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模型习题,你都会了吗?
OSI问题
请回答下述有关OSI模型的问题。
(1)哪一层选择通信伙伴并判断其可用性、判断建立连接所需资源的可用性、协调参与通信的应用程序,并就控制数据完整性和错误恢复的流程达成一致?
(2)哪一层负责将来自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分组转换为电信号?
(3)哪一层实现路由选择,在终端系统之间建立连接并选择路径?
(4)哪一层定义了如何对数据进行格式化、表示、编码和转换,以便在网络中使用?
(5)哪一层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哪一层确保通过物理链路可靠地传输数据,且主要与物理地址、线路管理、网络拓扑、错误通知、按顺序传输帧以及流量控制有关?
(7)哪一层用于让终端节点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可靠的通信,提供建立、维护、拆除虚电路的机制,提供传输错误检测和恢复的机制,并提供流量控制机制?
(8)哪一层提供逻辑地址,供路由器用来决定传输路径?
(9)哪一层指定了电平、线路速度和电缆针脚,并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
(10)哪一层将比特合并成字节,再将字节封装成帧,使用MAC地址,并提供错误检测功能?
(11)哪一层负责在网络中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开。
(12)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帧?
(13)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数据段?
(14)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分组?
(15)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比特?
(16)按封装顺序排列下列各项:
(17)哪一层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
(18)哪-层实际传输数据,并处理错误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
(19)哪一层管理设备编址、跟踪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并决定传输数据的最佳路径?
(20) MAC地址长多少位?以什么方式表示?
OSI问题答案
(1)应用层负责寻找服务器提供的网络资源,并提供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功能(如果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选择这样做)
(2)物理层接收来自数据链路层的帧,将0和1编码成数字信号,以便在网络介质上传输
(3)网络层提供了在互联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还提供了逻辑地址
(4)表示层确保数据为应用层能够理解的格式
(5)会话层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维护并终止会话
(6)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该层还提供物理编址以及将分组放到网络介质上的其他选项
(7)传输层使用虚电路在主机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
(8)网络层提供了逻辑地址(这通常是IP地址)和路由选择功能
(9)物理层负责在设备之间建立电气和机械连接
(10)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分组封装成帧
(11)会话层在不同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
(12)数据链路层将从网络层收到的分组封装成帧
(13)传输层将用户数据分段
(14)网络层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段封装成分组
(15)物理层负责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1和0 (比特)
(16)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17)传输层
(18)数据链路层
(19)网络层
(20)长48位(6B) ,表示为一个十六进制数
识别冲突域和广播域
01
既是必然,更是契机
(1)确定下图中每台设备连接的冲突域数量和广^播域数量,其中每台设备都用一个字母表示。
A.集线器 B.网桥
C.交换机 D.路由器
识别冲突域和广播域答案
(1)集线器: 1个冲突城,1个广播城
(2)网桥: 2个冲突城,1个广播城
(3)交换机: 4个冲突城,1个广播城
(4)路由器: 3个冲突城,3个广播城
网络互联模型习题
02
按照部署,坚决落实
(1)作为接收方的主机未全部收到它应确认的数据段。为改善当前通信会话的可靠性,该主机可如
何做?
A.发送不同的源端口号
B.重启虚电路
C.减小序号
D.缩小窗口
(2)主机将数据传输到MAC地址f:::£:£,这种通信属于哪种类型?
A.单播
B.组播
C.任意播
D.广播
(3)下面哪两种第1层设备可用于增大单个LAN网段覆盖的区域?
A.交换机
B.网卡
C.集线器:
D.转发器
E. RJ45收发器
(4)对数据流进行分段发生在OSI模型的哪一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5)下面哪4项描述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A.分组交换
B.冲突防范
C.分组过滤
D.增大广播域
E.互联网络通信
F.广播转发
G.路径选择
(6)路由器运行在第___层; LAN交换机运行在第___层; 以太网集线器运行在第___层; 字处理程序运行在第
A.3、3、1.7
B.3、2、1、无
C.3.2、1、7
D.2、3、1、7
E.3、3、2、无
(7)封装数据时,下面哪种顺序是正确的?
A.数据、帧、分组、数据段、比特
B.数据段、数据、分组、帧、比特
C.数据、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D.数据、数据段、帧、分组、比特
(8)数据通信行业为何使用分层的OSI参考模型(选择两项) ?
A.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组件,从而有助于组件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B.它让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使用相同的电子元件,从而节省了研发资金
C.它支持制定多个相互竞争的标准,从而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了商业机会
D.它定义了每个模型层的功能,从而鼓励行业标准化
E.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对一层的功能进行修改后,根据该框架可知道必须对其他层做修改
(9)使用网桥对网络进行分段可实现哪两个目的?
A.增加广播域
B.增加冲突域
C.向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
D.让用户能够发送更多的广播
(10)下面哪项不是导致LAN拥塞的原因?
