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整体观
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整体观
【原文】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1)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2)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3),地有形;天有八纪(4),地有五里(5),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6)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7)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8),风气通于肝,雷气(9)通于心,谷气(10)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11)。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12)象雷,逆气象阳(13)。
故治(14)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注释】
(1)明:盛之意。
(2)便:便利,灵活,强健便捷。
(3)精:气之精粹的部分。
(4)八纪:即一年四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
(5)五里:指东、南、西、北、中央五方。
(6)神明:指阴阳。
(7)贤人:指懂得顺应阴阳变化以养生的人。
(8)嗌:即咽。
(9)雷气:指火气。
(10)谷气:指土气。谷,山谷。
(11)九窍为水注之气:张介宾注:“水注之气,言水气之注也,如目之泪,鼻之涕,口之津,二阴之尿秽皆是也。虽耳若无水,而耳中津气湿而成垢,是即水气所致。气至水必至,水至气必至,故言水注之气。”
(12)暴气:指人的愤怒暴躁之气。
(13)逆气象阳:比喻人体上逆之气如自然气候之久晴不降雨。阳,通“旸”,久晴不雨。
(14)治:指养生和治病而言。
【白话详解】
天气在西北方是不足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的右耳也不及左边的聪明;地气在东南方是不满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边手足也不及右边的灵活。黄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气集合于上部,集合于上部则上部聪明而下部虚弱,所以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利;西方属阴,阴性向下,所以人体的精气集合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所以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如虽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受邪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受邪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身体哪里较为虚弱,邪气就会乘虚而滞留在那里。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之道理,因此天地能够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来把握的,因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对上,顺应天气来养护头颅;对下,顺应地气来养护双脚;居中,则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天的轻清之气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咽,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五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好像天地间的雨;人的气,好像天地间的风。人的暴怒之气,好像雷霆;人的逆气,好像天阳亢盛。
所以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那么疾病灾害就要发生了。
【按语】
古人运用地理学的知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采用观察研究与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取法不同地域阴阳之气偏颇不全的规律,阐释人们普遍均为右手足比左手足灵活的现象,提出人身左右阴阳不对称等辨证生理观,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整体观。
《内经》理论认为人是应天地之气而生,所谓“人生一小天地”。这种观点,在《灵枢邪客》中,论述得更为详尽,它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以应之……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胞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黄,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服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上述人与天地相应观可结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