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87期】【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长篇人物传记连载《鲁慕迅传》【十五】

二
           昔饮汝河水,
           水清印我心。
           水改人未改,
           乡情老更深。
       这是鲁慕迅先生《乡情诗草》中一首题名《乡情》的诗,既没有奇特的想象,又没有华丽的词藻,寥寥二十字,纯用口语白描,只写了见汝水而回忆往事的极常见的题材,却道出了人心共有的思乡深情,感情真挚,激动人心。
       我最初认识鲁慕迅先生,还是一九八五年年底的时候。他为了祝贺故乡成立文联,特意从湖北赶回汝州。会议期间,他画了一幅题为《清风朗月》的画,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蕴含着丰富的诗意和哲理。这幅画装裱后就悬挂在汝州市文联的办公室,我每次上班看到它,就有一种“欲使清风传万古,须如明月印千江”的诗意。他的“清”,一如元代大画家赵松雪的“清”。由心灵之清,人生之清,观照自然世界之清,“清气所萃,乃臻瑰奇”,于是便形成了他作品之清,清则远,则淡,一洗俗垢,纤尘不染。给人一种单纯、明朗、萧条淡泊的感觉,使人阅之清心,骨气自高。我是通过读先生的《清风朗月》而初识先生的。
       一九八六年,我筹办《风穴文艺》刊物,先生被聘为我们的顾问,他在百忙中又连明彻夜赶画了一幅画寄了回来,题为“为我乡风穴文艺创刊而作”。我先把这幅画发表在《风穴文艺》创刊号上,装裱后又挂在了文联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画面上一串串红艳艳、甜蜜蜜的柿子压弯了枝头,每片蓝叶都闪耀着力的旋律,每颗金果也都流溢着诗的情韵。这不正像征着故乡的文学艺术事业也将要在金色的秋天 里结出累累硕果吗?
       为了沟通顾问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加深了解,我写信约先生寄回他的《顾问简介》。先生很快就寄来了一份很简短的简介,我把它编发在了《风穴文艺》1989年总第6期上:

鲁慕迅,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生,河南汝州人,早年从师石磊园、谢瑞阶先生学画,一九五O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曾在中南大区《长江日报》及武汉《长江日报》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十余年。一九七九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曾任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中国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中国花鸟画刊授学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
       从事中国花鸟画创作及美术理论研究,其国画追求生活的诗意美和形式的力度感,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及人民大会堂收藏,曾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一九八四年曾赴英国、荷兰作艺术考察。

先生非常关心《风穴文艺》这个小刊,不断写信指导并寄回大作。我们在1990年总第7期刊发了《鲁慕迅山水绝句选》,包括《水乡》、《清溪》、《秋山》、《松泉》、《秋林》、《竹泉》等一组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来我们举办“保险杯”评奖活动,还给他评了个奖呢!

       后来,我渐渐动了写写先生的念头。先生几次回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在短暂的接触中,先生那生性宁静、待人宽厚而仁慈,甘于淡泊,襟怀高远,心胸豁达,潇洒飘逸,追求真善美,炉冶画书诗,透视历及,拥抱自然,咀嚼生活,直面人生,以寻求艺术的真谛的高风亮节,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真是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跟着先生学艺术,学做人,受益匪浅。正像先生所说的那样:“艺术是人的艺术,不论诗文、歌舞、绘画、山川、草木、鸟鱼,处处可以见人的情性,人的品格,人的才力。才力固不可少,品格尤为重要。固然有人品高而艺术未必高者,而人品不高则艺品必不能高。所以治艺与做人实不可分。”
      为了对先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查阅了《慕迅的艺术成就》,《借得梅花一缕魂》、《鲁慕迅京山诗画展专辑》等有关资料,看到了先生以格调高雅的艺术创造在故乡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光彩照人的丰碑,故乡人民为有这样的艺术大家而骄傲和自豪!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原创版权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因不是原创而造成平台封号的,后果作者自负,并赔偿平台相应的费用。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若有侵权行为,文责自负,《智泉流韵》公众平台概不负责。刊发文章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相关图片由作者提供给平台。

《智泉流韵》平台上的任何文章不得在任何公众号或媒体上擅自刊载,违者必究。但是欢迎转发,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文字的地方就有江湖,若由于私怨而用卑鄙的手段肆意报复诽谤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必将交于法律制裁。

特此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