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学与“断舍离”
能量学与“断舍离”
关于“断舍离”
GOOD BYE USELESS
organizing
这期公众号的话题将从讨论人与人能量博弈的范畴扩展到能量学在生活中的有趣体现和观察,利用能量和磁场规律,把保持好个人能量这件事落到实处。时下非常流行的关于生活归纳的理论'断舍离”,正是把能量学应用在生活细节中,达到“优化生活”的经典体现。
“断舍离”,最初来自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断舍离的主要思想建议人们要定期清理家里摆放的杂乱物品,断舍掉对低使用率物品的牵绊,合理腾出空间,打造新的居住环境,让个人生活更有品质,拥有健康的生活心态。而“断舍离”的运作本质,是完全符合能量学规律的。做好断舍离,可以有效的保存个人能量,以及提高个人能量。
断,断的是对无用的东西执念,同时也不去买同样无用的东西,“无用”即代表“低价值”;从能量学层面来看,如果家里摆着很多“低价值”的物品,人作为一个能量体,长期置于其中,很难说不会受其影响,而实际上,它们在潜移默化的吸食你的能量,让你连带着“觉得”自己的价值变低了。当你无法断掉对低效率低使用率物品的需求感时,这就反过来体现出自己和这类物品有着一定的相连性(connectivity),比方说:自己和他它们的属性很契合。潜意识里在默默传递出,自己可以给这些物品生存空间,自己可以与它们为伴,自己和它们属于同类。那么,就如书中的那句,如果你经常有着“凑合”着使用东西的想法,那么别人也会以“凑合”的姿态对待你,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你只配“凑合”。
舍,指的是舍弃一些“略有价值”但是你又用不着,或者很少用的到的东西,通常这样的东西一般人很难舍得丢弃;因为在常人的潜意识里,万一将来某一天能用的着这些略有价值的东西,当下扔了的话就会很可惜,还得重新去买,这又是一种浪费。而这个潜意识的背后,则披露了一个信息:自身财力精力等资源没有那么“丰厚”,浪费不起。所以宁可当下落灰占地方,还是舍不得抛弃,等待着万一有那么一天可派上用场。而为这一丝可怜的不知何年马月“机会”,你要搭上相当长的时间的stand-by,占用家里的空间和牺牲自己的视觉感受,就为了那一天。那么这个“节省”行动的成本相当大,等于变相告诉自己,自己的能量体感等等不值钱,而重新购买这个东西所花的费用更稀罕。那么也就是潜意识把自身的价值地位摆在那笔费用之下,自己在埋汰自己的价值;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心里认为自己可能未来还是付不起那笔重复的小开支,也就是在宣布着对未来自身经济实力缺乏自信(inconfidence),以及对金钱的不充足感(difficiency)。根据吸引力法则,你内心深处觉得自身缺乏什么,最后在现实世界里即会变成事实。
而最终,“离”,即脱离充斥着低能量的磁场环境。由于屋子里大部分空间被低使用率甚至彻底无用物品所占据,又舍不得扔(可能觉得以后自己可就买不起了),比如,毛已硬掉了的旧浴巾,购买鞋子时附带的空鞋盒(以及此类购物获得的包装盒/礼品盒),闲置大半年没再用过的面霜或者很久都不会去穿的衣服,功能和档次已经看不上的家电用品,以及一叠叠的旧发票账单,etc。这些物品充斥着“老旧”,“价值低”,“衰败”的能量,环绕着你,无时不在的影响且暗示自己,似乎自己已经老了,开始过早的对物品有怀旧情绪了,喜好收集破烂了,扔了就怕错过一个亿了找不到代替品了。这都是出于对物品的一种执念,以及一种不放松的情绪。而这个“执念”和“不放松”的潜在信息即是,自己对各类物品的匮乏感,匮乏感即产生需求感,而对这些物品本身有需求感,即反过来被这些物品压着拿能量。脱离不开这样的磁场环境,那么自身的能量自然被它们所“消耗”。整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能量当然不会很高,甚至会相当的“低”,那么自然非常容易被另一个看起来更考究些,对生活有着更高要求的人所吸引。这些背后的磁场信息,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的能够被人所感知到。你,为什么会被一个人所吸引?也就是在一些细节中出卖了别人潜意识里对其自身品质的定位,让你感受到ta的磁场价值,ta对生活环境的态度比你严肃,也就是在告诉你,这个人不好唬弄。不好唬弄,那么也就代表其高价值,自然得认真去对待ta。
AUTUMN
关于“瑕疵”
imperfection or defect?
