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杏梅:我的大哥
今年是我尊敬的大哥八十周岁,我谨作此篇以纪念已远去的大哥,表达对他无限的敬意和思念。
大哥少年时就读于小山文武堂私塾,受教于当时闻名乡间的严师张文修老先生。大哥从学五年,就显露了他的聪明才智,不但熟练掌握了应学知识,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无论笛、萧、琴都能吹能拉、浑然天成,和高手们楚汉河界的博弈中,排兵布阵也毫不逊色,还能书写一手刚劲浑厚的毛笔字。算盘上的加减乘除与斤两的换算,更是拔弄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因此成为张文修老先生最得意的关门弟子。
大哥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五年私塾学业后,虽有继续升学的愿望,但按当时的条件,作为家中老大,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十五岁那年他不得不进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继而成为人民公社生产小队的一员。
俗话说“家有大哥,诸事不愁”,这话应在我家,一点不假。自从大哥参加农业生产后,他就成为我们一家的主心骨、顶梁柱。当时父亲已近六十岁,本来就是一位文员,自文职退居后,没有生产技术,只得在自留地学种蔬菜,因而一家的重担就一下子压在尚未成年的大哥那稚嫩的肩上。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又恰逢人为浮夸的大跃进年代,社会经济正跌入了最低谷,我们一家六口人的生活也同样陷入极端困难。
当时二哥已十四岁,小学毕业了,可以协助大哥分挑重担。但由于二哥成绩优异,大哥硬是顶着重大经济压力,咬紧牙关硬撑着,把二哥送入霞浦中学。二哥也挺争气,三年中学,天天提着饭盒,早出晚归,来回三十里,行走在求学路上。终于,他没有辜负大哥的一番苦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交通学校,这是二哥人生道路重大的转折,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同样,大哥不但让我和弟弟一起完成小学学业,还苦苦地撑着把我俩送人中学大门,接受初中教育,这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可以说,没有大哥供我上中学,就没有我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在我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说真的,在家中连饭都吃不饱的极端困难时期,能让我们这一群弟妹上学,接受文化教育,那是多么不容易啊!可想而知,当年大哥年纪轻轻,经济压力有多大、精神负担有多重、淳朴的心地又有多善良!
那时大哥在小队里不光是生产能手,还兼任会计职务。由于大哥脑子灵活,精打细算,当时在生产队很有发言权,无论队长还是社员都乐于听取他对生产的规划和意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哥不但把队里的集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还能腾出少量的休闲时间自由支配。大哥他不嫌苦不嫌累,专搞能挣钱的副业。常常背着用毛竹条编制的沉甸甸的螺蛳耙,傍晚时见缝插针,去附近河边耙一二十斤蛳螺,第二天由父亲合着自留地里自己种的蔬菜去集市,能卖得几元钱。大哥或是趁着雨天,穿着蓑衣,带着饭团栉风沐雨,早出晚归,汗洒在十里外的小横河、长河塘,傍晚时分才用螺蛳耙挑着特制螺蛳筐回家,第二天一早还得挑着百余斤的螺蛳去二十里外的柴桥头卖给贩子后再匆匆赶回家,或是赶着生产队出工,或是再背起那浸着汗水和雨水湿漉漉的螺蛳耙,奔向远处的河塘边……
大哥就是这样为了我们一大家子苦苦的撑着,艰难的扛着。记得有一年秋天,新碶棉花厂来非棉区隆顺村招收身强力壮的季节工,其实就是去车间做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卫生条件差的打包苦力工。虽说有机器压包,但要把二百多斤重硕大的棉花包进行包扎、移动、推放,谈何容易!况且我大哥不到一米七的个头,连招收人员见了都担心。但为了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无人敢报名应征的情况下,大哥仗着自己年轻和自信毅然报名应聘这极其繁重艰苦的季节工,从而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几年后,棉花厂扩大生产力,扩充编制,大哥有幸被转为厂里长期临时工。这样,我们家经济状况进一步趋于缓和,并在一九六三年娶了我大嫂。就这样,大哥成家立业了,过上了较安稳的生活。
我清楚地记得大哥在棉花厂时的一件事。有一年夏季,土特产公司受宁波如生罐头厂委托,要求下属的新碶棉花厂代购区域内的番茄。开张收购那天早晨,生产队和农户把一车车、一筐筐的番茄从棉花厂大门口排队一直排到西街大会堂,足有500米长,犹如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红色长龙。如此盛况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望而兴叹。棉花厂领导不敢含糊,调集厂里人员分成好几组查验、分拣、装箱、过磅、搬运,然后汇总、结算、付款。我大哥毛遂自荐担任结算环节。开始时领导还有顾虑,并不十分放心,于是在大哥桌台边又增设一张复核账桌,由厂里会计负责核账。收购开始,一户户投售者带着一张张账单纷纷汇总落在大哥的账台上,只见他不慌不忙,沉着地拨拉着算盘,游刃有余,而旁边的结账台和复核台则渐渐地排起了长队,收购进度受阻。等待收购的农户还在源源不断地过来,由于天气炎热,收购场地怨声渐起,厂领导见状忙向复核台会计征求意见,然后果断而放心地撤出了大哥身边的复核这一环节,改为双台结账,这才加快了收购进度。从那以后,厂里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对我大哥刮目相看,尊敬有加。不久,我大哥就转为棉花厂正式职工。
转正以后,他凭自己的诚信和能力,不管是不是份内的工作,都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几年后,我大哥又被推荐给上级部门——县土特产公司,被调到公司的畜牧部负责指导。大哥就职后向全县推广饲养长毛兔,从农村出来的他如鱼得水,凭着灵活的头脑和实干的劲儿,从当初的“螺蛳哥”逐步成为一名机关基层干部,令周围的亲朋好友称赞不已,也成了我们兄弟姐妹的楷模。
1998年大哥退休不久,经公司推荐,独自奔赴四川边远山区去发展长毛兔饲养。凭借自己近二十年的发展饲养长毛兔经验,他不怕路途遥远,克服了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难,指导贫困山区的畜牧生产,奉献了自己的力量。第二年春季,正当他踌躇满志时,由于劳累过度,病倒在支边的岗位上,不得不半途返乡,接受治疗。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挽救不了大哥的生命。弥留之际,大哥用微弱的声音发出了他的最强音:“此生无悔!”
此生无悔,大哥正是用勤勉、善良、正直、向上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自己,为自己画上了虽有遗憾却感自豪的句号。
尊敬的大哥啊,您时刻在我心中,我们永远怀念着您!
作者简介:虞杏梅 ,女,1944年出生。1963年9月起担任乡村民办教师,1980年民转公,1999年退休。退休后在北仑老年大学文学欣赏班学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