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考古,铁证是山: 殷、商不是传说
现在的中国考古界,真是看不懂,为什么到处都是造假的遗址。
其实到全国各地文物博物馆看看,那些出土的文物,即使你不知道它是哪个朝代的,是谁的墓葬出土的,光看设计、造型、做工、意境,也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但是,某些所谓的专家,偏偏要胡乱比划、联想、假设一番,给这些精美的文物贴上朝代、名人的标签,发论文、上新闻、出书、收门票,有些还进了历史课本,对祖国的花骨朵进行洗脑。
遗址造假,除了什么文物经费、旅游开发、文物盗卖、文物抵押、文物洗钱等上不得台面的利益驱动外,据说其中还有一个似乎有点高大上的原因:爱国。
消费就是爱国,买房就是爱国,抵制韩货就是爱国......这些可以理解。但是,文物遗址造假就是爱国,这个从何说起呢?
一切,还要从司马迁的《史记》说起。
《史记》中记载了,中国古代有夏、商、周这些朝代。但是,根据国外考古界的主流看法,你史书上有记载,并不能说明这个朝代的存在,你还必须得有相应文物出土,才能证明这个朝代的存在。于是,为了证明我们历史的悠久、伟大,为了证明《史记》记载的正确性,商朝遗址、周朝遗址、夏朝遗址就纷纷应运而生了。
如此说来,这些文物遗址的造假,是为了迎合老外的口味啊!这,到底是爱国,还是卖国呢?如果老外的逻辑是错的呢?
老外的逻辑:史书中记载的朝代,必须要有相应的出土文物,才能证明这个朝代的存在,否则,这个朝代就是不存在的,这叫物证。这个逻辑,是把法律层面的“物证”概念,运用到考古界了,但其中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
漏洞在哪里呢?
比如给你出一道题:请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罪。这是个逻辑判断题,有两个选择,是,或者不是,需要证据来证明。
再给你出一道题:请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祖宗。这个呢,就明显属于智商测试题了。
老外的逻辑,就是对这道智商测试题的答案。他们的答案认为:一个人是否有祖宗,必须要出土的文物来证明,否则,这个人的祖宗就是不存在的。这是个多么荒唐可笑的圈套啊。
偏偏,我们的很多专家就钻进去了,一钻就是近百年,到处翻箱倒柜发掘祖坟,来证明自己祖宗的存在。
有人该说了:如果司马迁造假呢?
回答这个问题,又要运用到法律层面的东西了:作案动机和利益驱动。司马迁造假,能得到什么好处?经费?贷款?洗钱?他几千年前造假,为什么不造出元、明、清,而偏偏要造出夏、商、周呢?
当然,司马迁沉睡九泉,是没有办法出来和老外来对质的。但是,他记录下来的这些文字,是暗藏了玄机的,在合适的时候,这些文字会自己说话,变成不可动摇的物证,喷那些喷子一脸。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到来。
一、汤
根据《史记 殷本纪》记载,建立殷朝的人,叫做”汤“,这个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
按照某些专家“望文生义”的作风,是这个人爱喝汤?还是这个人擅长做汤?这个汤很吉祥?
凡是都往“吉祥”“美好愿望”上扯,这不叫文化,而叫迷信。
实际上呢,在上古时代,部落名称、部落领袖、天上的星辰、甚至国号,都是多位一体的,这个“汤”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汤”通假“盪”,指洗涤用具,相当于今天的洗脸盆。
卫星地图上,安徽省金寨县铁冲乡、全军乡、双河镇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一个洗脸盆,故名“汤”。
找到地方
去掉地名道路
抠出来
二、殷
汤建立的,到底是商朝还是殷朝?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但是在《史记》里面,记载汤的事迹的章节,叫做《殷本纪》。
然后在《周本纪》里,出现了“商国”的记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殷和商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这个,至今没人能解释得通,但是地形考古理论,可以给你完美的解释。
《说文解字》载:“做乐之盛曰殷。”盛大的音乐,就叫做殷。
来看古文字“殷”
个人分析,这个殷字,其象形古代一种乐器:云锣,左边部分象形挂在木架上的锣,右边象形手持木槌在击打。因为云锣数量较多,气势宏大,所以叫做“盛乐”。
卫星地图上,在汤的北边,河南省固始县祖师庙乡、固始县武庙乡、安徽省金寨县县城、金寨县铁冲乡、金寨县全军乡,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古文字“殷”,故名。
找到地方:
去掉地名道路
扣出来
三、商
殷朝,又名商朝,那么这个“商”会在哪里呢?
要找到这个商在哪里,首先要搞清楚“商”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商,以外知内也。”商,就是通过外在来得知内在情况。这个解释有些不知所云。
《广韵》载:“商,度也。”商,就是测量长度。
《集韵》载:“商,刻也。”商,就是刻度。
《正字通》载:“商,乃漏箭所刻之处。”
综合以上,商,本意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刻漏。
刻漏,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桶里面盛水,将一根上面有刻度的尺(即漏箭)安上浮舟,放入桶中浮在水上,刻度一部分在桶内,一部分露在桶外。随着桶内水量的增加或减少,桶外漏箭的刻度会有变化,人们根据刻度的变化,来记录和得知时间的变化。《说文解字》中说的“以外知内”,应该就是指的这个情况。
来看古文字商“
这个“商”字分两部分,上面部分象形漏箭、读刻度线、浮舟;下面“口”的部分,象形盛水的水桶。
为什么生意人又被称为“商人”呢?这是因为漏箭上有刻度,和丈量长度的尺很像,所以在有的地方就用“商”来代指尺,用尺做生意的人(如卖布匹)就被称为“商人”,后来引申到所有生意人身上。
卫星地图上,河南省固始县祖师庙乡、安徽省金寨县铁冲乡、全军乡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古代的刻漏,故名“商”。
在这里
去掉地名道路
抠出来
从地理位置上讲,商是殷地的一部分。
四、成汤
《史记》中,“成汤”一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为什么这样称呼呢?
原来,古代”成“通假”盛“,”成汤“,实际上是”盛汤“。
同时,这个殷,古代也有盛的意思。
因此,“成汤”,实际上是“殷汤”,是殷地、汤地的合成。
五、商汤
在一些史料当中,“商汤”二字,也放在一起使用,其本质内涵是商地和汤地的合称。
六、殷商
还有一些地方,记载的是“殷商”,本质内涵记载的其实是一个地方。
小结:
《史记》中记载的“汤”、“殷”、“商”皆在今日大别山北麓,河南省固始县和安徽省金寨县交界一带。
地理位置上讲,商是殷的一部分,汤在殷的南边。
中国文化,比类象物;地形考古,铁证如山;《史记》记载,所言不虚。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