A.广播域内的主机太多
B.为建立连接在网络中添加交换机
C.广播风暴
D.带宽太低
(11)如果一台交换机连接了3台计算机,且没有配置VLAN,请问该交换机创建了多少个冲突域和广播域?
A.3个广播域和1个冲突域
B.3个广播城和3个冲突城
C.1个广播域和3个冲突域
D.1个广^播域和1个冲突域
(12)确认、排序和流量控制是哪个OSI模型层的功能?
A.第2层
B.第3层.
C.第4层
D.第7层
(13)下面哪些是流量控制方式(选择所有正确项) ?
A.缓冲
B.直通转发技术( cut一through )
C.窗口技术
D.拥塞避免
E. VLAN
(14)如果1台集线器与3台计算机相连,该集线器创建了多少个冲突城和广播城?
A.3个广播城和1个冲突城
B.3个广播城和3个冲突城
C.1个广播城和3个冲突城
D.1个广播城和1个冲突城
(15)流量控制有何目的?
A.确保没有收到确认时将重传数据
B.在目标设备处按正确的顺序重组数据段
C.提供了一种机制,让接收方能够控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量
D.控制每个数据段的长度
(16)下面哪3种有关全双工以太网运行方式的说法是正确的?
A.在全双工模式下不会发生冲突
B.每个全双工节点都必须有一个专用的交换机端口
C.以太网集线器端口被预先配置为全双工模式
D.在全双工环境中,在传输数据前,主机的网卡必须检查网络介质是否可用
E.主机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必须能够以全双工模式运行
(17)下面哪一项不是诸如OSI模型等参考模型的优点?
A.对一层的修改将影响其他所有各层
B.网络通信过程被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组件,从而有助于组件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C.通过网络组件标准化支持多厂商联合开发
D.让各种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能够相同通信
(18)下面哪种设备不运行在OSI模型的所有层?
A.网络管理工作站( NMS )
B.路由器:
C. Web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D.网络主机
(19)远程检索HTTP文档时,必须首先访问OSI模型的哪一层?
A.表示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20) OSI模型的哪一层提供了3种不同的通信模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A.表示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03
全面贯彻,扎实推进
XX讲话
网络互联模型习题答案
(1) D。作为接收方的主机可使用流量控制(默认情况下,TCP使用窗口技术)控制发送方。通过缩小窗口,作为接收方的主机可降低发送方的传输速度,从而避免缓冲区溢出。
(2)D。发送给MAC地址f.f::f:ff的数据是给所有工作站的广播。
(3)C、D。你并非真的想增大冲突域,但集线器(多端口转发器)可提供这种功能。
(4)D。传输层从上层接收大型数据,将其分割成较小的片段,这些片段称为数据段。
(5)A、C、E、G。路由器提供分组交换、分组过滤、互联网络通信以及路径选择功能。虽然路由器确实分割或终止冲突域,但这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因此选项B不正确。
(6) B。路由器运行在第3层,LAN交换机运行在第2层,以太网集线器运行在第1层。字处理程序与应用层接口通信,但并非运行在第7层,因此答案为“无”。
(7)C。封装顺序为数据、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8)A、D。分层模型的主要优点是,让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只在分层模型的某一层修改程序的部分功能。使用OSI分层模型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组件,这有助于组件的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通过标准化网络组件,让多家厂商能够协作开发;定义了模型每层执行的功能,从而鼓励了行业标准化;让不同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能够彼此通信;避免对一层的修改影响其他层,从而避免妨碍开发工作。
(9)A、D。不同于全双工,半双工以太网运行在一个共享的冲突域中,其有效吞吐量低于全双工模式。
(10) B。在网络中为建立连接添加交换机可缓解LAN拥塞,而不会导致LAN拥塞。
(11)C。如果1台交换机连接了3台计算机,且没有配置VLAN,它将创建1个广播域和3个冲突域。
(12)C。可靠的传输层连接使用确认来确保所有数据都被可靠地传输和接收。可靠的连接是由虚电路提供的,它使用确认、排序和流量控制一这些是传输层 (第4层)的功能。
(13)A、C、D。常见的流量控制方式包括缓冲、窗口技术和拥塞避免。
(14)D。如果1台集线器与3台计算机相连,将创建1个冲突域和1个广播域。
(15)C。流量控制让接收设备能够控制发送方,从而避免接收设备的缓冲区溢出。
(16)A、B、E。全双工意昧着可使用两对导线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每个节点都必须有专用的交换机
(15)C。流量控制让接收设备能够控制发送方,从而避免接收设备的缓冲区溢出。
(16)A、B、E.全双工意昧着可使用两对导线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每个节点都必须有专用的交换机端口,这意味着不会发送冲突。主机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都必须支持全双工模式,并设置为这种模式。
(17)A。参考模型可避免(而不是导致)对一层的修改影响其他层,从而避免妨碍开发。
(18) B。路由器的运行位置不超过OSI模型的第3层。
(19)C。必须远程检索HTTP文档时,必须首先访问应用层。
(20) D。OSI模型的会话层提供了3种不同的通信模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