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沧江上游地带,其特别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每队1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乐村傈僳族歌舞独具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就发源于此。当地人个个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阿尺木刮是一种群众性、自娱性歌舞,意为“山羊的歌舞”,唱时多以颤抖音出现,其音悠扬婉转,悠悠长鸣。
我们的车子距离村子约一小时车程,游侠客云南站负责人豪哥与村长电话联系,告之我们大约抵达村子的时间,村长得知确切消息后再通知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到观景台集中。所以,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同乐村观景台的时候,村民们还在往回赶的路上。无妨,只要能看到演出就心满意足了。此次同乐村之行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完美。
5、酒还未饮,人已微醺。”这是他们留客的原始舞蹈“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到20、21世纪已不多见,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来源和形成与傈僳族群众半农半牧、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音色婉转,舞步多变。阿尺木刮的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男女两组参舞者各围成半圆形或排成直纵队而舞,边舞蹈边歌唱,有一人领唱,众人在最后一句齐唱,舞蹈动作以脚步的跳摆搓跺、上身的左右摇摆、前仰身、抬头、回望等模仿山羊的动作为特点。
从舞蹈中可以看出山羊的跳跃、斗角等动作;在唱腔上,其音调悠长,起承转合富有变化,雄浑且空旷,诉说着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史。
傈僳族的服饰特点为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背弓弩箭包,下身穿蓝色大裆裤,头戴羊毛大毡帽,用草编饰物、锦鸡毛等装饰;女子身穿百褶裙和刺绣围裙,头戴三角帽,以小贝壳、银圆片,红白珠片等饰物装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打绑腿,穿草鞋。
同乐村一直”藏在深山无人识“,直到她一曲原始质朴的”阿尺木刮“传出,才为外人所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