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5篇:读文随笔∣大单元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大单元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0年第11其发表了吕国艳、张悦群两位老师合写的论文《“规则”结构论:单元教学应走结构化道路——是有序性目标还是重复性目标》,这也是张老师“语文课程十五论”的一个专题。这篇论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我认为的语文教学最为严重的问题,即长期的重复性的低效教学。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比喻的手法,学生从小学一直学到高中,高考时遇到比喻类的题目,依然无法得到满分。作者认为:“重复性教学及其重复性目标是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原因,说到底还在于语文教学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有序的教学结构。”对此,我深表认同。
作者首先列举了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参考书列出来的“教学重点”,四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都涉及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及其刻画手法、把握作品主题以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等。也就是说,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会涉及到一些知识点,教师又没有总结提炼出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程序与规则。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语文阅读原理及其规则数不胜数,同一内容在不同学期、不同单元有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目标,应当有相对科学的安排。可惜,我们一直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序列,连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或教学目标都前后重复。”这也是某些课堂教学低效的最严重的原因。那么,到底如何开发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序列呢?作者提供了一种思路:根据单元前的学习提示,抽象出一个学生的学习中心;再根据这个学习中心,找到一个学科方面的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这个知识结构,加工成一个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最后根据这个认知结构,分解成适合学生学习的一个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考虑课程标准及其相关功能的制约等问题。这个思路比较抽象,作者又将思路转化成了八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整个操作流程。
1.我能根据本单元前面的学习提示,抽象出一个学习中心来吗?我认为这一点是比较难的。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代白话小说,单元提示列出了“主要线索”“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性格形成的原因”“具体描写”“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等六个要素。用并列的形式呈现这些要素,进而形成一个个教学目标,显然不可取。最好的做法就是进行整合,例如前两个都跟故事情节有关,中间三个都跟人物形象有关,最后一个有点宏观概括性。于是就可以将本单元的学习中心提炼为:以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解读。应该说,这个学习中心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多数教师也很难从单元导语中提炼出这样的学习中心。但这不妨碍我们进行这样的尝试。
2.我能根据单元的学习中心,找到一个学科方面的知识结构吗?实际上,就是要从学科背景知识方面寻找上述学习中心的依据,或者说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对应的学科知识。上述学习中心对应的就是小说三要素及其关系。
3.我能根据学科方面的认知结构与本单元的课文特点,加工成一个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吗?说白了,就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作者提出了三种思路:增加、删除、排序。
4.我能依据本单元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确定一个个课时的学习中心吗?经过第三步的加工后,作者将学科认知结构转化为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这一步要更为具体化,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细化到具体的课时中去。上述的学习中心细化为如下十个课时:熟悉与口述故事情节;掌握明线与暗线;划分四大情节段;从情节了解小说主题;从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的变化;从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形成;从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从人物形象分析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的分析;细节描写的语句表现力的分析。
5.我确定的单元学习中心尤其是课时学习中心,是怎样与更权威的课程内容相联系的?这实际上就是为课时的教学目标寻找课程方面的依据。
6.我确定的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尤其是课时中心,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功能相联系的?课程功能不仅体现在语文学科本身的功能上,还体现在社会、文化、审美、品德等方面的素养养成上。
7.我能把一个个课时的教学中心,转化为一个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吗?第4点中列出来的十个目标,要分散在十个课时中进行落实,一节课只需要掌握一个语文规则。但这个规则必须是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最好还要转化为作业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掌握明线与暗线”的课时学习中心就需要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即“根据《智取生辰纲》明暗双线的阅读经验,在《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三篇课文中找出一篇具有明暗双线的课文,且说明理由。”
8.我能在所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意一些需要积累的碎片知识吗?这其实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决定的,语文知识结构不像理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文知识彼此之间存在着交叉,除了学习中心以及课时学习中心外,还会产生很多碎片化知识,这也需要积累。
按照这八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序列:分析单元导语提炼学习中心—对应学科知识确定课时学习中心—将课时学习中心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序列之外,注意学习中心与课程的联系,注意碎片化知识的积累。这个序列,不正是“大单元教学”的另一种落实形式吗?像作者开发出的这十个课时的学习任务,正是建立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之上的,而落实了这十个目标,也就实现了学习古代白话小说的单元目标。而难点则在于:如何将学习中心转化为课时学习中心?这一点还需要继续思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