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通向教学创造的幽径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成功启示
关于教学的法则和理论很多,一个教师,当然要尽量掌握这些具体的法则和理论,但这毕竟属于教学的一般技法和常规要求。缺乏艺术的升华,必然也难以摆脱其中的匠气。陆游在教儿子学诗时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要真正使教学有所创造,真正的功夫有时候恐怕还是在教学以外的艺术天地之中。
听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老师们都会惊叹于老师课堂上的创造,那种自然而然、恰倒好处的“表演”,真让人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不仅陶醉了学生,也陶醉了听课的老师。于老师不仅有演员的素养、诗人的气质,还具有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在“口语交际表达训练”课上,为了贴近生活,为交际创设必要的情境与氛围,于老师常常巧妙地设计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走进课堂,他“演”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生辟的教学内容顿时变得自然亲切,富有了生活的气息。一堂课就如同是一篇构思精巧、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诗。
在他的《狐假虎威》、《草》、《惊弓之鸟》、《小稻秧脱险记》等一些阅读教学课堂中,有朗读,有表演,可谓精心安排,寓教于嬉,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于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了“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老师和学生扮演着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置身于这样精心设计的“戏剧表演”,不仅让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而且还能让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伯棠教授曾这样评价于老师的课:“于老师把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们感到有趣——趣味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
为什么于老师的教学会有如此的魅力?
于老师出生于有“京剧之乡”之称的山东省胶东市,这里的父老乡亲都喜欢京剧,人人都能哼上几句,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地影响了他。上小学三年级时,他开始拜师学习拉京胡,唱京戏。小小年纪就在村里唱出了名,被人们称为“小梅兰芳”。中学时,学校有一批喜欢京剧的老师和同学,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谈戏,唱戏,学了不少唱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于老师在教学之余一直以戏为伴,以琴为伴,完全过着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一次,面对研究人员的采访,于老师这样说:我认为把教学工作做好是一种创造,上一堂课也是创造,我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我常常想:读书、观察、思考,创造力从哪里来的?我认为研究我就要重点研究艺术对我的影响。如果我身上有一点灵性,比别人多一点悟性,我想,与我学京胡,唱京剧,热爱艺术有很大关系。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京剧使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恨。京剧教会了我喜,教会了我怒,教会了我悲,教会了我乐。总之,京剧使我懂得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字——情。
是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滋养了于老师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思维,启迪了智慧。而这一切都被于老师恰倒好处地融进了语文教学。可以说,于老师独到的教学艺术风格不仅是他长期钻研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果,更是京剧艺术素养在语文课堂中的外化和升华。
不难看到,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不少老师只注意到了对这些名教师“一招一式”的模仿,却往往看不到名教师在艺术修养上的对自己的锤炼。由于缺乏相应的艺术涵养,结果多是不仅没有学到他人的精髓,反而迷失了自我。
教学创造不是花样翻新的小摆设,不是故弄玄虚的杂耍,不是随心所欲的小机灵,而是教者创造精神的体现。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教师不是诗人,但应该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画家,应该有画家的敏锐……除了在正常的教学中的摸爬滚打外,还需要不断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以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然后触类旁通,融汇贯通,推动自己的教学创造。这样,在课堂上流动的才永远是清甘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