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留下绝世珍宝,孙媳妇守护25年,晚年无偿上交,今价值百亿!
清咸丰二年,苏州潘家第10代孙潘祖荫高中探花,随后平步青云,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清咸丰十年,一代名臣左宗棠遭人弹劾陷入困境,潘祖荫不顾性命,三次冒死上书营救。咸丰皇帝最终被感动,于是留下左宗棠一命。
从此,左宗棠念念不忘潘祖荫的救命之恩,于是在左宗棠东山再起后,将珍藏了多年的传世珍宝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几年后,左宗棠又花了300两黄金买了大克鼎送给潘祖荫。两只大鼎凑成一对,意在感谢潘祖荫的鼎力相救之恩。这两只大鼎都是西周时期的宝物,距今将近有3000年历史。每只大鼎上面刻满了200多字的珍贵铭文,其珍贵程度稀世罕有。
从此,潘家人视此二鼎为骄傲,刻了一枚“天下三宝有其二”的印章作为纪念,同时此物也被作为了潘家的传家之宝。然而,潘家的富贵没能长久下去。潘祖荫一直无后,过继的儿子先后死去。潘祖荫又从孙辈里过继潘承镜为孙子,然而潘承镜没过几年也死了,仅留下了新婚三月的妻子潘达于。
年轻时的潘达于子嗣问题让潘祖荫心情郁结,很快就死在了北京。潘祖荫死后,弟弟潘祖年赶往北京,连夜将他珍藏的宝物运回了苏州老家。一年后,潘祖年也死去,孙媳妇潘达于成为了唯一能管事的人。潘达于虽是一介女流,但却聪明伶俐、作风刚正,颇有能力。为了接续潘家香火,她从家族孙辈中选来潘家懋作为继子,潘家懋最终长大成人,接续了潘家香火。
潘家藏宝的老宅潘家衰落之后,不少人觊觎潘家宝物和潘达于的姿色,于是纷纷前来欺负孤儿寡母。年仅20岁的潘达于巧妙应对,挫败了贪婪者一次次的阴谋诡计。最危险的一次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前来“借宝”,潘达于不敢不借。所幸的是辛亥革命爆发随即,端方被刺死,宝鼎这才没有落入他人之手。
大克鼎(藏于上海博物馆)1930年代,一个美国商人漂洋过海来到苏州,专门拜访了潘达于。美国商人开出了600两黄金外加上海一套5层的别墅来换两只宝鼎,潘达于却不为所动,一口回绝了美国商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护宝鼎,潘达于将宝鼎和其他宝物用30多个大木箱子装了,然后将它们埋入房子的夹壁和地下。
大盂鼎(藏于上海博物馆)日军攻陷苏州后,曾多次到潘家搜查宝物,但都一无所获。最后,潘达于故意将一些便宜的古董让鬼子发现。日军劫得古董心满意足而去,从此不再纠缠。1944年,潘达于将宝物挖出堆在一间不起眼的旧房子里,然后弄来大量垃圾堆在宝物箱上,这些宝物就这样被一直保存到了解放之后。
潘达于写给博物馆的信(藏于上海博物馆)1952年,潘达于写信给了上海博物馆,请求捐献宝物。博物馆的专家看了宝鼎之后,一个个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消失60多年的稀世国宝原来藏在了垃圾堆下!此时,潘达于已经守护了国宝25年。博物馆将宝鼎运走时,她不禁流下了泪水。三十年过去了,两只宝鼎到底值多少钱?当时日本拍卖了一只比这两个大鼎还小的青铜鼎,最后拍出了6000万美金的天价。这两只宝鼎的价格,保底在2亿美金左右。
潘达于察看宝鼎进入70年代后,潘达于又将祖父珍藏的古董400多件无偿捐给了上海博物馆。当时的潘家早已经衰败,潘达于每月靠50块钱补助度日,女儿在学校教书,每个月也才70块钱收入。为表彰潘达于的壮举,90年代时博物馆为潘家送去了10万元奖金。这笔钱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但潘达于却拒绝了奖金。她说:“我不要钱,如果要钱,当年600两黄金加别墅我早卖了。这东西属于子孙后代,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潘达于100岁时与宝鼎合影如今这对宝鼎价值超过百亿,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将其定为绝世珍宝,永久禁止出国展览。2007年8月,潘达于老人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102岁。博物馆将她的名字刻在大理石墙上,以纪念她的高尚品格。潘达于无偿献宝的宝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后人学习。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