这里顺带讨论一个非常魔性且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物品上的瑕疵。这里针对的人群是,重度OCD患者及低能量人群。瑕疵与质量问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瑕疵”指的是一种“不完美”,比如一件羊绒大衣上有一个在制作过程中毛量过多所产生的一个高出平面的小点,一个皮包上有一条淡淡的压痕纹路;而质量问题指的是物品有损坏,影响使用,比如大衣的扣子掉了面料走线开了,皮包的油边化了链子断了等。
与对生活要求高且不马虎的理念正好相反,对物品上的瑕疵的态度,却是越为纠结的,能量越低,而能量越低的人,越会去纠结物品上的小瑕疵。作者作为一名资深OCD患者➕低能量,对物品的瑕疵接受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走过了一条不为常人所走的路,经历过无数次换货体验,官网买了退退了买,甚至同款买几件就是为了到手挑品相最好的,连着专柜sa习惯了鄙人的毛病,每次都很识相的把店里所有同款都拿出来给敞开了挑(相当于作弊mode),上帝视角,最终发现一个暗规律:你第一件被派到的商品,往往是品相最好的那个;如果不罢休,非得追求细节完美,第二个往往不如第一个,接着换的第三个可能相对完美了,但会在你使用中,出现其他问题,最终还不如第一个;另一个规律是,你对东西越在意,越容易出问题,而越放松,物品越容易状态好好的。物极必反,太喜爱一个东西了,这个东西越熵增,莫名其妙就坏了,让你痛失宝贝。“细水长流”,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对物品的需求感上。
最后,来涨一个奇怪的暗知识:每个同款物品的瑕疵程度在玄学层面来看是多少差不离的,只是在于你能够看到的,和你没注意及看不到的地方的,甚至更玄乎点,是在一个有效时空下,一个看似完美的物品,会在你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意外损坏,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状态,迟早都一样。就算是一直完美的,也会有一天,你自己主动不想要了,哪怕它是完美的也没意义了。
AUTUMN
关于“消费”
consumerism
shopping
有读者朋友在微博给我留言,提议分享些除男女关系话题外,个人理财投资方面的心得。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可以去看术业专攻的财经频道,公众号以及知乎文章,这里可以讨论说说的是运用能量学层面的规律达到所谓“个人投资”和“价值提升”。
正与时下批判的“消费主义”相反,作者恰恰巧是鼓励各位童鞋去购物去消费的,前提是在“能力范围”内,“适当”的情况下,一切在于有度。也发现一个特点,普通人是非常容易耳根子软,在思考能力不足够的情况下,陷入另一个极端的方向,对于“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思想“活着就是要消费,提前透支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打扮光鲜精致穷,来吸引更好的条件和机遇”这种明显充满漏洞和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些人走起了反向之路,鼓励节俭,人该识清自己是什么身份就要消费同层次的物品,排斥奢侈品消费甚至鄙视普通人买高级货等等。其实这些理念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的点是,从人嘴巴里说出来的想法意见,总会带有“拿别人能量”的意味,从而带偏了本来的面目。
这里要说的是,从吸引力法则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只会存钱,那么ta最终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卡里的数字不断增长。时而久之,哪怕看到一件心仪的完全买得起的服饰,都会觉得拥有这件服饰的产生的快乐抵不上卡上数字减少带来的能量损失,那么也就不想买了,最后什么都不想买了。这样心态的人有很多很多,可能存款相当丰厚,却对自己一毛不拔,精神面貌上能量极低,给人的感受人钱分离,钱是很多的,而人是很穷的,吸引力很低。如此这般对待自己,潜意识里透露信息是,自己配不上这笔存款,哪怕是自己赚来的,却不配去花,花了就怕未来赚不到,对自己将来的一种不自信。这里先不讨论是否prepared for家庭的开销以及留给子孙后代,这里怀疑的是这样的人设恐怕找不到对象,因为在与人认识的过程中,总不能把存折贴脸上,而如果真贴脸上,那么别人看上的就是存折而已了,而不是人本身的价值,因为这个人的磁场信息是自己苛待自己,自己都对自己不够好。在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情况下,ta所拥有的东西,也是不属于ta的。这里可衍生到另一个极端,内心极虚,需要靠购置外物贵物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自身能量支撑不住,比如说那些提前消费刷爆卡的情况,那么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心虚”,是挡都挡不住的,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配不上(因为超过自己支付能力范围),那么即使物理上拥有这些物品,也是人物分离,人配不上物品,外人也可轻易拿走ta的能量。
所以,在能量学的层面提升个人价值,即要做到爱自己,对自己大方,时不时投资自己,哪怕偶尔浪费点,心里也是觉得浪费得起,一切“技巧”在于这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但如果过份了,自身能量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有很大的折损,狂掉能量,相信这样的体感有生活经历的也曾体验过。对自己够好,潜意识里自我认可自然高,而自身价值高了,自然在物理世界吸引到更多符合自身价值的实际资源。现实世界是人的潜意识内容的投射,人的内心如何定位自己,就会在物理世界体现出来。吸引力定律,实际就是磁场反射,你真正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就会获得什么实物。最好的投资,就是对自己真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