新一代的、越来越人性化的半月板缝合器还将大量涌现。

  

1

缝合钳技术

缝合钳技术来源于肩关节镜技术,很多医生感到肩袖的缝合钳使用方便快捷,将其挪用于半月板损伤的缝合,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了更为精细的、专门的半月板缝合钳销售。由于缝合钳技术简化了操作,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特别适用于较难缝合的半月板后根等部位的损伤。

  

1

锚钉技术

真正的锚钉技术应该来说是指第一代的半月板缝合器,它是为半月板缝合专门设计的一种钉,由于操作复杂、缝合效果不理想以及更新换代等原因,目前市场上已经见不到这种产品。

  

如今锚钉技术一般是指使用真正的锚钉,Engelsohn 等首先在2007年报到了缝合锚钉修补方法用于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治疗,通过增加后内侧入路,在内侧半月板后根部足印区打入锚钉并进行缝合固定。缝合锚钉修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不管是内侧还是外侧半月根后根损伤,应该缝合锚钉都存在没有合适入路、置入困难、拧入锚钉无法垂直骨面等诸多问题,除非锚钉的制作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或者有了更好的手术入路选择,否则其很难成为一个简单、便捷、可靠并普遍使用的方法。

  

1

经骨道技术

经骨道技术是全关节内缝合方法中的一种,2006年Raustol首先使用这种方法来缝合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后来又专用至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半月板体部放射状撕裂以及半月板腘肌腱区的撕裂等。经骨道缝合的方法首先在关节镜下确认损伤后将止点处软骨刮除,用ACL胫骨瞄准器或者专门的瞄准器瞄准钻隧道,可釆用单骨道或双骨道,单骨道方法骨道较大,操作简单,但前方必须用纽扣固定。双骨道方法需要多钻1个骨道,初学者不易,前方可以直接打结在骨表面,费用低。

  

总之,半月板缝合技术是关节镜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你掌握的方法越多,遇到困难时解决的方法就越多。简便、快捷、价廉、可靠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原则,突破禁区、迎难而上、大胆创新、为更多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米琨老师,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请标注来源!

作者介绍:

米琨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首届骨科专业,同年分配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007年开始担任骨科主任,2017年创立了广西首个运动医学科,2019年4月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国家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专门建造的大型公立医院,也是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工作,任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

1998年及2006年2次到全国骨科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分别学习创伤骨科、手外科和运动损伤,近十年来,不断到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创伤骨科、关节外科、尤其是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的国际交流和学习。米琨教授对骨关节损伤及疾病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神经、血管、肌腱、韧带、软骨和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疼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擅长关节损伤与疾病的诊治,各种复杂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四肢骨关节畸形的矫形,肢体功能重建,皮瓣移植以及现代先进的人工关节手术尤其是关节镜微创手术,创新了很多手术方法,治疗强调功能至上、力争重返运动,是广西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的领航者。近十年来,全面开展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和肩锁关节、距下关节、跖趾关节等小关节的各种关节镜手术,并在关节镜下进行系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微创松解以及肌腱、滑囊病变切除等关节外伤病的处理,已经帮助120余家华南地区医院开展关节镜等各种高新难的骨科手术,并培养了150余名关节镜外科医生。

米琨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下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运动医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关节镜-膝关节-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中国委员会华南区主任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会员、SICOT中国部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膝关节-膝关节镜-骨科运动医学学会(APKASS)中国委员、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西部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协作联盟委员会副会长、泛珠三角区域运动医学联盟理事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常务理事兼西部联盟副理事长及关节运动伤害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兼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运动健康科普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学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膝关节部分置换研究学组委员、骨科在线运动医学编委会副主编、好医术医学院专栏作者、印度《JournalofHandandMicrosurgery》、阿曼《SultanQaboosUniversityMedicalJournal》和《中华骨科杂志》等审稿专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大量广受欢迎的骨科运动医学相关的基础教育以及科普类文章。

米琨教授2012年获第2届广西优秀医师奖,2017年获全国骨科运动医学最佳讲师,2018、2019年连续两年跃身全国最具影响力骨科医师风云榜前20强,2018年获第三届中国最具影响力骨科讲师,是国内知名的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