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龙池岩寺
乙未霜降次日,周日午睡醒来,看窗外秋高气爽,惦记着昨日登山时看到的漫天绚丽云彩,遂邀阿玲一起再外出郊游。车开到青礁附近,忽记起前番寻访的龙海十景之一、千年古刹龙池岩寺就在不远,十余年前我曾和朋友骑机车拜访过,当时残垣坏壁破败不堪,近年传说已经修缮一新,未知面貌如何?遂驱车前往。
龙池岩寺位于厦门市与漳州市交界处,隶属龙海市角美台商开发区所辖的文圃山,又名文圃禅林,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宋)永初(420-422年)年间,初供奉观音菩萨。相传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全国时,见文圃山上池塘石棱泉冽,解衣畅浴,暑气全消,赋诗云“惟受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因“真龙”入池,故名“龙池岩”。
沿马青路旁边的岔道转入山道,山道两旁堆满建筑材料,一群工人正忙着修造围栏亭榭等景观。几个转弯之后,便已看见半山的山门了,上书篆体楹联:梵宇群山绕,古岩曲径通,恰如其分。
半山山门旁有憩亭,非新非古,看亭柱对联亦不明所以。复往上行,不多时又是一道山门,顶嵌“溪山第一”四字,认得是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漳州云洞岩的题刻,不知何时亦复刻于此。说到朱熹,却与龙池岩颇有渊源:唐时进士谢攸与弟谢修,曾在龙池岩读书;五代时主簿洪文用、宋代名贤石贵等隐居于此。宋进士杨志为纪念贤,在此建“三贤堂”以祀之。朱熹于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授同安主簿时,慕“三贤堂”之名,登临游览,在龙池岩建“玉屏讲堂”,在此讲学,由于朱子在当时学界之显赫声名,玉屏讲堂遂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学院。
古山门之内是一小小土地庙,香火甚旺,花岗岩墙壁之上却用大红油漆写着“上山勿偷水果!”,一行大字格外醒目,与山门古朴篆书对联相映成趣。盖山上果农之杰作,其振聋发聩之效果,较之先贤哲语亦不多遑让。
入山门右转,不大的空坪已经停了十几部车子,旁边新建了龙池、喷泉等雕塑景观,山壁之上也镌刻了一些佛号禅语,不少游人在平台上打望观景,较之十余年前荒草丛生的景象,今日之龙池岩干净整洁了许多,也更添加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时令虽然已是冬季,但闽南向来天热,霜降节气却天气晴和,青天高远,白云叠絮;苍山寂寥,草木葱茏。岚风吹拂,爽快怡人。于池边纵目远眺,远达江海,近则平畴旷野、村镇厂房尽收眼底。正所谓登临揽胜,清心怡神。
古寺建在山麓,台阶之下有一鉴池塘,当为一般寺庙标准配置之放生池。池水粼粼,水质略嫌污浊,更有不少生活垃圾漂浮其上,大煞风景。池上有亭台栏杆,池畔有碑石崖刻,碑文为三十余年前当地政府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崖刻系乾隆辛卯岁仲冬镌,书文“石溪黄文田先生购复放生池旧迹开讲堂下荷池”……旁另有“鳞甲乐园”四字题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据说是朱熹在此讲学时观书偶感,当时的灵犀一动,其作品便如源头活水一般,流传至今。
龙池岩寺主供释迦牟尼佛及观音菩萨。进寺墙门是乾隆丙戌年捐修,后又多次重修。门斗上有“文圃禅林”,门柱一对石刻楹朕“龙藏远承恩经传觉院,池池圆常说法派衍宗门”。这幅楹联据说已有百余年历史,然而寺院似乎并不怎么看重,墙门下就随意堆放着一大堆的木柴。入墙门进殿埕即可见到乾隆年间修建的古老土木建筑的主殿,殿门前一对八仙骑龙的蟠龙石柱,四对石刻楹朕和二扇门古人物风景石刻版图,图景含蓄默义,深思始能悟出有“祈、求、吉、庆”的启示。
殿院内进香烧纸者甚众,一派氤氲气象。焚烧炉烟气袅袅,却熏染不着满天积雪似的云朵。正看得出神,偶入一架飞机从上空飞过,对比鲜明。
大殿庭前一株木棉,树干上长满寄生藤蔓苔藓,虬枝四散,绿叶萧疏,貌甚古老,不知已经历多少流年,见识了多少梵音钟鼓,承载过多少诗书题咏;太子或曾在下遮阴乘凉,大儒自当对花格物沉思。当我来时,它兀自苍莽向天,一任浮云悠悠,春秋变幻。
大殿之前主殿三门二进台阶式中有天井的构建,中门上悬挂庄严的“敕赐龙池禅寺”的额牌,彰显古刹不凡的身份证明。而殿宇之上雕梁画栋精美异常,只是观之色彩艳丽夺目,应为新近翻修的成果,失去了千年古刹岁月沉淀的原来味道。
殿后山壁之上设一石刻:宋代古刹四个大金字闪耀夺目,只是宋代二字与古刹初建和最后修葺年代都不符合,不知从何缘由?由西厢边而出,沿后小山台阶扶梯而上,三座间隔齐列、斗拱式四倒向红绿琉璃瓦的建筑:大悲殿、地藏王殿、三圣殿显在眼前,飞龙翘脊,双龙戏珠,精雕细饰,色彩鲜艳,瓦梁参差,构筑精美。三殿周围广场宽敞,并间有小放生池,龟鳖畅游,鱼跃其间,风光秀丽,环境独特。
龙池“十八景,景景醉人心”,据说龙池岩周围山林中垒垒巨石上仍遗留有跃龙桥、彩虹桥、丹灶石、华圃书院等石刻和遗迹,只是群山苍莽,不知何处寻起。大悲殿旁边一架小拱桥飞架在山涧之上,桥身上书“彩虹”二字,应该就是十八景之一的彩虹桥了。桥上两位僧人倚栏而立,正在讨论“身净”与“心净”的话题,假装欣赏风景,旁听片刻,不得要旨,路过。
龙池岩景致优美,山势清秀,松荫茂密,洞虚壑幽,有桥、亭、林、石、泉之胜景,文物古迹丰富悠久,虽经历1000多年沧桑变迁,但仍保留有历代数十位名人名将、诗人墨客留下的碑文、碑记、书文题刻,具有较高的价值,可谓名胜古迹,游览胜地。正如旧山门背后这幅楹联所述:十景名题垂史册,千秋胜迹耀人间。近来大兴土木重新修缮一新,是拂尘惊世,还是流于世俗,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