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300:读《心若菩提》有感4
300.读《心若菩提》有感4
今天下午阅读的是第四章《天道酬勤》。
一个企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定位;二是资本、技术、人才。但是作为民营企业,曹德旺招聘不到工程师。他通过多方了解,才明白根本原因:都向往国有企业,觉得国有企业什么都有保障。
想想也是,当年我毕业后,也是老老实实等着安排工作,让我这个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去村小当起了老师。山高路远,待遇又差,我差点放弃。还是我父亲说这是事业单位,饿不死就好。
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特别人才的紧缺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曹先生主动去探路,他决心解决这个拦路虎。于是全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市场诞生。地上本无路,但是他走出了一条解决人才问题的路。
他自学了工商管理知识,,试水公开发行股票。
戈培尔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我这里不是要说曹先生在办企业发行股票后,谣传他圈了钱想跑到国外去的事情。而是很多人说读书没有用的问题,我们听多了,就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然后不会用心读书。而曹先生也只读了初一上学期一段时间,都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成功企业家,感觉读书真的没有用。
但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我们提到他一边放牛,一边拿着哥哥的书自学。读了很中外名著,自学了会计学知识,现在又提到了自学了工商管理知识。可见,虽然他学历不高,但是他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不断在自觉提升自己。而且,我们也看到他为了企业的良性发展,求贤若渴。
所以,对于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要有质疑的精神,而不是人云亦云。
成功上市后,他走出企业发展的困境,自身也成为了富豪。但他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有了新的困惑。虽然企业上市了,但在专业人士眼里,他公司的股票只是垃圾股,因为他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包罗万象,一点不专业。这个时候,他开始了全面的反省、调查、访问、请教他人,总结经验和教训,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经常说我们只看到了他的风光,却看不到他背后的艰辛付出。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能成功者,都是在大风大浪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如果挺不过来,从此就消失在风浪中,浪花淘尽英雄。
他的灵感来自朋友的赠书《聚焦法规》,他特别分享了此书的一个故事:
太阳光以每小时数以兆亿度的热量射向地球,在靠近太阳几万里的地方,为什么就都融化掉。而对这样大的光能,人类却可以在海滩上架一把阳伞,就把他挡住了。地球上的人可以躺在海滩上,喝着冰镇可乐,美美的晒个太阳浴,为什么那么高的太阳光不会把躺在沙滩上的人烤焦?因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149597892千米,非常遥远,太阳辐射面太大太散,那么大的威力伤害不到我们。但是,如果有个小孩用一面镜子放在海滩上收集阳光,将阳光收集变成一束光,再将这个光束射向地板或者石头,光束所到之处不论是什么都被融化。这就是聚焦的力量。
于是他领悟到现代企业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必须专业化经营,才能做大做强。于是开始决定选择制造汽车玻璃作为福耀的主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企业要走向世界,他出国考察,在“福特博物馆”,他看到了自己的企业差距,思考如何缩小这些差距。他提出了企业的改革方案,突破了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我的感觉,他是“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并做到了“知行合一”。
我们很多人都是井底之蛙,格局太小,又不肯跳出来,所以不能有很大的成就。而且,我周围很多人不看书,喜欢拿着手机刷抖音傻笑,喜欢吃喝玩乐,这样怎么可能有很大发展呢?我们所处的环境都不喜欢看书,也就不怪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了。
他知人善用,为企业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他提到了执行力的价值,他通过到一线观察、收集、整理数据,通过实践改善,成功实现1平方米的夹层玻璃单耗只需要2.1平方米的水平,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与国外企业的合资,让他学习到了新的东西,但是文化的差异和对公司定位的不同,让这次合作三年后分道扬镳。
企业经营中,一个字的区别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这里特别提到了分销和直销的区别,让他悟出了管理的新高度。
他在金融危机时拯救了国外企业,为什么要救,一席话道出了他的眼光:
“你要记住,从产业链的理论上讲,上下游企业,是有买卖关系,但也是分工不同,绝对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要想让福耀公司健康发展,不仅是需要我们自己产品客户端用户的繁荣,更需要我们产品供应商的发达。”
正因为他的经商之道,所以当市场回暖的时候,他的企业仍然能够准时按质按量收获到他所拯救的供应商的供货,而且一直不涨价。所以,好心有好报。真的是“多行好事,莫问前程”。
他的业余爱好是打高尔夫球,原因这是一项考量智力的运动,也与企业中常用的管理统计学原理相符。可见他的娱乐方式,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在健身的前提下,训练自己的思维。
这一章,以“天道酬勤”为题,讲述了他很多时候,不是等政策来解决问题,而是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苦心人,天不负,他在层层考验中,都挺过来了,而且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而我们普通人,遇到问题都是抱怨,抱怨这里不对,那里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抱怨完了,问题还在那儿,没有担当意识,选择逃避,一走了之。这样的人,永远都在跳槽中,永远都在适应新的工作当中,怎么从普通员工成长为企业管理层呢?
我得检讨我自己,面对问题,很多时候,也只是怒气冲天的指出问题,却没有思考如何较好的解决问题,所以,我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2021年7月29日下午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