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女子吞咽困难2年,暴瘦20斤,怀疑得了食管癌——内镜专家“挖个隧道”就治好了
"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咱们老百姓也能够了解到海量的医学常识,但是这些“科普”有的靠谱,有的不靠谱。
很多人出现了不适,一对照症状,就怀疑得了这个癌、那个癌的,甚至很简单的疾病也放弃治疗,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今天的女主角,37岁的杨女士就是这样。
相信大家肯定看到过"进行性吞咽困难"这个词吧?
在教科书上,“进行性吞咽困难”总是与“食管癌”形影不离,几乎是食管癌的标配。
看到它,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食管癌"这个恐怖的疾病。
我国平均每年都有15万人因罹患食管癌去世,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正因为食管癌的严重性,很多朋友只要有吞咽不适就会怀疑自己患上这个可怕的疾病。
实际上,某一疾病的“典型症状”却不总是对应特定的疾病。
37岁杨女士吞咽困难2年,暴瘦20斤,怀疑晚期食道癌
"大夫啊,我这2年吞咽困难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近1年体重已经下降20多斤了,现在就只有60多斤了,我是不是得食管癌晚期了呢"?
杨女士在门诊上焦急地向笔者咨询道。
她看起来弱不禁风,满脸忧郁,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原来,在2年前,杨女士得了一种怪病,吃饭总是不顺畅,感觉食物噎在胸口,甚是难受,经常需要配水吃,严重时吃下去的最终又得吐出来。
特别是在紧张时,生气后,这种吞咽困难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
她起初不在意,但是这种症状却越来越严重,她在手机上一查:中晚期食管癌!
这让她完全崩溃了!心想,既然是食管癌,也就不去治疗了,破罐子破摔,随它去吧!
好在杨女士的丈夫是一个明白人,说,看网上的东西怎么能自己诊断癌症呢?
好说歹说,总算劝她来到了我们医院就诊。
通过仔细的问诊,笔者有这样的疑问:
青壮年女性,无痛性咽下困难进行性加重,体重明显下降,会不会有动力方面的问题(如贲门失迟缓征)?
于是,果断建议她先做个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典型的鸟嘴征
果不其然,贲门失迟缓征的典型"鸟嘴征"完美地显示出来。
贲门失迟缓症,即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在食管,从而逐渐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
通俗的说,就是我们胃的上口和食管连接的地方有个“阀门”——贲门,正常情况下,食物下来,它会打开,该打开不打开,就会出现吞咽困难,这就是“贲门失弛缓症”了。
这种疾病该怎么治疗呢?
目前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POEM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即通过内镜下贲门肌层切开(如下图所示),术后早期即可进食,95%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且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
POEM术俗称“打隧道”,简单说来,就是切开黏膜层后,内镜钻到肌层和黏膜下层之间,打一个隧道,在内镜下把她那有病的括约肌切开,吃饭就不会再噎着了!
杨女士及其家人接受了笔者的建议,整个POEM术由许昌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段淑芬主任完成。
倒镜可见镜身被紧密包绕。
食管腔建立隧道。
内镜进入隧道。
分离出括约肌进行切断。
钛夹夹闭隧道入口。
杨女士术后自觉"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恢复饮食后食量较前明显增加,
"2年多了,终于可以安心地吃顿饱饭了",杨女士兴奋地感慨道。
术后第5天,她顺利出院。
对于"进行性吞咽困难",并不等同于得了食管癌,也可能是一些动力性的良性病变。
请诸位看官冷静客观地对待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科普”,
发现问题,不要杯弓蛇影,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找专业的医生,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送上:一图了解贲门失弛缓
潜心科普,不媚俗流
撰文:李岩 主治医师 许昌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
指导专家:段淑芬主任
文末图片:医学界(yxj.org.cn)
编辑:老杜 联系:duli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